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翼博
摘要:高層建筑是城市化發(fā)展的標志,隨著高層建筑數(shù)量增多,如何處理地基,提高強度和承載力指標,成為施工企業(yè)關注的要點。文章以高層住宅為核心,首先指出軟土地基的特點和處理要求,然后介紹了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應用,最后總結了軟土地基處理前的準備工作,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層住宅;軟土地基;處理;樁基施工;準備工作
軟土指的是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壓縮性強、抗剪強度低的細粒土,常出現(xiàn)在濱海、谷地、河灘等部位。軟土地基由于承載力低,且含有一些有機物,容易出現(xiàn)沉降、塌陷風險,必須進行特殊處理。以下結合實踐,探討了樁基礎技術在高層住宅軟土地基中的應用。
一、軟土地基的特點和處理要求
(一)特點
軟土地基的物理力學特點如下:①高壓縮性,孔隙比大,含水量大,且含有微生物、腐殖質,甚至是可燃氣體。②抗剪強度低,上部施壓很容易發(fā)生塌陷。③透水性差,不利于排水固結,建筑物的沉降時間延長,會影響地基強度。④觸變性,原狀土具有一定的結構強度,外界擾動后結構破壞,呈現(xiàn)為稀釋狀態(tài)。⑤流變性,在荷載作用下,隨時間延長,土體的變形會增加,穩(wěn)定性變差。⑥不均勻性,軟土中含有粉細砂,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差異明顯,易發(fā)生不均勻沉降。
(二)處理要求
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能解決后續(xù)施工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具體要求如下:①提高土體的抗壓能力,具備較強的承載力、抗剪切強度,保證上層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②軟土地基處理后,要監(jiān)測動力性能改善情況,保證后續(xù)施工和使用中,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不會在受力傳遞上出現(xiàn)問題。③優(yōu)化地基的整體滲透能力,通過降低含水量指標,消除原狀土的流動性隱患,發(fā)揮出持力層的作用。
二、高層住宅軟土地基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應用
(一)置換法
一般來說,軟土地基的巖層厚、地下水位深,由于土體并不多,可以將軟土層徹底挖除,然后更換為強度大、更加穩(wěn)定的填土。如果填土是碎石、粗砂,應該先攪拌均勻,然后回填能獲得更好的效果。碎石中的含泥量,要滿足規(guī)范標準要求,回填后使用機械設備整平,不能出現(xiàn)凹凸不平的情況。此外,使用灰土、粉煤灰作為墊層,還能發(fā)揮出應力擴散作用,降低天然土層受到的壓力,進一步減小地基的沉降量。
(二)打樁法
如果淤泥質土厚度大,大面積處理時有難度,可以采用打樁法加固。不論是鉆孔樁,還是振動樁,工藝原理是相同的,即:將樁體打入軟土中,促使樁和樁間土形成復合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載力。
(三)加固土樁法
如果施工現(xiàn)場能進行預制樁施工,可選擇高強預應力混凝土加固土樁,一般將樁的長徑比控制在80左右。施工時,利用深層拌合機械,改善并加固軟土地基的局部范圍,形成的加固樁和樁間土形成復合地基,提高承載力和穩(wěn)定性。設計期間,加固土樁只考慮置換、應力集中效應,不考慮擠密、固結排水作用,對土樁的直徑、深度、間距進行穩(wěn)定性計算,以滿足工后沉降要求。
(四)擠密砂樁法
軟土地基具有特殊性,采用擠密砂樁法進行處理,土體均勻密實,排水能力加強,可以提高抗剪性能和水平抵抗力,增強地基的強度、穩(wěn)定性。對于軟土層較厚的情況,且土體屬于非飽和粘土、砂土時,可加用擠密砂樁法,能減小孔隙比、增加土體容重,在地震作用下,避免砂土液化,實現(xiàn)擠密、排水、置換的效果。擠密施工時,地基提前完成了沉降,因此后期沉降值小。
(五)粒料樁法
粒料樁法處理軟土地基時,樁身周圍的土體受到剪切力而重塑,強度明顯降低,變?yōu)橹厮芡恋臍堄鄰姸?。施工停止后,擾動土的強度恢復一部分,會導致壓樁力明顯提高。利用碎石、砂礫、廢渣等材料,配合專門的震動沉管機械,促使粒料和軟土結合在一起,能發(fā)揮出擠密、置換、豎向排水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粒料樁的直徑、深度、間距,應根據(jù)沉降值確定。
三、高層住宅軟土地基處理前的準備工作
(一)落實現(xiàn)場勘察
第一,在高層住宅的施工現(xiàn)場,軟土地基處理前,首先要掌握地形、地貌、氣候、水文等條件,通過地質勘察形成完整的報告資料,作為施工設計的依據(jù)。第二,考慮到周圍建筑物和構筑物,尤其是結構、距離、使用情況,避免地基處理過程中,對這些建筑產生不利擾動。第三,施工前,還要清理現(xiàn)場的垃圾、積水,保證作業(yè)面是平整的,沒有明顯的凸起或凹陷。
(二)技術設備配置
結合施工方案和流程,配置人機料等要素,通過全面檢查,確保滿足施工需要。其中,機械設備進場后,采用專人專機負責制,對設備性能進行調試,形成完整的啟停記錄;做好保養(yǎng)維護工作,保證設備安全可靠運行。各類材料進場時,既要有完整的資料文件,例如出場證明、檢驗報告、合格證等,又要按照規(guī)范進行抽檢,不滿足使用要求的返廠處理。人員在上崗前,接受統(tǒng)一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進入施工現(xiàn)場正確佩戴安全設施,例如安全帽、安全繩;并由專人現(xiàn)場指揮,及時識別安全隱患并消除。
(三)預估樁基變形
樁基礎施工中,確定樁基持力層時,既要滿足單樁承載力,又要考慮到群樁基礎的沉降,預估樁基的變形情況。以往受限于技術和設備,樁身難以穿透硬土層,只能選擇較淺的持力層,因此樁基的變形大。隨著施工技術的進步、機械設備的更新,目前樁身要進入更深的持力層,確定樁尖進入持力層的深度。結合施工經(jīng)驗,如果持力層的厚度較大,樁身進入持力層的深度也應該增大;如果持力層的厚度小,樁身進入持力層過深,反而會引起更大的變形。
四、結語: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高層住宅項目數(shù)量增多,工程施工期間,科學處理軟土地基,才能保證建筑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文中以置換法、打樁法、加固土樁法、擠密砂樁法、粒料樁法為例,介紹了樁基礎工藝在軟土地基處理中的應用。施工前,只有落實現(xiàn)場勘察,技術設備配置,預估樁基變形,才能保證后續(xù)施工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孫海洋,趙麗維,賈飛,等.淺析高層住宅軟土地基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應用[J].中國建材科技,2019,28(4):145-146.
[2] 吳靜.軟土地基高層建筑樁基設計分析[J].江蘇建筑,2016,(5):90-94.
[3] 蔣聰.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樁基礎施工技術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19):1641.
[4] 洪強.軟土地基的樁基礎施工及質量控制技術淺談[J].裝飾裝修天地,2018,(19):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