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認知語法基線/闡釋理論的應用、意義與前景*

        2019-09-10 08:08:18劉存?zhèn)?/span>劉辰誕
        外語學刊 2019年2期
        關鍵詞:小句情態(tài)基線

        劉存?zhèn)?劉辰誕

        (重慶郵電大學,重慶 400065;河南大學,開封 475001)

        提 要:基線/闡釋理論是近年來認知語法研究的核心課題。本文分析基線/闡釋的概念和組織特點,探究其在語音、形態(tài)、小句、語篇、語言系統(tǒng)及功能6個層面的應用,并評述其理論意義和展望其研究前景。本文認為,基線/闡釋理論的意義體現(xiàn)在增強認知語法理論的概括性、提升認知語法的解釋力以及拓寬認知語法的研究范圍等方面。就基線/闡釋理論的研究前景而言,未來將朝著理論驗證和完善、跨語言研究方向發(fā)展。

        1 引言

        基線/闡釋理論(Baseline/Elaboration Theory①)是近年來認知語法研究的核心課題,得到學者們越來越多的關注。雖然它可以提升認知語法的解釋力,但也引起很多的爭議。Langacker提出基線、基線小句(baseline clause)、基本小句(basic clause)和釋化小句(elaborated clause)的概念(2012);界定基線/闡釋組織,并以它為理論架構探討英語限定小句的結構和功能(2015);詳盡地說明基線/闡釋的概念和組織特點,并考察其在不同語言層面的應用(2016a,2016b)。本文首先介紹基線/闡釋的概念及組織特點,然后分析其在語音、形態(tài)、小句、語篇、語言結構系統(tǒng)及功能6個層面的應用并闡述其理論意義和未來的研究走向。

        2 基線/闡釋的概念和組織特點

        語言的本質特征之一是基于簡單結構創(chuàng)造復雜結構,該特征在認知語法的象征結構整合(symbolic structure integration)、自主/依存聯(lián)結(auto-nomy/dependence alignment)和組構性理論(constituency)(Langacker 1987,1991,2008,2009;Taylor 2002)中已有所體現(xiàn),基線/闡釋理論是這一思想的延續(xù)和升華。基線(簡稱B)是具有優(yōu)先地位、已經(jīng)建立起來或置于控制之下、更具有實質內容(substantive)的實體。闡釋(簡稱E)通過擴展(augmentation)、調適或其它認知操作實現(xiàn)基線結構向復雜結構演化。闡釋是認知操作②,本身的實質內容有限,但具有闡釋的橋接,基線結構就可以投射為高層級的釋化結構③(簡稱BE),因此,釋化結構的本質就是對基線結構施以闡釋操作所形成的復雜結構(Langacker 2015:2, 2016a:265-266, 2016b:405-407),如圖1:

        圖1 基線/闡釋組織模式(Langacker 2016b:406)

        基線/闡釋組織有3個特點。第一,基線結構和釋化結構具有層級性?;€結構是支撐釋化結構的基底(substrate),釋化結構從基底創(chuàng)造的潛勢中浮現(xiàn)。不過,釋化結構可以作為新的基線結構,對新的釋化結構提供支撐作用。依據(jù)圖2可見,S1層級的釋化結構BE1從棲居于S0層級的基線結構B0創(chuàng)造的潛勢中浮現(xiàn)。在S2層級中,釋化結構BE1作為新的基線結構,經(jīng)闡釋操作E2釋化為高層結構BE2。在S3層級中,釋化結構BE2作為新的基線結構,經(jīng)闡釋操作E3釋化為更高層結構BE3,這樣從簡單結構到復雜結構,再到更復雜的結構逐層推進。例如,側顯(profile)過程的名詞John和the window與側顯過程的動詞break組構成低層結構John break the window,經(jīng)時態(tài)情境植入(groun-ding)操作釋化為一般過去時小句John broke the window,此小句再經(jīng)視角調整闡釋操作釋化為被動態(tài)小句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John.

        圖2 基線結構和釋化結構推進模型(同上)

        第二,基線結構和釋化結構具有非對稱性。這種非對稱性在語音、形態(tài)、小句或語篇層面都有呈現(xiàn):(1)基線結構是低層結構,釋化結構是高層結構,高層結構包孕低層結構;(2)基線結構簡單并易于處理,其形成須要調用的概念資源較少,而釋化結構復雜并不易處理,其形成須要調用更多的闡釋操作。譬如,調用口腔逸氣的口元音是簡單的低層結構,須要調用口腔和鼻腔逸氣的鼻元音是復雜的高層結構,鼻腔逸氣闡釋操作將口元音和鼻元音橋接起來。

        第三,釋化結構具有總括性(summation)??偫ㄐ灾笇σ呀?jīng)達及的所有結構加以總體感知。換句話說,結構從簡單向復雜演化,從低層向高層邁進,高層結構包孕低層結構,低層結構在高層結構中保持活躍狀態(tài)。譬如,當簡單結構pick通過pocket的闡釋擴展為復雜結構pickpocket時,我們能夠感知pick側顯的動作過程和pocket側顯的空間概念。亦即,高層結構pickpocket總括低層結構pick和pocket,復雜概念“扒手”總括簡單概念“扒”和“口袋”。下面分析基線/闡釋組織在語音、形態(tài)、小句、語篇、語言系統(tǒng)及功能6個層面的應用。

        3 基線/闡釋理論的應用

        3.1 語音層面的應用

        我們以元音和輔音為例,說明基線/闡釋理論在語音層面的應用。元音有優(yōu)先地位和實質內容,可以獨立呈現(xiàn)并攜帶語音響度;輔音對元音的語音響度進行調適,輔音的完整呈現(xiàn)無法脫離元音。元音是基線結構,響度調適構成闡釋操作,輔音從響度闡釋創(chuàng)造的潛勢中浮現(xiàn)。對元音施用的闡釋可以是單維的,也可以是多維的。譬如,對只有節(jié)首或節(jié)尾的音節(jié)來說,響度調適的闡釋維度是單向的,如claw的基線/闡釋組織(k(l()))所示,輔音k和l對元音的響度闡釋集中在一個方向;對既有節(jié)首也有節(jié)尾的音節(jié)而言,響度調適的闡釋維度是雙向的,如crest的基線/闡釋組織(k(r(e)s)t)所示,輔音k和r對元音e進行左向闡釋,輔音s和t對其加以右向闡釋。

        3.2 形態(tài)層面的應用

        我們再以詞干和詞綴為例,描述基線/闡釋理論在形態(tài)層面的表現(xiàn)。通常來說,詞干能夠獨立呈現(xiàn),而詞綴依附于詞干,缺少詞干的支撐作用,詞綴無處生根落腳,因此詞干是更具優(yōu)先地位和實質內容的實體。詞干是基線結構,添加詞綴構成擴展闡釋,釋化結構“詞干+詞綴”從對詞干施用擴展闡釋創(chuàng)造的潛勢中浮現(xiàn)。基線結構“詞干”處于基線/闡釋組織的低層,釋化結構“詞干+詞綴”位于高層,低層結構包孕在高層結構中,例如通過添加詞綴-ful,簡單結構help可以擴展為復雜結構helpful;help是基線結構,helpful是釋化結構,添加詞綴-ful構成闡釋操作;help處于低層,helpful位于高層,-ful橋接于兩者之間。

        3.3 小句層面的應用

        在基線/闡釋理論框架中,認知語法研究把英語的限定小句分為基線小句、基本小句和交互小句(interactive clause)(Langacker 2015:4-19,2016a:460-493)。在結構方面,基線小句由側顯過程類型的詞匯動詞、側顯事體(thing)類型的名詞、限定詞和時態(tài)情境植入成分(grounding element)構成。以基線小句that boy broke the glass為例,動詞break和名詞boy,glass組構成boy break glass,其作為基線結構,經(jīng)過指示代詞that對boy的闡釋,定冠詞the對glass的闡釋,過去時語素-ed對break的闡釋,擴展為基線小句that boy broke the glass. 基線結構boy break glass處于低層,復雜結構that boy broke the glass位于高層,指示代詞that,定冠詞the和過去時語素-ed橋接于兩者之間,充任低層結構釋化為高層結構的闡釋操作。

        基本小句是以基線小句為支撐結構,通過被動分詞語素-ed,進行體分詞語素-ing,完成體分詞語素-en和情態(tài)動詞的闡釋作用所形成的復雜結構。這些闡釋手段可以單獨施用于基線小句,但由于他們涉及的觀察格局(viewing arrangement)不同——被動態(tài)、進行體和完成體關涉到不同的過程觀察方式,而情態(tài)動詞關涉到過程成為現(xiàn)實的潛勢(同上 2012:21-30),因此上述闡釋操作可以組合起來,把基線小句釋化為多個基本小句。譬如,通過被動語素-ed的結構闡釋,基線小句that boy broke the glass擴展為基本小句the glass was broken by that boy;通過組合被動語素-ed和完成體語素-en的闡釋,其可以釋化為基本小句the glass had been broken by that boy;通過組合語素-ed,-en和情態(tài)動詞might 的闡釋,其可以擴展為基本小句the glass might have been broken by that boy. 總體上看,基線小句處于基線/闡釋組織的低層,基本小句位于高層,被動語素-ed,進行體語素-ing和完成體語素-en或情態(tài)動詞闡釋居于其間。

        交互小句是以基線小句和基本小句為支撐結構,通過歸一性系統(tǒng)(polarity system)和言語行為系統(tǒng)(speech act system)的闡釋所浮現(xiàn)的結構。歸一性系統(tǒng)提供的闡釋操作主要有兩種:一是對圖式動詞(schematic verb)be,have,do或情態(tài)動詞施用否定成分not闡釋;二是對這些動詞施用重音闡釋。譬如,在這兩種闡釋的作用下,基本小句the glass might have been broken by that boy可以擴展為交互小句the glass might not have been broken by that boy和the glass MIGHT have been broken by that boy(大寫的MIGHT表示重讀)。言語行為系統(tǒng)提供的闡釋操作是指對圖式動詞或情態(tài)動詞施以前置的結構操作④。譬如,通過情態(tài)動詞前置,基本小句the glass might have been broken by that boy釋化為交互小句might the glass have been broken by that boy. 因此,包含否定成分的小句、圖式動詞或情態(tài)動詞重讀的小句和一般疑問句都是交互小句的實例。

        3.4 語篇層面的應用

        在語篇建構中,先前已經(jīng)組造的結構具有優(yōu)先地位,后續(xù)結構的浮現(xiàn)以先前確立的結構為基底。Langacker認為,Alice bought a car. A Mercedes這樣的微型語篇(mini-discourse)可以視為基線/闡釋組織的實例,即基線以增量(incrementation)的方式獲得擴展(同上 2016b:436-437)。具體來說,car勾畫圖式性事體,名詞短語Mercedes是這一圖式性事體的實例,基線概念ALICE BOUGHT A CAR通過MERCEDES對CAR的闡釋形成釋化概念ALICE BOUGHT A MERCEDES. 從基線概念到釋化概念的增量MERCEDES被概念化主體聚焦(focus),從而獲得獨立的語音內容。

        3.5 語言系統(tǒng)層面的應用

        在基線/闡釋理論框架中,系統(tǒng)被界定為實現(xiàn)特定功能的不同結構形成的集合(同上 2016a:292, 2016b:422)。語言結構層面的系統(tǒng)包括限定詞系統(tǒng)、時態(tài)系統(tǒng)、情態(tài)系統(tǒng)、語態(tài)系統(tǒng)、體態(tài)系統(tǒng)、歸一性系統(tǒng)和限定小句系統(tǒng)等。限定詞系統(tǒng)含有冠詞、相對量詞和指示代詞子系統(tǒng)。其中,指示代詞系統(tǒng)是限定詞系統(tǒng)的基線系統(tǒng),冠詞和量詞系統(tǒng)的形成須要調用復雜的闡釋操作,因此他們構成限定詞系統(tǒng)的釋化系統(tǒng)(elaborated system)。比如,量詞系統(tǒng)的部分成員調用不同識解方式來通達實體集,every涉及對所有實體進行同時觀察,each關涉對實體進行序列掃描(sequential scanning),而any調用隨機選擇實體的識解方式(同上 1991:111-118,2016a:396-399)。時態(tài)系統(tǒng)有現(xiàn)在時和過去時,情態(tài)系統(tǒng)包括can,may,could,might等。時態(tài)系統(tǒng)是小句情境植入的基線系統(tǒng),情態(tài)系統(tǒng)構成釋化系統(tǒng),它的形成須要調用把過程投射到非現(xiàn)實空間的闡釋操作。

        被動態(tài)、進行體和完成體構成視角調整系統(tǒng)(同上 2011:38, 2012:21)。視角調整系統(tǒng)各成員能夠以總括方式組織起來,形成“(詞匯動詞)>(被動態(tài)(詞匯動詞))>(進行體(被動態(tài)(詞匯動詞)))>(完成體(進行體(被動態(tài)(詞匯動詞))))”的層級體系⑤,如:watch>be watched>be being watched>have been being watched.

        肯定(positive)、否定(negative)和確定(affirmative)構成歸一性系統(tǒng)(同上 2012:39)。其中,肯定結構是否定結構的基線,否定結構是確定結構的基線。例如,在she IS tall中,說話人通過重讀IS確認命題“她身高高”的效度,效度確認以他人先前所言She is not tall表達的否定命題“她不高”為基線。

        基線小句、基本小句和交互小句構成限定小句系統(tǒng),不同小句棲居于基線/闡釋組織的不同層級上?;€小句是低層結構,基本小句是中層結構,交互小句是高層結構,不同層級的結構通過語態(tài)系統(tǒng)、體態(tài)系統(tǒng)、情態(tài)系統(tǒng)、歸一性系統(tǒng)和言語行為系統(tǒng)提供的闡釋橋接起來。

        3.6 功能層面的應用

        認知語法認為,不同的系統(tǒng)有不同的功能。時態(tài)和情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是為限定小句植入情境,時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現(xiàn)在時標識主體對過程的即時性認識,過去時標識對過程的歷史性認識(Langacker 1991:249-252,完權 2009:33,牛保義 2015:17),其關涉的情境植入功能相對復雜,須要調用心理追蹤或回想闡釋(Langacker 2017:19)。情態(tài)系統(tǒng)反映言者對過程未來演化情況的心理推定(同上 1991:269-281, 2012:25-29, 2013:14-17),這種情境植入功能更加復雜,須要調用命題投射和情景構擬(imagination)闡釋。時態(tài)系統(tǒng)的情境植入功能闡釋將動詞和名詞側顯類概念的功能轉化為基線小句的陳述功能;情態(tài)系統(tǒng)的情境植入功能闡釋將基線小句的陳述功能釋化為基本小句的命題描寫功能。

        語態(tài)和體態(tài)系統(tǒng)實現(xiàn)視角調整功能,被動態(tài)語素-ed將射體地位賦予及物動詞的受事參與者,實現(xiàn)調整過程射體的功能;進行體語素-ing將完成性過程內部某階段劃定為直接轄域(immediate scope),并將位于直接轄域內的過程作為描寫對象,啟動重新框定過程轄域的功能;完成體語素-en以過程出現(xiàn)后的時間為參照視點,描寫過程與參照視點之間的當前關聯(lián)性,實現(xiàn)調整過程觀察視點的功能(同上 1991:200-215, 2016a:470-475)。語態(tài)和體態(tài)系統(tǒng)的視角調整功能闡釋將基線小句的陳述功能轉化為基本小句的描寫功能。

        歸一性系統(tǒng)實現(xiàn)肯定、否定和確定功能。肯定結構陳述事件的發(fā)生或情狀的出現(xiàn)以及對命題的效度進行肯定;否定結構否認事件的發(fā)生或情狀的出現(xiàn)以及對命題的效度進行否認;確定結構確認事件的發(fā)生或情狀的出現(xiàn)以及對命題的效度進行確認。否定和確定功能闡釋將基線小句的陳述功能和基本小句的描寫功能釋化為交互小句的協(xié)商功能。

        小句系統(tǒng)實現(xiàn)陳述、描寫和協(xié)商功能?;€小句的功能是陳述真實的事件或情狀,基本小句的功能是描寫效度有待協(xié)商的命題,交互小句的功能是對命題的效度進行協(xié)商(同上 2016a:455-504)。陳述功能處于基線/闡釋組織的低層,協(xié)商功能位于高層,描寫功能居于其間,不同功能通過情態(tài)系統(tǒng)、語態(tài)系統(tǒng)、體態(tài)系統(tǒng)、歸一性系統(tǒng)和言語行為系統(tǒng)提供的功能闡釋橋接起來。

        概括起來,語言的結構和功能都是以基線/闡釋方式組織起來的。在結構方面,動詞和名詞組合的結構通過限定詞系統(tǒng)和時態(tài)系統(tǒng)提供的結構闡釋擴展為基線小句;經(jīng)過語態(tài)系統(tǒng)、體態(tài)系統(tǒng)和情態(tài)系統(tǒng)提供的結構闡釋,基線小句釋化為基本小句;通過歸一性系統(tǒng)和言語行為系統(tǒng)提供的結構闡釋,基本小句擴展為交互小句。在功能方面,限定詞系統(tǒng)和時態(tài)系統(tǒng)提供的情境植入功能闡釋將名詞側顯事體類型和動詞側顯過程類型的功能釋化為基線小句的陳述功能;語態(tài)系統(tǒng)和體態(tài)系統(tǒng)提供的視角調整功能闡釋及情態(tài)系統(tǒng)提供的情境植入功能闡釋將基線小句的陳述功能擴展為基本小句的描寫功能;歸一性系統(tǒng)提供的否定和確定功能闡釋與言語行為系統(tǒng)提供的提問功能闡釋將基本小句的描寫功能釋化為交互小句的協(xié)商功能。小句的結構和功能是從簡單向復雜逐層推進,復雜結構和功能從簡單結構和功能創(chuàng)造的潛勢中浮現(xiàn)。

        4 基線/闡釋理論評述

        目前,學界對基線/闡釋理論的爭議集中在自主/依存和基線/闡釋的關系方面,有學者認為兩種理論并無本質區(qū)別。造成這種誤解的根源在于,認知語法對兩者的相同點和相異點的論述不夠,或者說尚未給出令人信服的證據(jù)來表明兩者屬于不同的理論⑥,這是基線/闡釋研究面臨的一大困境。另外,當前的研究主要以英語為分析對象,那么這種組織方式是否具有人類語言的普遍性,能否經(jīng)受跨語言研究的檢驗。盡管如此,基線/闡釋理論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自身具有的價值和魅力,主要體現(xiàn)在增強概括性、提升解釋力及拓寬研究范圍3個方面。

        4.1 增強認知語法的概括性

        沈家煊認為,概括性是衡量語法理論好壞的重要標準,也是科學研究的基本目標(沈家煊 2000:29)?;€/闡釋理論是一種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理論,與象征理論(Symbolic Theory)、識解理論(Construal Theory)、界性理論(Boundedness Theory)、邊界移動和分派理論(Boundary Move and Assignment Theory)(Langacker 1987,1991,2008;Taylor 2002;沈家煊1995;劉辰誕 2012,2016)共同彰顯認知語法為探索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理論之承諾。基線/闡釋組織是人類認知的基本原則,是語言結構和功能依循的組構方式,其概括性在語音、形態(tài)、小句、語篇、語言系統(tǒng)和功能層面已經(jīng)得到較好的體現(xiàn)。

        4.2 提升認知語法的解釋力

        基線/闡釋理論主要在兩個方面提升認知語法的解釋力。其一,規(guī)避零成分設置。眾所周知,認知語法秉持“所見即所得”的語法觀,否認表層形式背后還有零形式,因為無法證實的假設和看不見的東西雖然使理論花樣繁富,但是增加分析的隨意性,降低客觀性和準確性(鄧云華 石毓智 2007:325)。認知語法認為,“從理論上講,零成分是可疑的,應當避免”(Langacker 2016b:419),并多次強調“看似無物的最可能分析是空無一物,而不是隱而不現(xiàn)”(同上 2016a:306,2016b:431,2017:23)。然而,認知語法以往的研究未能根絕零形式設置,例如,情境植入理論就設置零形式現(xiàn)在時?。這樣的零成分與喬姆斯基學派倡導的空范疇沒有本質區(qū)別,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認知語法對生成語言學的批判力度。依憑基線/闡釋理論,認知語法就可以避免設置任何形式的零成分,如動詞watch的現(xiàn)在時無標記形式是基線結構,過去時有標記形式watched浮現(xiàn)于對基線結構的語音和概念闡釋,語音闡釋是指對watch施用過去時語素-ed闡釋,概念闡釋是指通過心理追蹤或回想闡釋,把過程錨定在說話時間之前的處所;再如,復數(shù)名詞sheep的形成也不須要設置零成分,因為復數(shù)名詞sheep是單數(shù)名詞sheep通過單極闡釋所形成的結構。具體來說,單數(shù)sheep表征的“單個”概念作為基線,通過量化(quantification)闡釋擴展為“多個”概念,但概念闡釋沒有對應的語音闡釋,即概念闡釋未實現(xiàn)符號化(同上 2016b:419)。

        其二,解決情境植入研究缺乏理論概括和抽象的問題。牛保義指出,以往的情境植入研究集中于對情境植入系統(tǒng)的分析和描寫,對系統(tǒng)的運作機制和系統(tǒng)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影響缺乏理論概括和抽象(牛保義 2015:20),基線/闡釋理論有效地填補這個漏洞。借助它,認知語法不但分析限定詞系統(tǒng)、時態(tài)系統(tǒng)、情態(tài)系統(tǒng)、語態(tài)系統(tǒng)、體態(tài)系統(tǒng)、歸一性系統(tǒng)、言語行為系統(tǒng)和限定小句系統(tǒng)的橫組合運作,而且探究系統(tǒng)成員的縱聚合影響。譬如,組成限定詞系統(tǒng)的所有成員通過實現(xiàn)情境植入功能聚合在一起,然而功能重疊使系統(tǒng)成員相互影響和彼此抑制,如選用定冠詞the作為名詞boy的情境植入成分,將壓制不定冠詞a和an,相對量詞all,most,some,no,each,every和 any,指示代詞this,that,these和those為boy植入情境的潛勢。

        4.3 拓寬認知語法的研究范圍

        除增強概括性和解釋力之外,基線/闡釋理論的價值還體現(xiàn)在拓寬認知語法的研究范圍。

        第一,認知語法向語言系統(tǒng)研究方面拓展。石毓智認為,過分強調語法結構的獨立性和忽略它的系統(tǒng)性是認知語法研究的一“過”(石毓智 2004:28)。然而,基線/闡釋理論架構中的結構系統(tǒng)及功能研究可以彌補這個薄弱環(huán)節(jié),能夠封閉受人詰責的空間。以基線/闡釋為理論指導,認知語法不但描寫語音、形態(tài)、小句、語篇層面不同結構的橫組合關系,而且分析不同系統(tǒng)及其功能的縱聚合關系,實現(xiàn)橫組合和縱聚合研究兼收并蓄,達成對語言系統(tǒng)的整體研究,克服認知語法“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弊端。

        第二,認知語法向功能研究方面拓展。語言的功能研究在認知語法以往的文獻里有所觸及,如Langacker認為,名詞短語和限定小句具有平行性,同例示(instantiation)、量化和情境植入功能有關(Langacker 1991:194);并提出功能塑造語言,并對語言構成限制的思想(同上 2008:7);他(同上 2009:219-258,2011:34-46)從功能的角度探討英語助動詞系統(tǒng)形成的理據(jù),但這些分散論述未能形成核心課題。而基線/闡釋理論可以為研究限定詞系統(tǒng)、時態(tài)系統(tǒng)、情態(tài)系統(tǒng)、語態(tài)系統(tǒng)、體態(tài)系統(tǒng)、歸一性系統(tǒng)和小句系統(tǒng)的功能提供分析框架,這就使功能研究從幕后躍居前臺,較大地拓寬認知語法的研究范圍。Langacker于2017年7月在第14屆國際認知語言學大會上所做的主題報告就是關于結構與功能及兩者之間的關系,這表明語言結構及其功能分析正在成為認知語法研究的核心課題。

        5 基線/闡釋理論的研究前景

        基線/闡釋理論廣泛應用于語音、形態(tài)、小句、語篇、語言系統(tǒng)及功能層面上的研究,并在增強認知語法的概括性、解釋力和拓展研究范圍方面體現(xiàn)出理論價值。就研究前景看,以下3個方面值得重視。

        首先,以基線/闡釋組織為分析框架,研究言據(jù)性系統(tǒng)(evidentiality system)、時態(tài)系統(tǒng)和情態(tài)系統(tǒng)在情境植入功能方面的互動、探索不同語言中表達言據(jù)性的詞匯和語法策略、考察言據(jù)性情境植入成分的演化(Langacker 2017:13-53),這無疑將為認識語法開辟歷時研究的新疆域。

        其次,現(xiàn)有的基線/闡釋理論研究以英語為主要的考察對象,因此其在跨語言研究中的普適性和解釋力還需類型學、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的驗證和完善。就漢語而言,借鑒認知語法對英語限定小句的結構和功能分析,對漢語小句作出嚴格界定,并以此為基礎建構漢語的小句系統(tǒng),繼而探討不同小句之間的層次性,這值得嘗試。

        最后,基線/闡釋理論能為漢語語言現(xiàn)象研究提供進路。以漢語動態(tài)倚變構式⑦“越X越Y”為例,這種構式編碼量范疇倚變關系,即構件“Y”表達的量隨著構件“X”表達的量變化而變化,譬如例①a編碼“心亂”的程度量隨著“掙扎”的動作量變化而變化;例①b編碼“人貪”的程度量隨著“人老”的程度量變化而變化;例①c編碼“人”的數(shù)量隨著“夜深”的程度量變化而變化;例①d編碼“星星”距離言者的空間量隨著時間量變化而變化。

        ① a.她越掙扎,大家的心越亂。(老舍《四世同堂》)

        b.人越老越貪,原來老道士也是財迷。(古龍《陸小鳳傳奇》)

        c.夜越深,人越多,靈魂層低低滯在人頭上……(朱天文《巫言》)

        d.天空一下子明亮起來,星星越來越遠……(李佩甫《羊的門》)

        倚變構式研究的熱點之一是標記語“越”的語法化和“越來越”的詞匯化動因(張家合 2010,朱其智 2010,龍國富 2013,馬楠 2017)。我們認為,表示跨過義的動詞“越”演化為倚變標記語,這[[越來][越Y]]重新分析為[[越來越][Y]],與倚變構式中量的積聚概念化⑧有密切關系,如圖3:

        圖3 量積聚的概念化

        在圖3中,兩條縱向帶箭頭的直線標識量域A和B,直線上的小方塊和三角形分別標識量域A和B的量值,水平方向的虛線箭頭標識“參照點—目標”(reference point-target)認知關系,即概念化主體以量域A中量的變化為參照,實現(xiàn)對量域B中量的變化的心理提取。在量域A和B中,量的變化形成積聚或增長,如例①c中“夜深”的程度量逐步積聚,“人”的數(shù)量也在逐步積聚,量積聚的概念化通過基線/闡釋組織方式實現(xiàn)。從圖3可見,最小的橢圓代表的“比較基準—比較目標”(standard-target)結構是基線結構,該基線結構在概念化主體聚焦新量值的闡釋作用下,擴展為含有更多量值的釋化結構,以中間的橢圓代表;這個釋化結構作為新的基線結構,通過聚焦下一個量值的闡釋操作形成新的釋化結構,以最大的橢圓代表。如此,概念化主體聚焦的量值愈來愈多,積聚的總量愈來愈大。總量變化概念化為虛擬的空間位移,即當前積聚的總量不斷跨越先前積聚的總量,圖中以大橢圓邊界超越小橢圓邊界標識。從這個角度看,人們選用表示空間跨過義的“越”作為倚變標記語是有理據(jù)的;選擇用“越來越Y”表示物量、動作量、空間量或程度量隨著時間量變化而變化的倚變關系是有動因的。概言之,“越來越”的詞匯化是人們建立語義概念移動和結構邊界移動象征關系的結果,即“來”的動作義后景化(backgrounding)和時間義前景化(foregrounding)形成概念移動,[[越來][越Y]]向[[越來越][Y]]演化形成結構移動??梢?,基線/闡釋理論有廣闊的研究前景,可以為漢語研究提供理論指導。

        注釋

        ①我們借鑒牛保義(2008)的譯法,將認知語法中的術語elaboration翻譯為“闡釋”,學界也有學者將其譯為“精細”“詳現(xiàn)”“細化”或“精細化”。

        ②在前期文獻中(Langacker 1987,1991,2008),闡釋與闡釋位(elaboration site)相對應,闡釋位是依存成分提供的圖式性次結構,闡釋是自主成分的語義凸顯對依存成分的次結構加以具體化(specification)(牛保義 2008:2),或者說是使結構具體化的操作(Langacker 2008:198)。然而,在基線/闡釋理論中,闡釋是使結構復雜化的操作(參見本文第2部分)。

        ③elaborated structure是指通過闡釋操作實現(xiàn)基線結構的復雜化,為簡化敘述,我們把“通過闡釋操作所產(chǎn)生的復雜化結構”簡稱為“釋化結構”。

        ④圖式動詞或情態(tài)動詞前置操作,實現(xiàn)的是提問(questioning)言語行為。命令等其他言語行為未納入情境植入系統(tǒng),相關文獻提到兩個原因:(1)提問屬于認識層面的情境植入方式,而命令是效果層面的策略(Langacker 2011:41);(2)提問是命題層面的操作,而命令是事件層面的操作(Langacker 2012:43)。

        ⑤語態(tài)和體態(tài)系統(tǒng)組構的層級體系以及塑造和制約層級體系的動因,請參閱Langacker(2009:236-240)。

        ⑥我們認為,基線/闡釋組織和自主/依存聯(lián)結屬于不同的理論,理由為:(1)自主/依存聯(lián)結是使結構具體化的操作,而基線/闡釋組織是使結構復雜化的操作;(2)基線/闡釋組織更具心理現(xiàn)實性,其不僅適用于語言分析,也可應用于其他認知或實踐活動,如小孩的身高體重隨著發(fā)育而變化,從基線/闡釋理論看,當前的身高體重是基線,發(fā)育是闡釋,新的身高體重是釋化結構(Langacker 2016b),再如,萬丈高樓平地起,地基是基線結構,修建活動是闡釋,愈來愈高的樓房是釋化結構;(3)在基線/闡釋理論中,結構的復雜化不依賴闡釋位或圖式性次結構(參見本文第2部分);(4)自主/依存聯(lián)結是基線/闡釋組織的一種,Langacker指出,自主/依存聯(lián)結可以納入到基線/闡釋框架中,自主結構A是基線結構,依存結構D是對自主結構的闡釋,D的闡釋形成復雜的釋化結構((A)D)(Langacker 2016a,2016b)。由此可見,這兩種理論是不同的。

        ⑦呂叔湘(1942)最早使用“倚變”術語。他說,文言疊用“愈”字,白話疊用“愈”或“越”字表達兩件事情的倚變關系。邢福義(1985)和范開泰(1988)在研究“越X越Y”時也采用“倚變”的術語。

        ⑧倚變構式的概念化包含空間認知(物量、動作量、程度量或時間量的量值概念化為空間方位,圖中以小方框和小三角形表示)、比較認知(圖中以3個橢圓代表通過比較認知實現(xiàn)量持續(xù)變化的概念化)和參照認知(圖中以水平方向的虛線箭頭表示),這些認知機制共同作用于量范疇倚變概念化:(1)在量域A建立不同量值之間的“比較基準—比較目標”關系(一個橢圓代表一個比較關系),實現(xiàn)量域A中量的變化概念化,以“越X”編碼;(2)在量域B建立不同量值之間的“比較基準—比較目標”關系,實現(xiàn)量域B中量的變化概念化,以“越Y”編碼;(3)通過心理掃描,建立A量變化和B量變化之間的“參照點—目標”關系,實現(xiàn)量范疇倚變概念化,以“越X越Y”編碼。

        猜你喜歡
        小句情態(tài)基線
        適用于MAUV的變基線定位系統(tǒng)
        高技術通訊(2021年3期)2021-06-09 06:57:46
        情態(tài)副詞“說不定”的情態(tài)化研究
        航天技術與甚長基線陣的結合探索
        科學(2020年5期)2020-11-26 08:19:14
        表示“推測”的情態(tài)動詞
        短語
        主述位理論視角下的英漢小句翻譯研究
        話劇《雷雨》的語氣研究
        一種改進的干涉儀測向基線設計方法
        技術狀態(tài)管理——對基線更改的控制
        航天器工程(2014年5期)2014-03-11 16:35:50
        不同體裁語篇的小句主位結構與大學英語寫作
        69天堂国产在线精品观看|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69影院一| 大香伊蕉国产av| 538任你爽精品视频国产| 日韩av他人妻中文字幕| 极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热99re久久精品这里都是免费| 日韩精品首页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 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成人国产精品三上悠亚久久| 不卡一卡二卡三乱码免费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二区| 偷拍综合在线视频二区日韩 | 欧洲色综合| 蜜桃视频在线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中文字幕被公侵犯的漂亮人妻| 精品国产免费Av无码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看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 91福利精品老师国产自产在线| 男女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亚洲乱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1久久精品色伊人6882| 久久久久久伊人高潮影院|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 国产精品女主播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人妻经典| 99国产超薄丝袜足j在线播放| 麻豆av毛片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