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詠
摘要: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婦科患者護理中采用有效溝通護理的應用價值。方法:本次研究樣本從本院婦科患者中選取100例,研究時間從2018年2月開始,截至2019年2月,將護理方式作為分組依據(jù),實驗組患者采用有效溝通護理方案,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案,對比兩組患者護理結果。結果:統(tǒng)計得知,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率較高,兩組對比之下差異值符合統(tǒng)計學標準(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預后生活質量較高,兩組對比之下差異值符合統(tǒng)計學標準(P<0.05)。結論:通過此次研究得知,在婦科患者護理中采用有效溝通護理,能明顯提高患者護理效果,并改善患者預后效果。
關鍵詞:婦科患者;護理;有效溝通護理;應用價值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女性各方面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因此婦科疾病的發(fā)病率也越來越高,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活質量,并且還會對患者的工作、生活等方面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在臨床上為了加強婦科疾病患者的治療效果,需要在治療過程中輔以有效的護理措施,本次研究特對本院婦科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案,探究有效溝通護理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樣本為本院婦科患者,例數(shù)選取100例。研究時間從2018年2月開始,截至2019年2月,將100例患者依據(jù)護理方法分為兩組,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50例患者中,患者年齡在23-58歲之間,年齡平均值為(38.2±1.1)歲,其中慢性子宮頸炎患者11例、子宮內(nèi)膜息肉患者14例、急性盆腔炎患者10例、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15例;實驗組50例患者中,患者年齡在22-57之間,年齡平均值為(37.1±2.2)歲,其中慢性子宮頸炎患者15例、子宮內(nèi)膜息肉患者13例、急性盆腔炎患者12例、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10例,此次研究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與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對本次研究沒有影響。
1.2方法
實驗組患者采用有效溝通護理方案,①健康知識交流,在護理過程中,注重與患者健康知識的交流,并且對患者提出的疾病問題進行耐心的解答,如果護理人員僅僅只注重護理質量,而缺乏與患者的溝通,那么在護理過程中,患者往往會產(chǎn)生負面情緒,進而降低了護理效果,對于不同疾病患者而言,護理人員需要多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采用針對性的溝通方案,采用朋友般的方式進行聊天,了解健康知識,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另外在患者治療期間,由于缺乏對疾病知識的了解,因此對康復結果、預后效果會產(chǎn)生懷疑,而對于這些心理反應而言,需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消除患者各類心理問題,對患者出現(xiàn)的疑惑進行講解。②語言交流,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進行語言交流,在護理過程中,采用熱情耐心地額護理態(tài)度,對患者心理情緒變化進行分析,當患者情緒激動時,護理人員需要對其進行安撫,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治療環(huán)境,提高護理質量。③行為交流,由于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在婦科患者護理過程中,患者由于不太接受護理人員對隱私部位進行的護理,大部分患者對護理人員都會存在心理上的抵制,而當出現(xiàn)抵觸情緒之后,護理配合度比較低,容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與感染,因此護理人員需要注重換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注重保護患者的隱私,盡量降低患者隱私部位的暴露,讓患者能夠盡量信賴護理人員,提升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案。
1.3觀察指標
①護理滿意率、②預后生活質量(參照SF-36生活質量評價量表,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來判斷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評分,從自理能力、活動能力、心理情緒、生理評分、綜合評分等指標進行分析,每項總分為誒10分,得分越高證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研究。計量資料采用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以χ2檢驗,相關性采用Pearson分析法,當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護理滿意率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結構的改變,臨床上婦科疾病的發(fā)病率也越來越高,而對于婦科疾病患者而言,一方面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造成影響[1],同時甚至還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因此需要及時給予患者治療,并且在治療過程中,為了提高患者治療質量,還需要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方案,根據(jù)臨床研究得知,在傳統(tǒng)的護理過程中[2],僅僅對患者進行一些基礎的護理,而在有效溝通護理當中,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加強健康知識交流、語言交流、行為交流等,并且盡量多與患者進行溝通,與患者建立起一種良好的朋友關系,采用朋友之間的交流方式來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另外,護理人員還需要保持熱情的態(tài)度,耐心地為患者解答相關問題,并且仔細觀察患者的心理情緒變化,如果患者存在情緒上的波動,護理人員需要及時與其進行溝通,盡量疏導患者的心理情緒[3]。當護理工作可能會對患者隱私部位進行暴露時,護理人員需要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并且采用換位思考的模式,考慮患者的心理感受,盡量減少患者隱私部位的暴露,并且在行動的過程中,讓患者能夠體會到,護理人員對其隱私的尊重,獲取護理人員的信任,讓患者信賴護理人員。從整體上看,對婦科患者進行有效溝通護理,主要需要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關注,其一是溝通內(nèi)容,所有內(nèi)容都需要與患者診療內(nèi)容有關,其二是溝通技巧,其三是溝通記錄,通過這些方式來提升有效溝通效果[4]。
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96.0%,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62.0%,統(tǒng)計得知,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率較高,兩組對比之下差異值符合統(tǒng)計學標準(P<0.05);實驗組患者干預后綜合生活質量評分為(9.12±0.32)分,對照組患者干預后綜合生活質量評分為(6.50±0.43)分,實驗組患者護理預后生活質量較高,兩組對比之下差異值符合統(tǒng)計學標準(P<0.05)。
綜上所述,通過此次研究得知,在婦科患者護理中采用有效溝通護理,能明顯提高患者護理效果,并改善患者預后效果。
參考文獻:
[1]程敬云. 淺論有效溝通護理法在初產(chǎn)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價值[J].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7(14).
[2]陳海貞? . 簡析個性化溝通模式在婦科疾病優(yōu)質護理中的應用[J].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7.
[3]劉宇佳? . 積極語言“HAPPY模式”理論在婦科優(yōu)質護理服務溝通中的應用[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7.
[4]蔡燕, 蔡均. ISBAR標準化溝通工具在婦科護生溝通能力訓練中的應用效果[J]. 重慶醫(yī)學, 2017(11):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