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在美國舊金山落幕的ADA(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年會上,Peterson教授作為開場專家主講了一篇名為《間歇性斷食和晝夜節(jié)律》的課題報告,提出什么時間吃飯更有助于減肥降糖。他建議的最佳間歇性斷食時間是:每天15:00前完成三餐,早中晚餐比例1∶1∶1,保證每天有18小時的禁食時間。
Peterson教授根據(jù)研究數(shù)據(jù)在糖尿病男性患者身上做了對照試驗,結(jié)果顯示該飲食方案確實可以有效控制全天血糖水平、降低血壓、燃燒脂肪等,好處多多。
每天15點前完成三餐?顯然,這個方案對自律性要求太高,因而可行度略低。
他又提出了一種改良版的替代方案——以逐餐減量來減少推遲晚餐帶來的“壞影響”:早中晚餐熱量比例嚴格按照5∶3∶2。
“當然,控制比例的同時也不能吃得太晚了,18:00前應吃完晚飯,三餐間隔時間可相應拉長,相隔6小時攝入,即早餐6:00至7:00,午餐12:00,晚餐18:00,仍然保證至少12小時的間歇性斷食?!?/p>
“該研究提出的間歇性斷食,和近兩年來社會上流行的輕斷食有相似之處,理論上確實是有效的。”浙大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楊任華說。輕斷食指的是一周5天正常飲食,周末兩天熱量攝入降至500千卡(女性500千卡,男性600千卡)。“兩種方式其實都保證了減重者的空腹和饑餓感時長,這有助于改變飲食習慣,改善胰島素、瘦素、雌激素等激素分泌;而其中間歇性斷食將進餐時間集中在基礎代謝較高的傍晚前,本身就有助于熱量損耗,其實操性也更強,適合長期堅持?!?/p>
針對糖尿病人,目前常規(guī)的建議仍是1/5:2/5:2/5三餐配比,因為早上患者平均血糖指數(shù)偏高,不建議吃得太多太豐盛。“糖尿病人的飲食還是要遵循醫(yī)囑,根據(jù)血糖水平來調(diào)整。”
此外,對糖尿病患者的進食順序建議,也推薦廣大減肥者應用:進食的時候,先吃蔬菜,再吃肉類,最后吃主食,這樣血糖波動較小(同理,升糖指數(shù)也較低,不容易轉(zhuǎn)化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