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廣平
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的《家庭食品安全的五大要點》中,強調(diào)食品安全的5個要素,即保持清潔、生熟分開、安全煮熟、在安全的溫度下保存食物、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這已成為不少家庭食品安全的原則,但還存在一些“盲點”,沒能徹底堵住致病菌的入口。
菜板不能只用水沖
切菜剁肉離不開砧板,但不少家庭用完后只是用清水、洗潔精沖洗,并沒做到真正的消毒滅菌。時間長了,木質(zhì)砧板易潮濕發(fā)霉、刀痕中易滋生細菌,安全風險直線上升。
即使生食、熟食砧板分開使用,用完后也必須馬上清洗,不要堆放在洗碗池中;每周最好徹底殺菌2-3次,比如蒸20分鐘或熱水煮30分鐘,晾干即可;也可用雙氧水消毒,放至干燥通風處晾干后方可再次使用。
此外,菜刀、食物剪等處理食材的餐具最好也生熟固定,避免細菌交叉污染、食物串味。無論是盤子、碗筷,還是刀具、砧板,一定要完全晾干后再進行收納,以免刀架、筷子簍里滋生細菌。
冰箱每年清潔兩次
食物應在8℃以下冷藏,如果冰箱冷藏功能不好,特別是溫度較高時,細菌繁殖能力會變強。不少家庭的冰箱里總會結(jié)冰,尤其是冷凍層,這可能是頻繁開關(guān)門、溫控器故障、存放物品含水量大等情況造成的。一般情況下,無論冷藏還是冷凍,食物不宜長期存放在冰箱里。如果想避免冰箱結(jié)冰,一定要減少開關(guān)門次數(shù)、檢查冰箱門的密封條是否完好、新鮮蔬果要密封保存。
冰箱內(nèi)的整潔、低溫是確保食品安全的關(guān)鍵。如果冰箱內(nèi)結(jié)冰太厚、影響性能的話,必須盡快清理。拔掉電源后,用抹布蘸上洗潔精擦拭污漬,然后將白醋與水按1∶3的比例兌好,進行清潔。清理時,要特別注意門、橡膠墊、隔斷、密封墊、機柜后橡膠墊、排水盤等易被忽視的地方。此外,無論冰箱是否結(jié)冰,每年至少進行兩次專門清潔。
分餐防范交叉感染
中餐與西餐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合餐制”,這與文化習慣密切有關(guān)。但如果有家人患有消化道傳染性疾病,極易發(fā)生交叉感染。
分餐制是把做好的飯菜分裝給每人,不僅可預防經(jīng)口傳播,還能定量攝入、營養(yǎng)均衡、避免浪費等。如果家中有孩子,他們要有專門的碗筷和水杯,不能與大人混用。如果不習慣分餐,至少要使用公筷夾菜,餐具也要定期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