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冀中人民的英勇戰(zhàn)斗和流血犧牲,我們
這些人能不能幸存下來都很難說了。如今我們勝利了,
絕不能忘記曾經(jīng)付出無比重大代價的人民!”
晚年時呂正操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欠老百姓的情”。他反對被稱作“抗日名將”,說:“如果沒有冀中人民的英勇戰(zhàn)斗和流血犧牲,我們這些人能不能幸存下來都很難說了。如今我們勝利了,絕不能忘記曾經(jīng)付出無比重大代價的人民!”
1937年10月,呂正操率部在藁城梅花鎮(zhèn)消滅800名日軍。第二天,日軍在梅花鎮(zhèn)屠殺了1500名老百姓。呂正操一直耿耿于懷,1985年去梅花鎮(zhèn)找到十幾位當年的幸存者后,拉著他們的手沉痛地說:“對不起你們,給你們?nèi)鞘铝??!?/p>
有一年,在天安門觀看煙花,央視記者問呂正操有什么感想,他指著對面的人民英雄紀念碑說:“我只是千百萬人中的幸存者。”
正是因為這份特殊的感情,讓呂正操時刻不忘鞭策自己、約束家人。上世紀60年代經(jīng)濟困難時期,軍隊的供應(yīng)還是相對有所保障,組織上將呂正操列入軍隊供應(yīng)。他堅決不同意,而是選擇和普通老百姓共渡難關(guān)。“哥哥姐姐正是長身體的年齡,哥哥老是吃不飽,姐姐腿上浮腫,家里還用木箱做了‘機關(guān)’打野貓吃?!眳瓮览^承了父親的樂觀豁達精神,他說,“我生病時,母親下班后擠公共汽車到市場買塊姜都很高興,那時候我們還吃過‘人造肉’,感覺真好吃。”
“人民是靠山”“不能忘記人民”之類的話,呂正操常常對家人說。當回顧百年人生時,他曾說:“人,不在于活多久,而在于多做事?!痹谒难詡魃斫讨?,呂家子女心中有民,但做實事。
呂彤欣說,父親做事講求“心想事成”——想好了就去做,永遠向前看。這讓幼年的呂彤欣“從來沒想過將來會無路可走”。
“拼搏”作為呂家的教育理念,一代代傳了下來。解放后,呂正操既在軍隊擔任領(lǐng)導(dǎo)職務(wù),又曾擔任鐵道部長,但他卻從不讓家人去軍隊和鐵路系統(tǒng)工作。他認為,教育子女就是要孩子們自己去闖。“我的父親、母親對孩子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們在社會上拼搏。受此影響,我們兄妹四人大學(xué)畢業(yè)后,全憑自己的能力找到工作?!睂逃优?,呂彤羽說:“你如果給他很多東西,給到最后就害了他。而且最后子女還埋怨你,我什么都不會,一點兒興趣都沒有。我的女兒自從考上大學(xué)后,就沒向我要過錢,生活費都是靠獎學(xué)金,工作也都是靠自己努力?!?/p>
除了做人做事,呂正操還很重視體育?!皬男〖依镏v‘三好’,‘身體好’都是第一位的?!眳瓮勒f,鍛煉體魄,是呂家子女的必修課,呂家人都愛體育運動:母親在師大女附中時就是跳高冠軍,哥哥跑步得過西安高校比賽第一名,姐姐因為游泳和自由體操的特長,還進了北京大興校隊;呂彤欣在山西插隊時則以水性好、擅長幫老鄉(xiāng)把掉進深井的桶撈上來而“小有名氣”。
呂正操對體育運動的重視,蘊含著他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情。2008年,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當他“看到男子體操拿到團體冠軍,他的心電圖出現(xiàn)了異?!薄拇思胰瞬桓以僮屗幢荣?。但他們明白,那次異常,是一個從舊中國走向新中國、經(jīng)歷過新中國由弱到強的老革命家的內(nèi)心激蕩。
(責編/陳小婷 責校/聞立 來源/《開國上將呂正操之子呂彤羽回憶父親》,馮明文/文,《法制晚報》2016年11月18日;《父親呂正操教我的人生道理》,呂彤羽/文,《黨建》2019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