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宏偉
摘 ? 要:在林業(yè)病蟲害防治的道路上,殺蟲劑在其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合理使用殺蟲劑,在林業(yè)病蟲害防治中十分重要。
關鍵詞:殺蟲劑;林業(yè)病蟲害;防治;應用
殺蟲劑主要應用于防治農業(yè)害蟲和城市衛(wèi)生害蟲,使用歷史較長遠,用量大,品種也比較多。如今,殺蟲劑的大量應用使得農產品的產量大幅度提高,同時也改變了地球的生態(tài)系統。殺蟲劑在食物鏈中的循環(huán),使其最多地積累在人類身上。由于殺蟲劑對人體是有害的,所以應該合理應用殺蟲劑,讓殺蟲劑發(fā)揮應有的價值,將對人體的損害降到最低。
1 ? 殺蟲劑劑型分類
1.1 ? 按物理型分類
殺蟲劑按照物理型分類,可以分為干制劑和濕制劑兩大類。所謂干制劑就是不含液態(tài)成分的殺蟲劑,濕制劑就是以液態(tài)為主要成分的殺蟲劑。
1.1.1 ? 干制劑
干制劑主要是由粉劑、顆粒劑、煙劑等構成。粉劑可以直接噴撒使用,現場可以直接防治,也不需要加水調配后再使用。但是由于粉塵受天氣影響比較大,容易在大風中飄散,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所以應用范圍比較小。
顆粒劑的使用也比較簡單,但應當注意的是顆粒劑并不是單個顆粒就能發(fā)揮作用,而是需要許多顆粒一起發(fā)揮作用,讓顆粒表面和顆粒中間所含有的殺蟲劑釋放出來共同起到殺蟲的作用。顆粒劑有兩種,一種是顆粒表面沾附殺蟲劑有效成分,另一種是有效成分和填料一起混合制成的顆粒,兩種顆粒都需要大量顆粒一起發(fā)揮作用,共同起到殺蟲的作用。
煙劑是一種比較獨特的劑型,這種劑型的殺蟲劑發(fā)揮主要作用的是點燃后釋放出來的煙,煙是由無數細小的固態(tài)顆粒組成的,這種顆粒的粒徑一般在0.1 μm以下,所以肉眼并不能分辨。因為顆粒比較細小,所以在空中漂浮的時間也比較長,這樣也就能夠提高害蟲中毒的概率,從而起到殺蟲的作用,但是煙劑也會受到大風的影響。
1.1.2 ? 濕制劑
乳油制劑是我國普遍使用的一種濕制劑,其特點是殺蟲的分散度較高,能夠達到很高的覆蓋均勻度。將這種制劑均勻地噴灑到需要防治的植物上,形成一層保護膜,能夠提高害蟲的接觸率,從而提高消滅害蟲的概率。
1.2 ? 按致毒方式分類
按致毒方式分類,可以將殺蟲劑分為胃毒劑和觸殺劑[1]。
1.2.1 ? 胃毒劑
胃毒劑是指藥劑通過使用者食用經過口腔、食道、消化道進入,通過蟲體的進食進入害蟲體內,從而使害蟲中毒死亡。這種藥劑的滅蟲方式是對害蟲進行誘捕,這種藥劑一般不適合用于林木。
1.2.2 ? 觸殺劑
觸殺劑是指藥劑通過蟲體表面進入蟲體內部,是害蟲中毒死亡的一種殺蟲劑。這種藥劑的毒性比較大,對人體的危害也比較大,所以在使用過程中需要人們特別注意,避免被誤傷,減少對人體的損害。
2 ? 使用殺蟲劑時應注意的問題
2.1 ? 根據天氣選擇藥劑
對于粉劑和煙劑這一類殺蟲劑的使用需要注意天氣的變化,在有風的天氣,應當盡量避免使用此類殺蟲劑,因為有風此類殺蟲劑的擴散范圍會增加,不可控性比較高,對環(huán)境以及人類的傷害比較大。所以在風比較大或者有風的天氣盡量不使用這一類殺蟲劑[2]。
2.2 ? 注意濕制劑使用時的調配
濕制劑在使用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步就是與水進行調配,一般情況下此類殺蟲劑都會有相應的調配比例,需要嚴格根據這個比例進行調配,不能私自更改配比。
3 ? 殺蟲劑的選擇及使用
林業(yè)害蟲的種類非常多,為了能夠更好地達到滅蟲效果,應根據不同環(huán)境、不同害蟲、不同時間選擇不同的殺蟲劑。 在發(fā)生暴發(fā)性蟲害時,使用殺蟲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快速降低害蟲的密度,所以,這時應該選擇見效較快的殺蟲劑。在林場可以選擇使用粉劑和噴霧劑,因為這兩種殺蟲劑擴散能力強,更適合在范圍比較大、通透性較好的空間使用。對于非暴發(fā)性的蟲害,選擇的藥劑應當盡量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以及對人體的損害。生態(tài)環(huán)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大環(huán)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共同保護,所以,在害蟲對樹木迫害并不是很嚴重時,應及時滅除,以免給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人們應當重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無論何時,都應該將生態(tài)環(huán)境放在第一位。
總之,對于害蟲的防治,使用殺蟲劑是最為有效的一種方法,應該合理應用,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環(huán)境污染以及對人體造成的損害。對于不同的害蟲、不同的環(huán)境,都應當將污染降到最低,在合理用量的范圍內做到最大化地殺蟲。
參考文獻:
[ 1 ] 張有生.殺蟲劑在林業(yè)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9):319.
[ 2 ] 劉捷.森林病蟲害防治中殺蟲劑的劑型與選用[J].農藥市場信息,2007(19):35-36.
(收稿日期: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