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英語學習如果能從閱讀素養(yǎng)角度出發(fā),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閱讀體驗,激發(fā)學習英語的興趣,就可以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但據(jù)我觀察,大多數(shù)同學英語學習力嚴重不足,在高考“唯分論”的大棒下目光僅限于英語成績的提升,或急功近利,妄想通過刷題來快速提分。殊不知,閱讀力嚴重缺失的背后是閱讀習慣和閱讀素養(yǎng)的缺失。
一、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英語綜合閱讀能力的養(yǎng)成是一個不斷積累的復雜過程,同時也是一項長期又艱巨的任務(wù),只有通過長期堅持訓練,才能有效的提升。在平時的訓練中,要克服不良的閱讀習慣:1.如一次只看一個單詞,用手指著單詞,逐個閱讀,只理解單詞的個別意思,不注意慣用短語、詞組的積累意識。2.一遇到生詞就查字典,逐字逐句的翻譯。3.注意力不集中,導致閱讀速度慢。4.碰到長難句有畏難情緒。5.不注意關(guān)鍵信息的提取,沒在涵蓋出題點的句子上用心捉摸,提高做題準確率。
怎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1.培養(yǎng)默讀的習慣。不唇讀,不心讀。在閱讀的過程之中,人體的任何部位,包括嘴、唇、喉都不動,甚至要克服在心里自言自語,一字一句地讀出每一個詞的內(nèi)在說話方式,雖然改掉比較困難,這就需要一定的毅力去強制自己改掉這種壞習慣,徹底消除頭腦中潛在的發(fā)聲現(xiàn)象,形式大腦和眼睛直接轉(zhuǎn)換。
2.不指讀。用鋼筆或者其他東西指著一個一個詞進行閱讀,這種單純的機械運動不僅影響閱讀速度,而且還會把注意力引向錯誤的方向。英語閱讀的訓練意將閱讀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作者闡明的思想內(nèi)容上,這種閱讀習慣與之背道而馳,妨礙眼睛運動、限制大腦快速活動的能力。
3.不回讀。閱讀是盡量控制自己,一眼讀完就讀懂,遇到生詞或不懂的短語暫且跳過。如果這樣效果不明顯,可選用遮蓋訓練法,即看一行遮一行,是眼睛不重看,堅持反復訓練,直至見成效。
4.合理運用字典。閱讀時看到生詞就查字典看似勤奮,實則以手代腦,查生詞次數(shù)過多,不僅影響閱讀理解,而且容易打斷思路。事實上,有些詞是可以根據(jù)上下文線索或構(gòu)詞法推測出來。
5.限時訓練。如對一篇英語文章進行閱讀,限制時間十分鐘讀完,然后再次閱讀,限制時間五分鐘閱讀完,利用這種限定時間并反復閱讀的方法再加上持之以恒的練習,就可以逐漸提高自己的時間意識。
塞繆爾·約翰遜說:“習慣之鏈的力量很弱,因而往往感覺不到,但一當感覺到了,它已是牢不可摧”。我們青少年正處于習慣養(yǎng)成的黃金時期,只要用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去扭斷壞習慣之鏈,我們就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
二、適當?shù)恼n外加餐
英語學習的終極目標是培養(yǎng)有全球視野,兼有中國情懷的自信的中國人。學習英語可以全方位、多視角地打開觀世界的窗口。具體到平時的實際學習中,就是不滿足于課內(nèi)學習,要把閱讀延伸到課外,進行自主閱讀,并要真正地投入其中,堅持不懈的讀下去。首先,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報刊,比如我喜歡時尚,就關(guān)注了一些潮流報刊。也可從英美國家的網(wǎng)站上摘選部分的文章閱讀或選擇部分大學4級閱讀教材,來適應(yīng)原汁原味的英語文章。這其間的閱讀時間和閱讀量都由自己控制,真正達到自由閱讀,漸漸地就能在英語閱讀中找到自信,成為學習的主人。 當然,在課外加餐時,要不忘督促自己補充生詞詞匯量,準備一個專用的筆記本,將補充詞匯及時記在本子上,并隨時翻閱。其次,可看一些英文電視節(jié)目或英文原聲電影或摘抄英語格言、廣告歌詞,堅持下去,都能提高閱讀能力和效率。如我反復觀看《冰河世紀》和《公主日記》兩部電影。先是通過中英文雙字幕聽懂電影里的對話,然后進行遮擋字幕反復練習逐字逐句的聽,反復練習直到能夠熟練的聽懂電影里的每一句話為止,再進行下一部電影的練習,這樣不僅能提高英語的語感,而且能提高聽力水平。
三、洋化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
英語是一種語言,不能機械地學,要靈活掌握并時刻使用,掌握語言的同時還要了解和掌握西方文化背景的差異,這樣可讓課本知識點與文化背景更好地融為一體,幫助形成英語語言環(huán)境,也能加深對文化的認識程度。首先,要有意識地去了解西方國家的地理形貌、風土人情、交際禮儀。事實表明,越是深刻細致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風俗、習慣,就越能理解和準確使用英語。在閱讀理解時,若對英語國家一些特有的語法、典故和貫用法的文化背景不了解,往往會導致望文生義甚至產(chǎn)生歧義,從而造成閱讀障礙。其次,主動尋找一些了解英語國家文化的渠道和途徑,這樣,可有效減少一些閱讀中的失誤。眾所周知,英國人很含蓄并注重禮貌,所以閱讀中出現(xiàn)交談,所談內(nèi)容并不是他的本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當然,如果能主動的了解當今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人物傳記、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社會知識,那么對文章預測、推理和判斷無疑是有益的,這樣主動的吸取,不僅能幫助我們利用已知的背景知識對閱讀材料進行感知、分析、綜合判斷推理,而且自然而然的提高了閱讀速度。
明代王守仁云:“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要想走出英語閱讀學習的誤區(qū),不僅要關(guān)注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更要重視閱讀素養(yǎng)的提高及閱讀品格的形成。
【作者簡介】胡婷軒,湖北省鄂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