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漫
食品安全是關系民生的重要問題。權威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風險分析是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切實可行的途徑。為了提高食品的安全性,理應在我國的各大院校中單獨開設風險分析課程,讓其成為食品相關專業(yè)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門技能。
一、食品安全風險分析簡述
食品安全風險分析的主要內容是識別潛藏在食品鏈中的危害,并對其進行評估,最后提出相應的管理措施。通常情況下,風險分析的研究對象都是已經被科學所確定的食品風險危害,進行風險評估需要結合毒理學、微生物等專業(yè)方面的知識。
其實,食品安全風險不僅是食品存在的問題,更是一種社會文化與心理上的構建,由食品安全引發(fā)的社會恐慌所造成的影響,遠遠大于食品安全風險本身的影響。例如在2011年發(fā)生的新乳品國標修訂事件,相比于生乳品安全標準該如何制定這一客觀問題,消費者更多的卻是在關注隨著社會的進步乳品安全標準卻在倒退的問題。這一事件恰好反映了食品安全風險背后的社會屬性。因此,食品安全風險分析不是單純地研究食品,還需要涉及社會類的學科,例如心理學、管理學、經濟學等。
二、高校開設食品安全風險分析相關課程的現狀
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截止到2017年,我國共有252所高效開設了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yè),調查者通過各種途徑獲得了其中85所高效的人才培養(yǎng)計劃,并對這些培養(yǎng)汁劃進行整合與分析,結果顯示,在這85所高校中,只有4所高校將風險分析課程作為一門單獨的專業(yè)課來開設,有19所院校盡管沒有開設風險分析課程,卻開設了教學內容與風險分析高度重合或高度相關的課程。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院校開設了與風險分析具有一定相似度的課程。另外,70%的高校并沒有開設風險分析相關課程,而是將風險分析的專業(yè)內容分散在了《食品毒理學》、《食品標準與法規(guī)》等其他課程之中。在分散風險分析知識的課程中,開設《食品毒理學》的院校最多,其比例高達96.4%。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身為風險評估基礎課程的《食品毒理學》在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yè)中受到足夠的重視,但是風險分析作為一門單獨課程的重視程度還有待提高。
三、高校開設食品安全 風險分析課程的必要性
首先,在國家的食品安全戰(zhàn)略中,加強風險分析教育已經成為趨勢。在《食品安全法》中,有關食品風險分析機制與評估機制建立的內容占了整整一章,由此可見國家對食品安全風險分析的重視,并開始走上法制化的道路。在風險分析方面,我國學科建設十分落后,起步較晚,使得相關人才資源嚴重匱乏,特別是缺少基層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因此,國家對風險分析專業(yè)人才的需求量十分巨大。
其次,根據教育部門修訂的食品質量與安全本科專業(yè)規(guī)范,本專業(yè)的學生必須要對風險分析有一定的了解,要熟練掌握基礎的風險評估的內容以及風險評估的方法。風險分析有著食品安全的核心內容,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更加科學、全面的食品安全框架,所以對風險分析的教育便顯得尤為重要。在我國頻繁發(fā)生各類食品安全事故的當下,開設風險分析課程更顯得迫在眉睫。
我國從提出風險分析的概念,到現在將其具化為高校專業(yè)課中的一門學科,也不過只有短短30年的時間。不論是教材的翻譯與選擇、教學大綱的制定,還是授課方式與內容的確定,都尚處在摸索的階段。食品安全背后的社會屬性在時刻提醒著相關教育工作者,對食品安全的教育不能夠僅僅停留在專業(yè)知識的層面上,要綜合融入社會學科。而風險分析正是在融合了社會學科的基礎上對食品安全進行探討的學科,因此,各大高校應當摸索出適合自己院校的風險分析教學方法,建立起相應的風險分析課程。
作為一種切實可行的能夠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有效手段,風險分析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我國在風險分析上還比較落后,不僅起步晚、人才匱乏,高校的專業(yè)課程設置也不盡如人意。所以,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yè)作為培育與食品安全相關的工作者的搖籃,應當盡快將風險分析課加入到人才培養(yǎng)計劃中,開設相關的課程,讓學生更好地去了解自己的專業(yè)。教育部門也需要盡快開發(fā)相應的教材,對相應的教師資源進行培養(yǎng),以保證風險分析課程的規(guī)范化教學,保證日后能夠為國家提供相應的人才,為我國的食品安全事業(yè)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