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霞
智障學生因為智力原因,感知覺較為遲鈍,肌肉活動不協(xié)調,長期下去不利于他們社會適應能力的發(fā)展。手指操以其獨特的教學模式,將朗朗上口的兒歌與手指運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訓練小肌肉群,對其大腦潛能以及視覺、聽覺、觸覺、語言等功能的開發(fā)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智障兒童因為長期注意力不集中,使孩子無法學會觀察及傾聽,對身邊的事情易沖動、沒耐心。對智力障礙兒童進行手指操訓練,對開發(fā)學生弱勢腦、改善左右腦半球的交流、提高注意力都有很大的作用。
一、手指操訓練的意義
手指在大腦皮層的感覺和運動機能中,占的比重最大,經?;顒邮种竵泶碳ご竽X,可以改善記憶力、思維能力。手指操需要左右手共同完成,因此有益于左右腦協(xié)調。對于智力障礙學生來說,開展手指活動是開發(fā)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手指的活動就是大腦的體操,手指操活動的是手,得到鍛煉的是大腦。手指操與課堂教學相結,這種教學模式不受時間、條件、年齡的限制,對于調節(jié)智障學生的情緒有著積極的作用,使師生關系融洽,學生的身心愉悅,并輔助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效進行。學生口念兒歌,手做動作,腦想故事情節(jié),在心情愉快的手指游戲中學到了知識,既增強學生手指的靈活性,手部肌肉群得到發(fā)展,又強化對大腦的刺激,促進大腦對各種信息的加工處理的能力,增強學生感知覺和動作協(xié)調的訓練。
二、手指操訓練的內容
智障學生手指操訓練主要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兒歌律動學習,讓學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手指康復保健動作。教師可以搜集、挖掘、開發(fā)符合智障學生年齡特點的、適合學生需求的手指操內容,并經過反復實踐后最終形成設計,指導學生進行練習。也可以鼓勵學生參與編創(chuàng)手指操,根據自己對兒歌內容的理解做出自己喜歡的動作。學生創(chuàng)編的動作是寶貴的課程資源,教師要充分利用起來,最終呈現(xiàn)學生喜聞樂見的手指操在班級中實施。
(一)兒歌吟唱類
包括《人有兩件寶》《石頭剪刀布》《種子發(fā)芽》《小蝸?!贰肚型炼埂返龋祟愔黝}旨在將短小精煉、富有韻律、表達事理的兒歌變成手指操,強化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及勞動技能訓練。
(二)韻律運動類
包括《手指韻律操》《早睡早起做早操》《一起來操練》《手指一家親》《鉤一鉤》等,旨在通過手指操的各種基本指法的操練,鍛煉智障學生的手部小肌肉群,發(fā)展他們的手的精細動作,使之更加靈活,幫助他們提高手腦的協(xié)調性。
(三)數(shù)字暢想類
包括《數(shù)字歌》《手指動動》《開開門》《補數(shù)歌》《數(shù)棗繞口令》等,旨在把數(shù)字與手指操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感知數(shù)字,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
(四)腦筋急轉類
包括《手指上山》《手指下山》《手指變變變》《逗孔雀》《賣雞蛋》等,此類主題旨在訓練學生的左右手的協(xié)調能力。
(五)伙伴互動類
包括《小手拍拍》《蜻蜓飛飛》《你拍我拍》《我家的小雞》《小朋友》等,此類主題旨在幫助學生提高手眼協(xié)調能力,鍛煉他們的反應能力,培養(yǎng)他們與人的溝通、合作能力。
(六)師生互動類
包括《跳跳糖》《小叮當》《淅瀝瀝》《有愛心很開心》《咕嘎嘎》《你真棒》等,此類主題旨在教師把對學生的鼓勵巧妙地融合在快樂的手指操中,即時送給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在師生互動中感受到被肯定的快樂與信心。
三、手指操訓練的課程設計
(一)課程設計應本著“小、近、實、親”的原則寓教于樂
“小”——遵循從智障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不生搬硬套,承認兼顧學生的個體差異,從小處著眼。
“近”——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著力解決教學中出現(xiàn)的實際問題。
“實”——教師是以研究者和操作者的主體角色參與到教學中,自覺地進行教學實踐探索,并不斷地反思和總結自己的教學行為。
“活”——教學訓練應按學生的發(fā)展要求和教學的需要,探索培智學生康教結合的有效教學方法、途徑。
(二)教學中應合理安排手指操的訓練時間
方式一:課課定時做——就是將手指操訓練納入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每節(jié)課都拿出5分鐘的時間進行訓練,師生共做??梢园才旁谡n前5分鐘進行。
方式二:教學結合做——教師結合任教學科的特點及學生的身心特點,與課程導入結合,與課中活動結合,與課堂小結結合,力求靈活實施。
方式三:康復靈活做——培智手指操訓練也是對學生進行康復訓練的一種有效方式,因此在康復訓練課中可以結合不同內容靈活選擇手指操內容實施。
因為手指操的訓練內容短小精悍,所占時間較短,實施起來比較靈活,除了在學科教學的課堂上實施以外,還可以根據各班的實際情況,在學生在校的早中晚任意時間點,利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指導學生練習手指操。
四、手指操訓練的反思
第一,學生智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創(chuàng)編手指操一定要考慮智障學生的不同接受能力,以生為本,考慮學生的層次水平,編創(chuàng)出讓學生易學、樂學的手指操;第二,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手指操之前一定要精心備課,手指操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是錦上添花,而不是畫蛇添足。如何在3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安排使用恰當?shù)氖种覆?,這就需要在備課時結合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適時選擇使用手指操,切忌生搬硬套;第三,手指操實施后要注意持之以恒。每節(jié)課至少堅持做一套手指操,而且每套手指操在實施后一定要注意堅持鞏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達到康教一體相結合的有效目標。
總之,在教學中采用手指操的訓練與學科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更好地實現(xiàn)培智教育康復訓練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豐富,既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鍛煉了學生的多種能力,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