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晶晶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只是單純地教師灌輸型講課,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根本無法融入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及語文學科特點,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授課方法,推進多元化化教學方法建設,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非常有幫助。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教學策略和方法
語文是專業(yè)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對小學生來說,識字寫字教學也屬于比較復雜和困難的教學內(nèi)容。所以說,推進語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多元化建設已經(jīng)成為新時代語文識字寫字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本文主要通過結合學生實際介紹相關的教育方法。具體如下。
一、小學語文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不足
(一)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
傳統(tǒng)語文課堂中,“填鴨式”和“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了教師的附屬,日復一日機械的學習語文知識,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越來越差。同時,學生剛剛接觸小學語文這門新學科,漢字讀寫相對比較困難,這也讓他們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
(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
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模式讓教師占據(jù)了課堂主體地位,也就是說,學生的任何學習行為都由教師決定,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教師怎么說學生就怎么做。這種以教師為主的課堂教學結構使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度較高,其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較弱。
(三)學生的綜合學習素養(yǎng)不高
學生的綜合學習素養(yǎng)需要自我學習、探究、實踐和創(chuàng)新,綜上述兩點分析可知,學生缺乏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機會,學習方式和方法基本上也完全離不開教師,致使其綜合學習素養(yǎng)相對較差。
二、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策略和方法創(chuàng)新
(一)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生活化教學模式
生活化教學模式顧名思義,就是以生活為藍本,讓學生深入生活探究、學習、理解知識的一種現(xiàn)代化教育教學模式,它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有所不同,具有直觀性、趣味性、多樣性等教學特點。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人本教學”理念的盛行推動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中的普及。當下,教師常常以語文知識為引,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生活情境或生活實踐活動,從而讓學生以生活經(jīng)歷理解漢字的形和義,且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成果。
(二)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PBL與CBL教學法
1、PBL教學法
PBL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一種重要教學方法也是國際上較為流行的教學方法。PBL教學法的優(yōu)點是可以促進學生進行開放式獨立探究性學習,團隊合作以及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發(fā)展。PBL教學是一種啟發(fā)式精英教育,發(fā)揮語文問題對學生語文實習中的思維引導作用,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方式等綜合素質。
2、CBL教學法
CBL教學法相對PBL教學來說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普適教育,其以語文教學內(nèi)容為基礎進行經(jīng)典的引導教學,擺脫了以往枯燥的問答式教學方法。CBL操作相對容易,教學不僅僅局限于書本,還可引入其他教輔資料,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豐富、生動,學生容易對所講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記憶也更加深刻。
三、基于新課程的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策略和方法例談
(一)推進PBL教學法與CBL教學 法的結合
語文是理論性、邏輯性、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需要學生擁有良好的語文思維、快速準確的判斷能力、迅速的知識對應能力、良好的師生溝通能力,才能全面而系統(tǒng)的掌握學習內(nèi)容。
CBL和PBL兩種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結合應用還是要強調(diào)讓教師放手,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小學語文力學知識教學為例,教師先以PBL教學為基礎,先通過一段介紹漢字偏旁和拼音的動畫視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提出問題:“大家知道動畫里的偏旁都能組成哪些字嗎?它們分別怎么讀呢?”先由學生分組思考,形成“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的互動式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再進行CBL教學,讓學生按照教材內(nèi)的識字寫字模塊嘗試把漢字拆分成不同的偏旁部首并進行注音,從而進一步加強對漢字結構和讀音的認識,增強識字寫字能力。總的來說,CBL和PBL的結合形成了一個完美的循環(huán),即教師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言,解決問題,課后教師再做總結歸納,這樣學生學習主動性高,知識理解透徹。
(二)基于PBL與CBL教學法積極推行生活教學模式
以實際的生活實例作為基本的課堂導入和教學對象,不僅有利于學生聯(lián)系不同的語文知識點,還有利于提升其應用語文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赑BL與CBL教學法,推行生活教學模式,讓學生對生活實例進行探究,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結合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這樣的方式,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緩解學生在上課中的緊張焦慮心理,并從已有的知識結構中調(diào)動相關內(nèi)容,輔助新課理解,還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生動的例題中,潛移默化地完成思想和知識的過渡。例如學生在生活中會經(jīng)常接觸多種多樣的漢字,這些知識雖然不成體系,但卻為其理解課本內(nèi)容奠定了良好基礎,所以教師可以組織“尋找生活中的漢字”實踐探究活動,分組從電視廣告、報紙、課外書中找一找教材中的漢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依靠生活經(jīng)驗和教材內(nèi)容的結合學習漢字,不僅有趣,而且學習成效也非常不錯。
結束語:
語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其實有很多種,但是在教學中的應用目的基本上都是實現(xiàn)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綜上所述,教師要通過PBL與CBL教學法的融合和應用,簡化、優(yōu)化、靈活化學生的學習探究過程,并將之與生活化教學模式相融合,讓學生走進生活之中學習語文知識??傊?,教師需要從學生根本情況出發(fā),積極開創(chuàng)新多形式化的課堂教學,這樣才是最好的基于新課程的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策略和方法。
參考文獻:
[1]鐘鴻宇.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策略研究[J]. 學子:理論版, 2015(19):88-88.
[2]張婷. 小學語文識字與寫字的教學策略分析[J]. 新課程(下), 2011(8):123-123.
[3]張志麗. 淺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方法與策略[J]. 新課程(下), 2013(2).
[4]王芳. 提高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效果的教學策略[J]. 考試周刊, 2012(20):52-53.
[5]高崇蛟.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寫字教學策略[J]. 學周刊:下旬, 2015(3):19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