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東明
摘要:油田污水中一般還有較高的鐵離子含量,這些鐵離子如果沒有消除干凈的話,會對后續(xù)水質及注水效果產生一定影響。這里討論沙南聯(lián)合處理站處理水中存在較多鐵離子2--10mg/L,大于油田公司水質要求,在后續(xù)處理中懸浮固體含量大量上升,造成水體二次污染,是注入水水質變差,影響注水效果,損傷儲層。處理水中的二價鐵在取樣過程中,曝氧生成三價鐵形成沉淀,造成分析結果懸浮物含量比系統(tǒng)偏高,對水質分析結果產生影響。本文對鐵離子來源,影響的反應機理,及消除措施進行討論,鑒于鐵離子含量對水質影響明顯,建議專門投入消除鐵離子的設備或工藝。
注水是人工補充底層能量,提高二次采收率的主要措施。處理合格的水才能保證油田水順利回注底層,才能起到保護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效果。相反,處理不合格的水注入地層后會破壞底層。所以,處理合格的水才能進行回注。
據實驗測試,沙聯(lián)站注水出口的鐵離子含量在2-3mg/L,高于新疆油田出臺的《沙南油田梧桐溝組油藏注水水質輔助性指標》中,總鐵含量≤0.5mg/l的要求。超標的鐵離子在后續(xù)處理中被水中的溶解氧氧化為三價鐵,生成氫氧化鐵固體沉淀造成水體二次污染。含有較高沉淀的水注入地層過程中,易造成管線阻塞,甚至損壞地層。而含有較高鐵離子含量的處理水在取樣化驗過程中,曝氧生成固體沉淀,使測驗結果高于系統(tǒng)處理水中的懸浮物含量,造成測驗不準確。對于這些影響的反應機理和消除措施進行進一步探究。
1.機理探究
1.1鐵離子來源
沙聯(lián)站處理水的來源分為,原油處理來水和蒸發(fā)場回打水;原油處理來水又分為系統(tǒng)來水和罐車卸油含水;蒸發(fā)場回打水為站內排污,洗井廢液,壓裂液等。經實驗測得,系統(tǒng)來水鐵離子含量為0.1mg/l,來水量1000m?/d左右。罐車卸油含水為0.2mg/l,來水量400m?/d。含鐵量均小于標準中規(guī)定的0.5mg/l。而蒸發(fā)場來水檢測為10mg/l,來水量300m?/d。得出處理水中鐵離子主要含鐵來源于蒸發(fā)場回答水。
1.2鐵沉淀的形成
鐵在水中通常以Fe2+、Fe3+的形式存在,處理水中以Fe2+為主,當水中含有氧時,會將Fe2+迅速氧化為Fe3+,而Fe3+在水中溶解度很低,會與OH-形成Fe(OH)3沉淀,進而生成Fe2O3(鐵銹)。
Fe2++O2+H2O→Fe(OH)3↓+H+(1)
2Fe(OH)3→Fe2O3↓+3H2O(2)
反應互相影響,并且當環(huán)境變化時,反應平衡有所改變。
1.3反應影響因素
上述反應影響因素主要有酸堿性、溫度、硫含量等,鑒于沙南聯(lián)合站處理水酸堿性和溫度較為穩(wěn)定,PH=7、溫度為30度左右,硫含量較低,這里就不做過多贅述。
2.鐵離子的影響
2.1對實驗數據的影響
在處理系統(tǒng)中,鐵以溶解于水的鐵離子形式存在,在水質化驗室不能將這部分鐵離子計入懸浮物中。而在水質化驗中,按照標準,使用濾膜儀,使所取水樣經過0.45微米的微孔濾膜過濾后烘干稱重,但在取樣中,混入水樣的氧會將二價鐵轉化為鐵沉淀,使化驗結果偏高。
Fe2++O2+H2O→Fe(OH)3↓+H+;(3)
從表中可以看出,隨著放置時間的增長,實驗偏差加大。而現(xiàn)場中,到處理末端,其他機械雜質降低時,鐵離子影響逐步加大。
2.2對水質的影響
聯(lián)合站處理完的水,進入注水罐,經過一天左右進入注水泵,一天中曝氧時間,使得水中二價鐵充分轉化為三價鐵沉淀懸浮于水體中,使水體二次污染。
2.3對注水管線及地層的影響
由于注水中存在大量不溶解的鐵沉淀,長時間積累造成管線阻塞,地層破壞及細菌超標等影響。
3.鐵離子的消除
3.1消除方式的對比
對于消除水中鐵離子方法很多,有曝氧法,絮凝沉淀法,藥劑氧化法等。結合聯(lián)合站實際優(yōu)選最佳方法。
在濾料表面接種細菌,通過細菌催化氧化反應去除鐵離子。
接種時間長,過濾出效果跟細菌數成正比,反洗容易遭到破壞
鑒于,聯(lián)合站水體中鐵離子含量較少,對系統(tǒng)影響影響不大,而鐵離子影響存在時效性,對比各種方法優(yōu)缺點,選擇藥劑氧化法,無需額外設備及工藝,操作方便,投入小。
3.2藥劑優(yōu)選
結合實際,選擇出三種氧化藥劑,分別進行對比。
3.2.1加過氧化氫
2Fe2++ H2O2+H+→2Fe3++2H2O(3)
H2O2/2Fe2+ =34/2*55.85=0.304
即氧化1mg/L的二價鐵,理論需0.304mg/L的過氧化氫。
3.2.2加高錳酸鉀
高錳酸鉀是比氧和氯都強烈的氧化劑,能迅速地將二價鐵氧化為三價鐵:
3Fe2++MnO4-+2H2O=3Fe3++MnO2+4OH-(4)
按這個反應式計算;
KMnO4/3Fe2+=158/3*55.85=0.94
即氧化1mg/L的二價鐵,理論需要0.94mg/L的高錳酸鉀
3.2.3加次氯酸鈉
2Fe2++ClO-+4OH-+H2O==2Fe(OH)3↓+Cl-(5)
按這個反應式計算;
NaClO-/2Fe2+=74.45/3*55.85=0.444
即氧化1mg/L的二價鐵,理論需要0.44mg/L的次氯酸鈉。
3.2.4藥劑對比
3.2.4.1效果對比
從相關文獻中得到,以上三種藥劑對亞鐵氧化率效果對比實驗結果
從圖中可以看出次氯酸鈉效果最佳。
3.2.4.2 經濟對比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次氯酸鈉最優(yōu),藥劑優(yōu)選結果,次氯酸鈉最佳。
3.3驗證試驗
取蒸發(fā)場水樣,加入次氯酸鈉溶液,觀察不同時間后,水樣上層清液中鐵含量。
從實驗結果得知,3h后,水樣中剩余鐵含量為0.1mg/l,達到標準要求,而3h滿足現(xiàn)場實際處理要求,試劑驗證合格。
4.結論
(1)系統(tǒng)中的鐵離子超標,濃度為2m/l,鐵離子來源于蒸發(fā)場;
(2)鐵離子影響過濾器濾后機雜,對化驗數據產生影響,注水罐機雜上升,水質二次污染,為鐵細菌提供營養(yǎng);
(3)加入氧化劑,分析優(yōu)選后,次氯酸鈉最佳;
(4)實驗驗證后,次氯酸鈉除鐵劑符合實際生產要求。
參考文獻:
[1] 商莉,李素芝.中原油田污水中鐵離子對注入水水質的影響.內蒙古石油化工.2012.(1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