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娟 景駿
活動由來
關于戲劇游戲,有一個很有趣的說法:戲劇游戲可以用來做課堂管理,因為孩子天生喜歡游戲,會在游戲情境中自覺遵守規(guī)則,所以當成人想要給孩子明確規(guī)則時,不要直接命令孩子應該怎樣,而是巧妙地通過戲劇游戲來對孩子進行“訓練”。這種說法是否有科學研究佐證尚不明確,但對幼兒教師來說的確非常實用。兒童的主要學習方式就是游戲,如果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能夠盡量游戲化,那么兒童學習的積極性會大大提高,自覺遵守規(guī)則當然也不是問題了。
現(xiàn)在的孩子缺的不是自由,而是規(guī)則。自由同樣需要邊界,沒有規(guī)則就沒有徹底的自由。小班年齡段是規(guī)則建立的關鍵期,從每天固定時間入園、離園,到定時吃飯、吃點心,再到十五分鐘以上的集體活動,都是在幫助幼兒建立對規(guī)則的理解,并幫助他們形成“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但對于小年齡段幼兒來說,理解規(guī)則并完成行為的自我克制有些困難。怎樣才能幫助他們進行較長時間的行為克制呢?游戲當然是最好的方式?!袄侠抢侠菐c了”“熊和木頭人”等等,都是需要參與者克制自己的行為的游戲。我們還可以借助有趣的繪本故事營造戲劇情境,讓幼兒在扮演游戲中體驗克制的意義、強化克制的行為。
繪本解析
《不要再笑了,裘裘!》是日裔藝術(shù)家慶子·凱薩茲的作品。這是一個讓你笑、讓你緊張、讓你驚喜的故事,情節(jié)富含戲劇性的懸念和張力,結(jié)局讓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時又陷入思考。
孩子的笑點有多低?一點小事就可以讓他們笑得前仰后合,比如褲子穿反了,在路邊摔跤了,不小心打了一個噴嚏……他們都能開心得笑翻在地,就像繪本中的小負鼠裘裘一樣。 可是,笑點低這件事對裘裘來說,是一件“要命的大事”。因為“裝死”是負鼠生存的本能,危急時刻它們都是通過裝死來逃出生天。裘裘那么愛笑,這讓媽媽很是憂慮。于是她一次次地教裘裘學習裝死??墒牵瑢τ趷坌Φ聂敏脕碚f,“裝死”本身就是很好笑的事情。想想看,媽媽一會兒扮成狐貍,在他身上聞啊聞啊;一會兒又扮成狼,用爪子去戳他,弄得它好癢癢;接著媽媽又扮成一只可怕的野貓,把他拎起來晃啊晃,這明明就是和媽媽在一起玩游戲呀,生活如此美好有趣,裘裘怎能忍住不笑呢?“裝死”實在是太困難了。直到有一天,一只兇巴巴的大熊突然出現(xiàn),這個緊要關頭,裘裘突然就會“裝死”了,不管大熊聞他、戳他,還是把他拎起來晃,他都一動不動,像是真的死了一樣。這下,大熊總該離開了吧?并沒有。大熊居然傷心地哭了起來,原來這只可憐的熊長這么大還不會笑呢,他找上門來,是希望裘裘能夠逗他笑。故事轉(zhuǎn)折太突然了,善良的裘裘當然立刻就“活”過來了,他告訴大熊,很多事情都很好笑啊,比如現(xiàn)在發(fā)生的這件事情就很好笑,然后,他忍不住又笑起來,大熊跟著也笑起來,所有動物都笑了起來。
我們在裘裘的身上是不是看到了孩子們的影子?如果一只負鼠不會裝死,它或許還有機會活下去,但是如果一個人不會笑,人生恐怕會變得沒有繼續(xù)下去的意義。讓我們像孩子一樣,盡情地感受身邊的愛與歡樂,為生活中的點滴美好開懷大笑吧。
活動目標
1. 理解“裝死”的意義,運用語言表述及肢體扮演的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做出“立刻裝死”的動作和表情,并保持較長時間。
2. 遷移原有生活經(jīng)驗及同伴學習,探究不同體態(tài)的“裝死”動作。
3. 在游戲互動中體驗到克制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物質(zhì)準備:電腦、音響、課件、剪輯好的音樂、五彩糖果、負鼠媽媽頭飾、野狼服飾。
2. 經(jīng)驗準備:幼兒玩過“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
活動過程
一、暖身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教師帶著幼兒從教室外面走進活動區(qū),教師扮演老狼在前,幼兒扮演小兔子在后,一邊走一邊玩“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兔子問:“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答:“一(兩、三、四、五)點了”,直到老狼說“天黑了”,老狼開始掉頭抓兔子。
【說明】這個游戲玩三次,第一次游戲,老狼回頭抓時,只能追逐跑動著的兔子,一旦小兔子停下來不動,老狼就不能去抓;第二次游戲,老狼回頭時,小兔子不但要站住不動,還要即興做出一個特別的造型并保持不動,老狼依然只能追逐跑動的兔子;第三次游戲,兔子快速往家(座位)逃,坐回座位就安全了。三次游戲逐步對幼兒提高要求,前兩次重點預習“克制”,創(chuàng)造性地做出造型并保持不動;最后一次游戲,教師要有意識地把幼兒帶到座位中間玩,這樣幼兒就可以順勢找座位坐下來,暖身活動正好結(jié)束。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三次都是老狼抓兔子,但是一次也不能真正抓住,因為對小班幼兒來說,只是游戲而已,不要有輸贏,更不要讓幼兒嚇哭。
二、戲劇研習
1. 教師出示繪本封面PPT,引出故事主角負鼠裘裘,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生活中好笑的事。
師:有一只小負鼠,他的名字叫裘裘,他非常愛笑,無論什么時候,他都在“咯咯咯咯”地笑。你們愛笑嗎?有哪些事情會讓你笑呢?你們愿意分享給大家聽嗎?
【說明】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喚醒幼兒的原有經(jīng)驗,并鼓勵他們用語言進行表述,教師要及時回應幼兒的分享。一般來說請4~5個幼兒分享就可以,如果幼兒都很愿意聽,可以多邀請幾個人分享。如果一開始幼兒不知道分享什么,教師可以首先分享一個好笑的事情,這也是無形當中為幼兒提供高級榜樣。
2. 幼兒分享自己是怎樣笑的,嘗試用動作、聲音來表現(xiàn)自己的笑,并學習同伴們不同的笑。
師:原來生活中真的有那么多好笑的事情啊,真開心!那裘裘會怎么笑呢?會發(fā)出怎樣的聲音?會有怎樣的動作呢?我們一起來學學他吧。
【說明】這個環(huán)節(jié)很重要,幼兒用肢體、聲音來表達不同的笑,教師要在幼兒表達后及時回應,并幫助歸納,比如:笑得我前仰后合,笑得我肚子疼,我捂著嘴笑,等等。還可以鼓勵幼兒一起模仿同伴的各種笑,在觀察和模仿中體驗笑的歡樂,體會不同場合、性格(情感)下的多種笑法。
3. 教師展示繪本PPT,繼續(xù)講故事:負鼠“裝死”自救。
師:裘裘愛笑是個好事情,可是,裘裘畢竟是一只負鼠啊!負鼠跑得慢,所以當危險來臨時,他只能快速地裝死來保護自己不被吃掉,所以“裝死”這項本領是裘裘必須要學會的。但是裘裘老是笑,怎么也學不會,負鼠媽媽真是又著急又擔心。如果你是裘裘,你能學會嗎?
4. 集體游戲:和裘裘一起“裝死”。
師:“裝死”是什么意思呀?誰來說說看。
師:“裝死”就是不動、不笑也不發(fā)出聲音,假裝自己已經(jīng)死掉了。誰來做一個裝死的動作呢?
【說明】一般請3~4名幼兒上前表演自己的裝死動作就可以了,然后借助口令請全體幼兒同時做出自己的裝死動作。
師:大家都想試一試嗎?現(xiàn)在,我來扮演負鼠媽媽,小朋友們來扮演裘裘。當媽媽說 “裘裘,大野狼來啦!快裝死”時,你們就要立刻裝死哦。
【說明】游戲可以玩三次,每一次要求都不同,第一次,快速裝死;第二次,各種造型裝死;第三次,各種造型裝死并堅持較長時間。這個游戲是檢驗幼兒是否完全掌握了游戲規(guī)則——大野狼來了立刻“裝死”并保持不動。為接下來正式的情境游戲打好基礎。
5. 教師創(chuàng)設“媽媽和負鼠寶寶一起去郊游”的戲劇情境,幼兒深度體驗裝死游戲。
(1)第一次遇險
師:寶貝們都學會了裝死,就算是遇到大野狼我們也不會害怕了。現(xiàn)在我們可以放心地到大森林里去玩嘍。
【說明】負鼠媽媽帶寶寶們在活動場地四周散步,此時配有歡快郊游的背景音樂;突然背景音樂轉(zhuǎn)換為危險信號,這時配班老師扮演大野狼及時出現(xiàn),媽媽立刻帶負鼠寶寶們一起裝死。大野狼走到每個負鼠寶寶面前做出聞一聞、戳一戳的動作,考驗他們是否真的一動不動。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負鼠們 “真的死了”,大野狼離開。然后負鼠媽媽和寶寶們繼續(xù)郊游。
(2)第二次遇險
師:大野狼走了,你們沒有被大野狼發(fā)現(xiàn)吧?說明你們裝死的時候真的是一動不動?,F(xiàn)在,我們繼續(xù)去玩吧。
【說明】第二次遇險的戲劇情境同第一次,唯一要注意的是這一次因為幼兒有了經(jīng)驗,大野狼的動作幅度可以加大一點,威懾力和動作可以適度升級。
(3)第三次遇險
師:哇,寶貝們今天表現(xiàn)都太棒啦!媽媽還給你們帶來了好吃的,看看是什么呢?
【說明】負鼠媽媽神秘地出示一包水晶糖,正當大家開心地分糖果的時候,突然背景音樂又換成了危險信號,這次身穿大野狼外套的配班老師再次出現(xiàn),媽媽大叫一聲“趕快裝死”,“驚慌之中”把糖撒一地,撒到了負鼠寶寶們面前。大野狼再次對裘裘聞來聞去、戳來戳去,并故意說“聽說負鼠最怕癢癢,我要來給他撓癢癢”等挑逗的話語;還把裘裘抱起來晃來晃去;最后大野狼還裝哭,假裝是來找小負鼠們做朋友的,但負鼠寶寶們依然需要不動,等大野狼再次走了,媽媽再帶他們“活”過來。
三、舒松活動
1. 放松游戲:動動我們的身體。
師:哇,剛才好驚險啊!幸好我們都一動不動,成功地迷惑了大野狼!寶貝們,現(xiàn)在快跟媽媽一起做運動,動動我們的小手、小腳,放松一下吧。
2. 結(jié)束活動,去戶外品嘗糖果。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外面草地上曬曬太陽,品嘗甜甜的糖果吧!
活動反思與延伸
1. 教師的入戲程度要根據(jù)幼兒的情緒反應做適度調(diào)整。小班幼兒非常容易入戲,他們相信老師創(chuàng)設的戲劇情境是真實存在的,所以,教師在扮演角色參與游戲時,要掌握適度原則。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大野狼的扮演者是關鍵,在完全入戲的同時還要根據(jù)幼兒的情緒反應來控制自己的入戲程度及動作、聲音幅度的大小,對幼兒形成適度的威懾力,所扮演的角色既要讓幼兒相信又一定不要嚇哭幼兒!一定不要!這是這節(jié)游戲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一旦有小朋友哭,那么“裝死”就會不成功,那大野狼到底對負鼠寶寶該怎樣呢?怎么處理都是不合適的,有可能就會讓游戲進行不下去。
2. 戲劇活動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三次原則”,比如:一開始的暖身游戲玩三次;中間裘裘學習裝死的游戲也玩了三次;最后的戲劇情境中,大野狼出現(xiàn)了三次。大野狼的每一次出現(xiàn),對幼兒克制力的挑戰(zhàn)都在逐層升級。前面兩次,大野狼并沒有穿上服裝,游戲動作也比較輕柔。第三次游戲中,大野狼的威懾力、游戲難度及對幼兒克制力的要求明顯升級——故意把糖撒一地,撒在負鼠寶寶們面前,這也是對幼兒克制對糖的渴求、保持“裝死”狀態(tài)的考驗。事實上在教學活動中,的確有孩子一邊“裝死”,一邊偷瞄大野狼的動向,然后偷偷用手去拿糖。還有第三次游戲中,扮演大野狼的老師穿上了大野狼的衣服,讓角色沖擊力更強烈,同時大野狼對負鼠寶寶們的動作從一開始輕柔地聞一聞,到最后抱起來大幅度搖晃,也是逐步遞進的。幼兒在戲劇游戲情境中經(jīng)受了長時間的動作克制的考驗。而戲劇創(chuàng)作活動中的“三次原則”,既遵循了教與學的循序漸進原則,也讓戲劇活動流程變得更加流暢有趣,呈現(xiàn)出一種即興戲劇演出般的藝術(shù)審美。
3. 本次活動中幼兒有大量的躺地裝死的動作,所以活動空間一定要足夠大,后面的“郊游活動”也要考慮把幼兒帶到相對安全與寬廣的地方,然后大野狼再適時出現(xiàn),這樣幼兒不至于在緊張興奮中倒地受傷。
4. 后續(xù)還可以帶領幼兒完整地閱讀繪本,特別是繪本最后一段裘裘教大熊學會笑的情節(jié),相信孩子們一定會發(fā)出會心一笑。在完整讀完故事之后,可以在之前戲劇游戲的基礎上,加上裘裘逗樂大熊的結(jié)尾,把繪本故事變成一個完整的舞臺劇,演給幼兒園其他班的小朋友或者家長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