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面
摘要:“丟沙包”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的一種體育游戲,流傳在廣大的農村地區(qū)。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娛樂性,深受幼兒喜愛。經過對丟沙包游戲開展現狀調查研究,發(fā)現在農村幼兒園出現的次數正逐漸減少,針對這些現象,提出以下對策:提高農村幼兒教師專業(yè)化水平,有效指導游戲開展;改善園內班級教師配置結構;改變農村幼兒教師的觀念,理解丟沙包游戲的重要性;做好家園溝通合作,促進游戲順利開展。
關鍵詞:丟沙包游戲;現狀;對策
一、問題的提出
(一)提出緣由
傳統(tǒng)游戲經歷多年的演變,伴隨著一代又一代兒童的健康成長,在兒童整個身心發(fā)展的過程中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丟沙包游戲屬于傳統(tǒng)游戲的一部分,在游戲過程中發(fā)展彈跳能力,體驗到集體歸屬感,了解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懂得控制行為和安全的關系,學會分享與合作,從而滿足兒童因盡到責任和遵守規(guī)則獲得的成就感,促進兒童良好社會性的發(fā)展。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丟沙包是指把細沙塞滿縫好的方形布塊里用來作武器“投殺”對方的一種兒童游戲。
二、丟沙包游戲的重要性
(一)對傳統(tǒng)游戲來說
丟沙包游戲屬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丟沙包游戲回歸中國傳統(tǒng)游戲,和發(fā)揚與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必然的聯系。
(二)對幼兒來說
我國的學前教育專家盧樂山曾經說,“兒童從自我中心過渡到做一個社會的人,重要的變化在游戲之中。”由此可見,游戲在幼兒的整個身心發(fā)展階段起到多大的影響。
三、丟沙包游戲在農村幼兒園開展的現狀分析
在2013年11月4日——2013年11月24日在貴州省黔南州荔波縣的四所農村幼兒園進行調研,然后抽取了其中兩所進行為期三周的實地觀察記錄調研
(一)農村幼兒教師基本情況
農村幼兒教師是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實施者。幼兒園活動能否有效的開展,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幼兒教師的態(tài)度與能力。
四所農村幼兒教師大專文憑所占人數最多,達到67%。其次是高中或中專達到25%,本科及以上的僅占8%。說明農村幼兒教師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為此又分析了四所農村幼兒教師年齡分布的情況,四所農村幼兒教師的年齡較大的占了人數的一半以上。在面對面和幼兒教師溝通交流中,發(fā)現40歲以上的幼兒教師,因為年紀的關系,他們更傾向帶孩子在室內玩小組或個人的丟沙包游戲,而不是帶孩子出去蹦蹦跳跳。
(二)農村幼兒園開展丟沙包游戲情況
1.游戲次數
四所農村幼兒園平均每周開展4-6次的丟沙包游戲的教師占了36%人,其次是3次以下的占了29%人,依次是開展6-8次的占了23%人,9次以上的和一次也沒有的較少。
2.游戲時間
四所農村幼兒園的幼兒教師平均每次開展丟沙包游戲的時間維持在35-45分鐘的人數占了40%,差不多占到人數的一半。而沒有開展的教師占到了5%,只占人數的一小部分。
3.游戲方式
在四所農村幼兒園開展丟沙包游戲中,一半的幼兒教師傾向于選擇室內小組或個人的方式開展,采取戶外集體方式的占40%,另外10%的教師則采取其它的方式。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四所農村幼兒園開展丟沙包游戲時采取戶外集體的方式雖然不在少數,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村幼兒園正在減少戶外集體的方式,而轉向室內小組或個人。
四、影響丟沙包游戲在農村幼兒園開展的原因分析
(一)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不高,丟沙包游戲不能有效開展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在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學歷占總數最多的是大專學歷,由此知道,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普遍不高,專業(yè)技能也不強。從調查結果中,發(fā)現大多數大專以下的農村幼兒教師普遍認為玩游戲是在浪費時間,更何況是沒有任何作用的丟沙包游戲。
(二)部分農村幼兒教師年齡偏大,選擇丟沙包游戲方式單一
從調查結果中知道,幼兒教師中30-40歲的教師達到了55%。而40歲以上的教師占到了總人數的11%。基本上他們沒有更多的熱情去挖掘游戲的其它玩法。而偏年輕的教師則經常開展戶外集體的運動量較大的丟沙包游戲,時間相對也較長。
(三)部分農村幼兒教師對丟沙包游戲的不重視
在調查農村幼兒教師對待開展丟沙包游戲的重要性認識中,發(fā)現55%的幼兒教師對開展丟沙包游戲持無所謂和沒有必要的態(tài)度,家長又不配合,所以游戲只能推遲或者干脆不開展。
(四)農村幼兒家長認為游戲就是浪費時間,持無所謂態(tài)度
在農村,父母因為自己本身學歷不高,所以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習上。幼兒家長對待丟沙包游戲的開展持不必要的態(tài)度,對于孩子在家里制作沙包,他們更希望幼兒幫忙做家務,寫作業(yè)。
五、丟沙包游戲在農村幼兒園有效開展的對策
(一)提高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有效地開展游戲
農村幼兒教師學歷水平偏低是農村地區(qū)幼兒園普遍的一個現象。導致在組織幼兒活動時,深度不夠,浮于表面。幼兒園可在工作期間組織園內教師到外參加在職培訓,到其它園所進行交流學習,請專業(yè)的傳統(tǒng)游戲專家到園和幼兒教師進行交流溝通,面對面回答解決疑問,促進農村幼兒教師有效開展傳統(tǒng)游戲。
(二)改善園內班級教師配備結構,保證每個班級都有一名年輕教師
調查中發(fā)現,年輕幼兒教師在指導丟沙包游戲活動時,語言可愛,身體動作靈活,游戲方式多樣,整個活動變化有趣。而年紀相對稍大的部分教師,他們選擇的丟沙包游戲方式較單一,次數較少,變化也不多。所以,幼兒園可以按照一個班級保證有一名年輕教師的標準進行教師分配,改善園內班級教師配備結構,加深年輕教師和老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習,提高丟沙包游戲開展的次數和效果。
(三)改變農村幼兒教師觀念,理解丟沙包游戲的重要性
改變幼兒教師的觀念,就要給幼兒教師提供了解丟沙包游戲的途徑,包括在幼兒園的圖書館增加傳統(tǒng)游戲的書籍,鼓勵幼兒園教師結合當地的風土人情特色和資源條件,改編和創(chuàng)新丟沙包的玩法,形成自己幼兒園的特色。
(四)做好家園溝通合作,促進丟沙包游戲順利開展
在調查中發(fā)現當教師要求幼兒回家讓家長配合制作沙包時,家長往往沒有配合好。幼兒園應當要做好家園溝通,家長也要配合幼兒園做好教育工作。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的游戲活動,孩子也會因為家長到園參加而積極表現。讓家長意識到要做好孩子的教育,家長積極配合是重要一環(huán)。再是幼兒家長也要改變——“游戲”就是學習的對立面的看法,因為對幼兒來說,游戲本身就是一種學習。
綜上所述,可知影響丟沙包游戲在農村幼兒園開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幼兒園幼兒教師提供的物質環(huán)境和精神環(huán)境,家長的積極配合,幼兒自身主動性參與等原因。所以在農村幼兒園開展好丟沙包游戲就要綜合各方面因素,做好開展游戲的準備,為幼兒能夠游戲中快樂成長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麻國鈞,麻淑云著.中華傳統(tǒng)游戲大全[D].北京市:農村讀物出版社,1990.
[2]蔡福全編.傳統(tǒng)游戲[D].北京市: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1998.
[3]李屏著.中國傳統(tǒng)游戲研究游戲與教育關系的歷史解讀[D].太原市: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