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芳
學校,應該是一個學習的樂園,大多數(shù)父母都是這樣想的。
但是,如果你有興趣去問問孩子們,在他們的生活中,什么東西使他們最感到有壓力,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會告訴你:“學?!?。
為什么是這個答案呢?
你曾經(jīng)被迫去做一些你不愿意去做的事嗎?不論是去參加一種運動,或是參加一個聚會,或是做一項工作。你一定會有這樣的感受:被迫去做和自愿去做的結果會很不一樣。孩子們的學習也是如此。
之所以造成這種錯誤認識,我想,根源來自教書的人——老師!因為,很多老師幾乎并不在意他們教些什么。教書不過是一種職業(yè),一個賺了錢去養(yǎng)家糊口的職業(yè)。
所以,為了使學生們感到學習是一種快樂,而不是一項任務,我想,做個學生們喜歡的教師,讓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非常重要。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一、讓學生喜歡你
做老師有時很容易,可是做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并不容易。我們只有真正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關心他們的學習與生活;只有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和我們所知道的知識都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使學生被我們的負出而感動,并激起了學習的欲望的時候,學生才會欣然接受老師的示范和教誨,老師才能得到名副其實的敬重。
1.為人師表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們只有以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水平去教育學生,感染學生,打動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喜歡和尊敬。
教師的根本任務是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傳播科學文化知識,開發(fā)學生的智能。教師要勝任這項工作,必須掌握精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并有較強的教學基本功和會合理運用教學手段。
海德格爾說過:“教師應當比學生更好學。”為了能真正成為“科學文化的傳播者”,我平時很注重學習。我常讀一些教育文章和教育理論來充實自己;優(yōu)秀同行的新鮮理念極大地吸引了我;我努力學習同行的先進經(jīng)驗,摸索新的教學方法,以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個人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修養(yǎng)到不愧為人師的地步?!苯處煴仨氉龅窖孕幸恢?,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如:“不亂丟垃圾”,對于農(nóng)村的學前班孩子來說很難做到。農(nóng)村沒有垃圾場,垃圾大多是亂丟的,房前屋后到處都是。孩子們平時在家亂丟慣了,來到學校也一樣,一下課就紛紛吃零食,果皮紙屑扔得滿地都是。光對他們說說道理,收效甚微,罰掃地效果也不大。我就從我做起,做他們的表率??吹焦ぃ译S手撿起丟進垃圾桶里;看到紙張我問是誰的,然后幫他貼回原來的書或作業(yè)本里;有時垃圾太多,我就拿起掃帚掃干凈,然后拿去倒……有了老師的示范,較懂事的孩子,就學著老師做:撿起果皮紙屑丟到桶里,我掃地他就幫著拿去倒,還監(jiān)督起別的孩子“××,你吃完后要把袋子放進桶里!”漸漸地,學老師做的孩子越來越多,漸漸地,他們變得自覺了,地上不再看到果皮紙屑,即使一周只掃一次,也不會顯得臟。
2.從點滴做起,關心、愛護學生
曾有人說過:愛自己的孩子是一種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是一種神圣。教師給予學生情感上的滿足,學習上的關照,思想上的溝通,行為上的約束,讓學生感受到尊重、理解、關懷、包容、鼓勵和母親般的溫暖。教師的點點滴滴的真情摯愛,可以澆開學生心靈的蓓蕾,讓他們更愿意親近老師、更喜歡老師。
作為老師,不僅要有優(yōu)美的語言,廣博的知識,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用自己的真愛去感化學生,促使學生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guī)б荒昙墪r,有個學生叫農(nóng)仲鑫,很聰明,學習成績數(shù)一數(shù)二,但態(tài)度傲慢,喜歡欺負別人還愛說謊,幾乎天天有學生向我告狀。因他喜歡表現(xiàn)自己,我就找他談話:“仲鑫,如果你能做到一個星期不欺負任何人,我就讓你當班長,你能做到嗎?”他高興地說:“老師,我一定做到!”我又補充說:“但是,如果有同學告你的狀,你就得聽老師的,怎樣?”他堅定地說:“老師,我一定會當上班長的!”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里,他一直非常安分,果然沒在惹事生非,我也遵守諾言,讓他當了班長,并開導他:“以后與同學要和睦相處,要熱心幫助同學,這樣,同學們才會信服你這個班長?!彼B連點頭。從此,我常與他談心,教給他一些管理班級的方法。老師、同學都說他變了: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熱情幫助老師同學,與同學相處得非常容恰,他也非常樂意與我交談,他的喜怒哀樂都愿意讓我分享。我想,是教師的愛讓他有了改變。
平時,我常與學生交談,詢問他們身體情況,、學習情況、興趣愛好等,發(fā)現(xiàn)學生發(fā)燒感冒等時,就找藥給他們服下,或馬上通知家長;學習有困難,我就耐心指導他們;沒有筆、作業(yè),我掏錢買給他們。我懷著一顆愛心去親近他們,孩子們也都非常喜歡我:拿來的糖、水果都要分我一半;講臺上常常放著一束束、一朵朵美麗的野花,那上他們對教師的無言的愛!
3.批評學生要講究藝術
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小學生年幼無知,還分不清孰是孰非,他們不可能十全十美。對有缺點和錯誤的學生,一味批評和指責,只會造成他們的挫敗感,甚至從此一蹶不振。因此,我們必須講究批評的藝術性,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學生都希望在一個集體里得到老師的尊重、愛護,只有老師對每個學生都充滿愛心,學生才會對老師敬佩有加。
批評學生不但要批評他的缺點,同時要肯定他的優(yōu)點,這樣學生會感到自己并非一無是處,也體會到批評者的良苦用心,容易接受批評并改正錯誤。我一般是采用贊賞——批評——激勵的方式來進行批評。首先肯定其優(yōu)點,然后指出其不足,再進行激勵,這樣,不但學生容易接受,而且會增添前進的信心和勇氣,無形間也拉近了師生的距離,使他們更愿意親近我,喜歡我。
二、讓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
要想成為學生們喜歡的老師,必須讓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只有對所學的內(nèi)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推動學生認識事物的強烈的求知欲,課堂教學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們必須努力讓學生喜歡你的課,進而更喜歡你本人。
1.快樂課堂
教師要為課堂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泉,人人輕松愉快,個個心弛神往,教與學都沉醉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前班的書里有一個《陽光的故事》,講的是夏天里兩只小企鵝用大箱子裝滿了陽光,等到冬天時,把陽光送給奶奶的故事。講完故事,我問小朋友們:“陽光倒底跑去哪里了?”小朋友們茫然地搖搖頭,睜大眼睛望著我,我又問:“奶奶說,在她的心里,是真的嗎?”這時,馬上有個小朋友大聲喊起來:“老師,我知道了,陽光是從奶奶的鼻子進去的!”接著又有小朋友附和“從嘴巴進去!”、“從耳朵進去!”、“從肚子眼進去!”。我沒有向?qū)W生解釋陽光去了哪里,而是微笑著對他們說:“我們也去裝裝陽光好嗎?”小朋友們樂了,忙拿著書包、文具盒、彩色筆盒等紛紛跑到操場上曬太陽去了。我想,過多的講解,只會令孩子們厭煩,還不如讓他們在快樂的活動中去親身體會。
2.快樂學習
練生字,對于低年級的孩子們來說,是一件枯燥乏味、且累人的事,很多小朋友就馬馬虎虎應付了事。針對這種情況,我改變了改作業(yè)的方法:當堂改作業(yè),不再給學生的作業(yè)打分,學生的作業(yè)完成得好的,我就給他畫上一個大大的紅蘋果。得蘋果的小朋友樂了,揚起作業(yè)向著全班的同學大聲地、高興地喊:“你們看!我得了一個大蘋果!”看到別的小朋友羨慕的眼神,我就對他們說:“誰的字寫得認真、工整,老師就給誰大蘋果!”小朋友們都紛紛說:“我要認真寫,我也要個大蘋果!”有了這種“獎勵”,學生們的作業(yè)變得認真工整了,學習也變得自覺了。
除了這種“獎勵”,我還改變了以往的表揚方法,如:畫畫好的,我給他畫一面紅旗,算數(shù)全對且作業(yè)工整的,我給他畫一張笑臉等等。
學生們得到了“獎勵”,學習變得積極主動了,寫作業(yè)不再是一項任務,而是一種快樂,因為他們從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十年的教學實踐,我體驗到:當一個人把深深的愛與濃濃的情奉獻給事業(yè)、奉獻給學生的時候,將會感到人生的最大快樂。如果你想問我今后有什么打算,我會高興地告訴你:做學生喜歡的老師,乃是我努力和追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