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瑩
摘要: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而班級文化墻建設屬于班級文化建設中的“硬文化”,是班級文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分析了班級文化墻活動設計對于小學生心理建設的影響,旨在呼吁班主任注重班級文化墻活動設計,為學生提供一個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他們心理健康地成長。
關鍵詞:班級文化墻;小學生;心理健康
班級文化是指在班級管理中,把一個班級的全體學生團結在一起的行為方式、價值觀念、道德規(guī)范的總和。良好的班級文化能讓一個班的學生感到心情愉悅、積極向上,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班級文化墻是班級文化的最直接展示,是一種“硬文化”,所以,班級文化墻的活動設計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樣有著重要的影響。
教育心理學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十項,其中包括:1.具有充分的適應力;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度的評價;3.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這三方面。那么,班級文化墻活動設計如何影響著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呢?
一、班級文化墻活動設計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適應能力
一年級新生面臨的最大的一個問題是學習適應性問題。他們從幼兒園走進小學,新環(huán)境的陌生感會影響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心理學的觀點認為,自然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客觀現(xiàn)實對人的心理產(chǎn)生的影響。這時,班級文化墻設計則開始發(fā)揮它的第一個作用。
在新生入學前,班主任事先對班級文化墻進行一部分的設計,比如在黑板報上寫下字跡工整的“歡迎加入一年1班大家庭”等字樣,讓學生感受到來自學校和班主任的熱情和關心,有利于減少學生對新環(huán)境的陌生感。在新生入學后,則可以和學生一起設計班級文化墻剩下的那部分。比如設計“校園一角”版塊,貼上新校園有代表性的一角和班級的每個角落,讓新生認識并了解它們的作用;設計“這就是我”版塊,貼上學生的照片、姓名、興趣愛好等簡介,加快新生的互相認識和了解。
在新生與教師一起設計和完善班級文化墻的同時,學校是我家、班級是我家的意識會慢慢在學生的頭腦中產(chǎn)生,從而消除他們對新環(huán)境的陌生感,提高學生對新班級的適應能力和學習適應性。
二、班級文化墻活動設計有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多元化評價,使學生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度的評價
心理學上有一種效應叫“皮格馬利翁效應”,指人們基于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chǎn)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捌じ耨R利翁效應”留給我們這樣一個啟示:贊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贊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并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xù)性。同樣,教師的正向評價和期望也能夠影響學生,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從而朝著教師所期待的方向發(fā)展。這正與新課程改革提倡的讓廣大教師樹立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教育理念相符合。
但是,在現(xiàn)行教育制度的背景下,教師很難經(jīng)常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這樣的科學理念很難起作用。由于班級活動少、活動范圍窄,教師看到的還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那一面,因此,對學生的評價還是很片面。
班級文化墻活動設計便是這樣一種取之于學生身邊,又便于在學校進行的課外活動。教師在進行班級文化墻活動設計的整個過程中,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潛能分配不同的工作,這樣有助于發(fā)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有些學習成績有待提升的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展現(xiàn)出較強的協(xié)調能力,有些平時上課比較調皮搗蛋的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表現(xiàn)出積極認真的態(tài)度并發(fā)揮自身特長。這些都有利于改變教師對這些學生的看法,從而更全面地認識和評價學生,給予他們肯定和贊美、信任和期待。這些學生則從教師的肯定和贊美、信任和期待當中獲得能量和支持,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慢慢改善原有的行為。
三、班級文化墻活動設計有利于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使學生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基礎心理學理論認為,人類的情感活動伴隨在活動的始終,是由人的生理結構所決定的。在班集體的生活和學習中,學生的交流溝通與人際關系是班級文化的重要建設事項。由學生和教師一起討論設計的班級文化墻,是師生溝通、生生交流的渠道之一。班級文化墻具有公開分享的特點,促使班集體的所有成員開誠布公、暢所欲言,這樣可以形成積極樂觀、團結向上的班級凝聚力和融洽、溫馨的人際氛圍。
在班級文化墻活動設計的過程中,不僅增加了學生社會交往的機會,還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之間相互切磋、鼓勵,促使學生增進友誼、共同進步。
所以,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不可忽視班級文化墻活動設計這一內容,要組織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為學生的學習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