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慶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標準》)明確指出,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對口語交際教學給予充分重視,立足教學所需,鼓勵學生在各種教學活動參與過程中積極進行口語訓練,提升口語交際能力。但是,就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情況來看,大部分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中,并沒有對口語交際教學給予充分重視,在組織該將教學活動的時候,不是不備課,就是直接不上課。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效果可想而知。既然新課改倡導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積極組織口語交際教學,那么,我們要如何優(yōu)化設計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活動呢?
一、選擇多樣的交際主題
明確的交際主題是教師組織口語交際教學活動的基礎。倘若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活動開展中能為學生展現(xiàn)多樣的主題,不僅可以實現(xiàn)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豐富,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交際積極性,使其在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fā)揮下積極投入課堂教學活動中,有利于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盡管我們所使用的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在每一單元都設計了口語交際版塊,但是其中所涉及的某些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無法調(diào)動學生的交際積極性?;诖?,我在理念的引導下,往往會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深度挖掘,在二次加工的過程中,為學生選擇既貼近其生活實際,又具有多樣性的主題內(nèi)容,以此激發(fā)學生的交際興趣,使其在交際的過程中能準確認識自我、表達自我。
以“做手工”口語交際教學為例,本模塊要求學生將自己制作的一個手工作品帶到課堂,在并向其他學生介紹自己是如何制作的,這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較高的要求,大部分學生往往難以獨立做出作品,也難以描述其過程。對此,我將本節(jié)課改為了“我們一起做小花籃”活動,引導學生在小組中積極討論如何制作小花籃,合作討論出制作步驟。在按照該步驟制作之后,將本組制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或者制作過程一一描述出來。在這樣的集體操作活動參與中,學生不僅可以掌握口語交際的主動權(quán),還可以在與其他小組成員討論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由表達,有利于鍛煉其邏輯思維、語言表達能力等。
二、設計明確的交際目標
眾所周知,教學目標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導向。倘若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沒有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則會在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種種問題,無法實現(xiàn)教學目的。對此,我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活動開展中,往往會立足教學所需,先為學生設定詳細的交際目標,使其在該目標的引導下,既能掌握交際要領,又能有序交際,以此提升口語交際教學質(zhì)量。以“我們做朋友”為例,我圍繞本節(jié)課的交際重點,為學生設計了這樣的交際目標:1.在交際的過程中,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傾聽的過程中了解對方所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2.在交際的過程中,看著對方的眼睛,傾聽其做自我介紹。而自我介紹的過程中,要做到吐字清晰、表達清楚、聲音響亮、態(tài)度大方等。3.能就某個話題與對方輕松交流,主動與之交談。4.在交際的過程中,感知到“看著對方的眼睛、認真傾聽”是禮貌行為,學會在生活中主動與他人交朋友。
三、創(chuàng)設積極的交際情境
《標準》中對口語交際教學活動的開展做出了明確的說明,指出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不能采取口頭講述的方式向?qū)W生大量灌輸口語交際原則、要領等知識內(nèi)容,而是將交際主題置于生動有趣的情境之中,使學生在情境體驗過程中自主運用語言進行表達,使其在潛移默化中獲得交際能力的提升。情境作為交際的載體,其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活動開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對此,我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往往會立足教學所需,結(jié)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歷,采取多種方式為其創(chuàng)設交際場景,驅(qū)使學生主動調(diào)動其已有生活經(jīng)驗,自主解決場景中的問題。
以“用多大的聲音”為例,我在教學開展中,利用場景模擬的方式,將學生劃分為三個小組,分別體驗在圖書館、教室、公交車要用多大的聲音交談。這三個場景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其可以迅速進入具體的情境中。以圖書館為例,在寂靜的圖書館里,一名學生突然移動凳子,發(fā)出“刺啦”這樣尖銳而刺耳的聲音,其他學生紛紛抬頭看他,甚至有的學生皺起了眉頭。一名學生突然悄悄地與朋友耳語,而其他學生毫無反映,仍沉浸在書籍之中。在這樣的對比過程中,我引導體驗該場景的學生探尋,在圖書館要用多大的聲音。在親身體驗之后,學生自然會對該話題產(chǎn)生感性的認知,在已有經(jīng)驗的驅(qū)使下,自主談論自己的看法。如此情境教學不僅可以給予學生自主體驗的機會,還可以使其在感性經(jīng)驗的驅(qū)使下,獲得交際素材,有利于其交際活動的有效實施。
四、重視教學的交際示范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有限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限制下,往往無法針對某一事情將自己的觀點清晰表述出來,甚至會在表述的過程中出現(xiàn)思維混亂的情況。此時教師需要發(fā)揮教學引導作用,立足學生的交際情況,從交際要領、交際方法等方面進行指導,使學生掌握有價值的交際內(nèi)容。我在小學語文交際教學活動開展中,往往會發(fā)揮自身的交際示范作用,在學生交際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其所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正確的示范。進而引導學生對比的過程中,自主發(fā)現(xiàn)其中所蘊含的交際要領、交際方法等,為其交際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仍以“用多大聲音”為例,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先就圖書館場景進行了錯誤示范,以大聲喧嘩這樣的違和行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在錯誤行為分析下摸索出正確的行為。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對口語交際教學給予充分重視,立足教學所需,選擇多樣的交際主題,設定明確的交際目標,以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引導學生在情境體驗的過程中自主交際,并在教師示范下掌握交際要領、交際方法等,為其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教師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也可以在教學實踐中逐步提升其口語交際教學能力,為其教學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