李萬軍
足球的接球技術,實際上就是控制好來球的技術,一次成功的接球應該做到運用合理的接球動作,在短時間內讓球到達自己需要的位置和狀態(tài),以便進行下一個動作,接球技術的掌握情況直接影響著對足球的球權控制力。接球技術是小學足球教材中的一項教學內容,下面筆者結合日常實踐和探索,介紹小學階段接球技術的教學方法。
一、小學階段接球技術的分析
能否成功接球,關鍵是看觸球時的3個因素:學生接觸球的位置、學生用身體哪個部位觸球及學生觸球時所做出的動作。一般情況下,小學生踢出來的球旋轉速度較低,因此,筆者以來球時球不旋轉或者旋轉速度較低為例進行分析。觸球位置的不同,影響球的運行方向。如果學生觸球的上部,球會向斜下方反彈;如果學生觸球的中部,球會直接向來球方向反彈;如果學生觸球的下部,球會向斜上方反彈。身體的觸球部位以及觸球時做出動作,影響球的反彈速度。在同等條件下,身體觸球的面積越大,球反彈的速度越慢;身體觸球的面積越小,球反彈的速度越快。觸球時,學生的觸球部位沿來球方向后退得越快,球反彈的速度就會越慢,反之則越快。
學生需要根據(jù)來球的高度選擇用身體的哪個部位來接球,同時還應遵循選擇最快能觸到球,且觸球后盡快完成下一步動作這一原則。一般情況下,如果是飛行線路比較平直的空中球,一般選擇用胸部、頭部接;如果是拋物線弧度比較大的空中球,一般選擇用大腿接;如果是低于腰部的空中球,一般選擇大腿、腳弓、腳背來接;如果是地滾球,一般選擇用腳弓、外腳背、腳底來接。教師選擇教哪種接球動作,也需要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發(fā)育情況以及接受能力而定。
二、小學階段接球技術的教學方法
按照動作技術形成的規(guī)律以及動作技術難度的大小,接球技術教學至少應該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無防守、無對抗練習
1.無球練習
練習目標:無球練習是讓學生能在接球時鎖住腳腕,形成穩(wěn)定的腳型以及從迎球到把球接在自己理想的狀態(tài)的一系列動作記憶,養(yǎng)成正確的接球習慣,為觸球做好準備。
練習方法:學生應保持腳腕、腳掌緊張,腳趾上翹,以便使腳弓正面在觸球時與球的接觸面盡量大,然后以膝關節(jié)為軸快速回撤觸球腳。通過反復多次進行無球練習,形成正確的動作定型和肌肉記憶后,再換腳進行練習(圖1)。
2.有球練習
練習目標與要點:有球練習主要是讓學生在與球接觸時能正確實施接球的一系列動作,體驗接球時正確的身體感覺,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正確、熟練地接好各種形式的來球,養(yǎng)成正確的動作習慣。此階段除了讓學生在觸球時繼續(xù)保持好腳型和做好完整的接球動作之外,還要注意提醒學生應以腳內側的中后部觸球,否則不能較好地控制球的反彈方向。此外,注意接球時的支撐腳腳尖和接球腳腳弓都應該正對來球方向,以便把球截在身體的前面。
練習方法:此階段的練習形式依次是(以接地滾球為例):單人對墻踢地滾球,接反彈球→一人踢球,一人練習接球→3名學生成三角形站立,一人踢球、一人接球,依次循環(huán)→單人對墻踢地滾球,接反彈球,把球分別接在身體的左邊、右邊以及接球后轉身→3名學生在運動中進行傳接球練習。
第二階段:有防守、有對抗練習
練習目標與要點:培養(yǎng)學生在有身體接觸、有對抗的情境下運用基本技術的能力,使學生掌握的技術向技能轉化,為實戰(zhàn)奠定基礎。在此階段主要提醒學生在對抗中要努力保持接球的基本動作不變,接球后護好球,并迅速完成后面的動作。
練習方法:1.設置1名防守學生,防守學生在接球者后面或旁邊,只做干擾其接球的動作,接球學生接球后盡快運球擺脫防守學生后傳球或射門(圖2)。
2.防守學生在接球學生后面或旁邊只做干擾其接球的動作,接球學生先做一個接球的假動作(如,接球學生可以做一個假裝上前用右腳腳底踩球的動作,待防守隊員迅速跟上后,突然側身向右用右腳腳弓把球接在自己的右后方。接球隊員也可以假裝上前用右腳腳弓準備把球接在自己身體左側,然后突然用右腳外腳背把球接在自己右后方),然后再進行接球。接球后盡快運球擺脫防守學生后傳球或射門。
3.防守學生所站的位置不固定,努力不讓接球學生接好球,接球學生接球后盡快運球擺脫防守學生后傳球或射門。
第三階段:實戰(zhàn)練習
在學生比較熟練地掌握了接球技術后進行實戰(zhàn)練習,以提高學生在實戰(zhàn)中合理運用接球技戰(zhàn)術的能力。
1.搶圈(遛猴)游戲
練習目標:使學生在較真實的對抗的前提下,學會合理選擇接球的身體部位、把球接在什么位置,提高接球的技戰(zhàn)術能力。
練習方法:6名或7名學生圍成1個圈進行傳接球練習,圈中間設置1名學生努力搶斷,搶斷成功后和圈外被搶斷的傳球學生交換角色。在游戲過程中,可逐漸增加傳接球的練習難度:規(guī)定接球學生每次接球只能觸球不超過4次→規(guī)定接球學生每次接球只能觸球不超過3次→防守學生從1名增加到2名、3名→傳接球學生至少要連續(xù)完成4次傳接球。
2.規(guī)定區(qū)域的傳接球練習
練習目標:提高學生在真實的對抗情境下,合理地選擇接球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接球的技戰(zhàn)術能力。
練習方法:在足球半場區(qū)域內,2支隊伍(每隊各4名學生)進行傳接球練習。一隊傳接球,另一隊搶斷。如果搶斷的隊伍連續(xù)搶斷成功5次,則傳接球的隊伍接受“懲罰”。如果傳接球的隊伍連續(xù)傳接球成功5次,則搶斷的隊伍接受“懲罰”。在游戲過程中,可逐步增加難度,如,增加連續(xù)完成的次數(shù)。
3.加入射門的規(guī)定區(qū)域內傳接球練習
練習目標:在真實的對抗情境下,讓學生的綜合運用包括接球在內的各項技戰(zhàn)術的能力得到提高,進而優(yōu)化各項技戰(zhàn)術。
練習方法:規(guī)定區(qū)域的傳接球成功達到5次后,傳球到球門區(qū),由本隊在該區(qū)域的學生完成射門(圖3),這種練習比較接近于實戰(zhàn)。這個練習在“規(guī)定區(qū)域的傳接球練習”的基礎上增加了射門練習。在規(guī)定區(qū)域內設置1個射門區(qū)域,雙方各1名隊員在此區(qū)域內。規(guī)定區(qū)域內的學生連續(xù)完成幾次傳接球后,傳球給射門區(qū)域內的本方學生,并由本方學生完成射門。此時,射門區(qū)域內的另一名學生努力阻斷其接球和射門,如果搶斷成功則傳球給本方學生,本方學生再回傳給射門區(qū)域內的學生。為增加難度,可以增加連續(xù)傳接球的次數(shù),以提高學生的傳接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