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平
語文學科是我國教育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是其他學科教學開展的基礎,唯有做好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才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與理解能力。閱讀理解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師需要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本文介紹了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以楊家寺鎮(zhèn)中心小學為例,具體論述了基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進而為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奠定基礎。
小學語文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初始階段,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深化教育工作,除了傳授語文學習知識以外,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創(chuàng)造力與思維能力等。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開展,教師需要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將抽象的閱讀理解具體化,使學生可以融入其中,進而深化對文章內容與情感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助于學生提高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對于學生的智力開發(fā)、思想形成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語文學科知識,而且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其他學科知識,使學生能夠快速地懂得知識要點,降低了學習的難度,促進了學生整體學習成績的提升。
(二)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新時期背景下,教育的開展不僅要傳授知識,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而通過小學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促使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有助于學生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有利于學生的未來成長。閱讀能力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其對于學生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需要提高語文教學的科學性與先進性,才能為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提供保障。
(三)促進學習成績提升
語文閱讀在語文考試中所占的比重較大,同時也是語文考試的重點與難點,語文基礎知識良好的學生,往往會在閱讀理解上面丟分。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抓住文章中心思想,深化對閱讀題目的理解,從而寫出正確的閱讀題答案,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二、基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
(一)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促使學生融入其中
近年來,小學語文教學不斷進行改革,國家對于語文教學要求不斷提高,為了滿足教育標準要求,教師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更新教育理念,才能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楊家寺鎮(zhèn)中心小學語文教學的開展,融入了新的教學方法與理念,在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楊家寺鎮(zhèn)中心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采用了情景教學方法,教師會結合文章內容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融入其中并感受到閱讀所傳達的內容與情感,從而引起學生的思想共鳴,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小學生活潑好動,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可以主動融入課堂環(huán)境,進而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興趣是行動的源動力,唯有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才能一步步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在語文課堂上,為了強化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教師需要通過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的思想,促使學生主動觀察體會,從而理解閱讀內容的中心思想。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可以幫助學生自主理解閱讀內容,比教師講解給學生聽的效果更加明顯,若教師直接講授,學生就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而學生自主學習理解,不僅可以深化對閱讀內容的理解,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情境教學法屬于新的教學方法,其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較為適用,主要是由于語文閱讀具有抽象性,直接講授的方法學生無法真正理解。而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構建閱讀中人物的環(huán)境,可以使學生融入其中,切身感受到閱讀內容中人物當時的感受以及產生的情感,使抽象的情感理解具體化。感同身受的理解是語文閱讀最適合的教學方法之一,教師講解得再深入再形象,但由于學生接受與吸收的能力有限,無法起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唯有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將抽象理解具體化,一步步引導學生感受閱讀內容中人物的情懷,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理解的技巧與方法。
(二)逐步滲透,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
對于語文閱讀學習方法的傳授,楊家寺鎮(zhèn)中心小學教師采用了逐漸滲透的方式,一步步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語文閱讀具有抽象性,教師直接講解知識學生不一定可以理解,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逐步進行滲透,才能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理解的規(guī)律。
例如,在學習《師生情》一課時,教師需要抓住文章的中心語言,選擇“學生多想看到李老師啊”這一句讓學生進行理解,并且以問題引入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句意。教師給出了“學生們?yōu)槭裁聪胍姷嚼罾蠋煛钡膯栴},通過這一問題學生會復習前文,找到想要見到李老師的原因,從而感受到學生想要見到老師的那種情感。
通過上述教學,教師指導了學生在進行閱讀理解時,需要聯系上下文進行思考,尋找文中可以傳遞感情的重點詞語,進而理解閱讀內容的情感、解答閱讀題目。通過逐步滲透的形式開展語文閱讀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深化了學生對閱讀方法的理解,整體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逐步滲透,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可以將抽象的閱讀理解簡單化,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主要是以講授的方法為主,教師會先讓學生閱讀課文,然后對閱讀的中心思想進行講解,沒有直接指導學生對于閱讀的理解過程。而逐步滲透的教學方式,可以直接指導學生的閱讀理解過程,使學生明白閱讀理解的技巧與步驟,從而掌握閱讀理解方法。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閱讀趣味性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開展需要積極利用多媒體設備,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語文教學環(huán)境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屬于新的教學模式,其可以利用文字、圖片、視頻,將閱讀內容直觀地進行呈現,降低了閱讀教學的難度,有助于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閱讀的興趣,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索的學習動力,能夠起到深化閱讀理解的作用。
例如,在學習《長征》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于長征的圖片與視頻,讓學生看到長征的艱辛與八路軍的勇敢堅強,激發(fā)學生內心的愛國情懷,帶著感動學習課文。通過多媒體開展《長征》教學,學生可以通過視頻感受到紅軍的氣勢,深化了對長征精神的理解。
此種教學方式改變了傳統教學的枯燥乏味,構建了和諧民主的語文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通過多媒體開展閱讀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圖片、視頻為學生構建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可以感受到閱讀學習的快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為學生的閱讀理解奠定基礎。
三、結語
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具體體現在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文章從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促使學生融入其中;逐步滲透,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理解方法;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閱讀趣味性三方面,論述了基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從而為楊家寺鎮(zhèn)中心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