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鄭豫 胡浩琳 李凱迪 李斯湞 周蓓蓓
【摘要】近年來,我國對于偵探小說的熱愛有增無減,而作為偵探小說女王的阿加莎克里斯蒂,我們對其小說則抱有尊敬態(tài)度。因此決定從她的處女作入手了解阿加莎克里斯蒂這位偉大推理文學家的偵探小說。《斯泰爾斯莊園謀殺案》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筆下最廣為人知的人物大偵探波洛的首次出場, 此作中關于密室犯罪的描述手法更是影響著世界各國數(shù)代偵探小說和懸疑小說家,也令廣大讀者十分著迷。我們選出比較有代表性不同階段的譯文,分別是80版宋兆霖先生的譯文,06版丁大剛先生的譯文,13版鄭衛(wèi)明先生的譯文,結(jié)合原文中第四章波洛大偵探開始調(diào)查,從翻譯手法和風格角度下,進行譯文與原文的選段對比研究。
【關鍵詞】阿加莎克里斯蒂;斯泰爾斯莊園謀殺案;譯文
【作者簡介】甘鄭豫,胡浩琳,李凱迪,李斯湞,周蓓蓓,溫州商學院。
80版宋兆霖先生的譯文對比研究:
1.翻譯風格。譯文的意思取決于譯者對于原作品的理解,就如每個讀者一樣,就像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我將以原文書中第四章內(nèi)容為例。
One could save time by taking a narrow path through the long grass.
譯文:沿著一條狹窄的小徑,穿過一片長長的草坪,不走那彎彎曲曲的車道,抄近路去,可以省下不少時間。
對于原文來說,宋先生的翻譯在字數(shù)上面更多,相較于其他譯文,使讀者更能代入進場景中,詞句上宋先生從充分理解原文后再開始翻譯,使得每句話前后意思銜接得當具體;其次在語序上宋先生將用處描寫后置,環(huán)境描寫前移,更符合國人的思維邏輯,在讀者角度便于理解和思考。
2.語義準確。在語義上的翻譯中,每個譯者會結(jié)合自己的判斷進行翻譯,也不乏一些會造成偏差或者詞語表述上的不同,這也是不同譯者風格的體現(xiàn)。
We hurried up the village, and turned in at the lodge gates. Poirot stopped for a moment, and gazed sorrowfully over the beautiful expense of park, still glittering with morning dew.
譯文:我們匆匆趕到莊子里,拐進莊園園林的大門。波洛停下站了一會,無限感慨地凝視著這一大片園林的美麗景色,朝露還在放射出燦爛的珠光。
首先village的翻譯,宋兆霖先生譯作莊子,與莊園一詞呼應,主觀上使得莊園的地理位置與大小一瞬間產(chǎn)生畫面。接著sorrowfully的翻譯也很有意思,宋先生譯作無限感慨地,字典中解釋為in a sorrowful manner;with sadness。漢語中悵然一詞解釋為失意不痛快的樣子,在讀者看來,悵然用在波洛的身上不大恰當而且不容易理解主人公的心情,反倒是無限感慨一詞給讀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間,波洛此時的感慨是對于莊園的風景還是對于自己的心情。再是beautiful expense of park在宋先生譯作一大片園林的美麗景色,可謂是通俗的進行直譯,易懂簡單而明了。
06版丁大剛先生的譯文對比研究:
在小說的撰寫上,中文與英文的表達有很大區(qū)別。拿原文中的一段話舉例:It is so small -- it does not matter. It will not agree. I will forget it. 這樣一小段文字,就被分成了三個句子,而在譯文中,只用了一句話完成:這件事微不足道、無關緊要、派不上用場、不必管它。
通過對比后,列出以下幾點:
1.相對于國外的小說表達方面而言,國產(chǎn)小說所表達的方式更為精簡、直接;
2.語序方面,譯者在翻譯文章時,往往要注意語序的問題,對于英語來說,他們更喜歡將事情所發(fā)生的地點、時間放在句子的末尾,而中文一般將這些放在開頭,舉例說明:The children played computer games happily in the next room yesterday. 在閱讀文章時,往往人們會按照自己慣常的思維方式進行翻譯:昨天,在隔壁的房間,孩子們在高興的玩電腦游戲。在中文方面,有時候甚至可以隨意拜訪詞的位置,卻仍然可以讓對方理解你所要表達的意思;
3.語言特征方面,英語時主語顯著的句子,句子中會更加突出主語部分,除省略句外,每個句子都要求有主語,需要完整的主謂賓結(jié)構(gòu)。而與英文不同,中文翻譯或者寫作上突出主題而不是主語,有時甚至會省略主語,只為讓文章更加流暢。
4.進行翻譯時,比起直譯,我國作家大多喜歡用成語代替一些繁雜的詞語或白話文,而成語使得文章變得更加的通順,符合條理。例如:
Keeping back nothing, and omitting no circumstance, however insignificant, whilst he himself made a careful and deliberate toilet. 無論事情之大小、關系之輕重,全部毫無保留地盡吐而出,他則在一旁慢條斯理地梳洗,并從從容容地換裝。在這句話中,如果按照直譯地方式進行翻譯,整個句子會顯得十分的冗長,然而在這中間夾雜一些成語,卻使得整個句子變得簡短且順口。
Blood tells,always remember that,blood tells. “血濃于水,千萬記住,血濃于水,假裝不了的。”這種翻譯更為地道,中國四字成語朗朗上口,簡潔明了,短短四個字便能夠使表達更加形象生動,使讀者能夠更容易代入小說環(huán)境。有許多較長句子如果原原本本譯成中文,會顯得十分冗長,不能夠給予讀者良好的閱讀感受。但是運用成語之后,能夠大大簡化句子結(jié)構(gòu)。
13版鄭衛(wèi)明先生的譯文對比研究:
13年的譯文簡潔明了,省略許多累贅的翻譯,其次懸疑類小說普遍使用直譯,多于意譯,另外13譯文偏向于流暢的敘事文,更加符合小說這類題材的特征。
1.翻譯中的靈活性。在翻譯過程中,完全按照原文的句式和字典的釋義來進行翻譯是行不通的。漢英兩種語言在文化背景和語法結(jié)構(gòu)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我們必須根據(jù)具體的上下文進行靈活處理。
研究第四章譯文:
On the hands and knees——趴在地上
Damp one’s ardour by remarking——潑冷水
The stuck pig——木頭樁子
Give sb. a bed——留人過夜
2.翻譯中的多樣性。不論是英翻中,抑或是中翻英,在翻譯中注意譯文的多樣性也是非常重要的。用豐富多彩而又貼切得當?shù)恼Z言形式,把反復出現(xiàn)而又意思不變的句子、詞組、成語、詞語譯得生動活潑,這就是翻譯中的多樣性。把翻譯的多樣性帶入到小說中去,結(jié)合情節(jié)的上下文進行分析。Eg:
(1)英翻中的多樣性。在波洛搜查英格爾索普太太房間時,是這樣描述的:“resuming his business-like tone”這句話中的“business-like”被譯為“有條不紊” ; 但在對波洛對安妮進行審問時,這樣描述到“with a business-like briskness”,這句話中“business-like”,譯文中翻譯成“公事公辦”。
(2)中翻英的多樣性。在研究第四章的譯文中:
心煩意亂:upset/be much put out about it
3.漢語成語英譯。無論是用漢語寫作的作品,還是用漢語翻譯的作品,目前都有這么一種趨勢,那就是四字成語的運用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廣泛。從內(nèi)容上講,它言簡意賅;從形式上講,它整齊勻稱;從語音上講,它順口悅耳。在對死者描述時,英格爾索普先生說道:She was so self-sacrificing——such a noble character .譯成“她那么克己待人——品格如此高尚”
第四章譯文中還存在有:
We will examine——and reject . 去偽存真
One fact leads to another . 事實環(huán)環(huán)相扣
An ill day 暗無天日
Stood abstractedly fingering the ornament . 站得心不在焉
Rack one’s brain——絞盡腦汁
4.翻譯中漢語四字格的使用。無論是漢語寫作的作品,還是漢語翻譯的作品,目前都有這么一種趨勢,那就是四字格的運用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廣泛。它有三大優(yōu)點:從內(nèi)容上講:言簡意賅;從形式上講:整齊勻稱;從語音上:順口悅耳,四字格的運用可使文章增添不少生花之筆。
在研究第四章的譯文過程中:
It is so small——小事一樁
I will forget it——忽略不計
It’s clean gone——忘得一干二凈
5.換序譯法。英語和漢語在語法結(jié)構(gòu)上有著許多差別。在翻譯的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需要更換原文詞語的前后次序。對原文的次序照抄照搬,絲毫不顧譯文的習慣,這樣的機械性翻譯定會顯得滑稽可笑,譯文會絲毫無通順可言。翻譯時根據(jù)譯文的語言習慣,對原文的次序進行調(diào)整,使譯文做到最大程度上的通順,這就是換序譯法。
研究第四章譯文:
①Of the scrap of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Mary and her mother-in-law that i have overheard.
——我無意中聽到的瑪麗和她婆婆之間的對話。 (主謂提前)
②An empty cup and saucer that had been drunk out of stood near it.
——旁邊是一個空杯子和一個茶杯托。 (補語提前)
③A round stain,hardly visible on the dark brown carpet, seemed to interest him particularly.
——他似乎對深棕地毯上那攤圓形的,不易察覺的污漬特別感興趣。 (主謂提前)
④And an ill day it was when first he darkened the threshold .
——自從他跨入這個門檻,這個家就暗無天日了。 (邏輯順序)
6.省詞譯法/增詞譯法。省詞譯法把原文中需要而譯文中不需要的單詞、詞組等在翻譯過程中加以省略。
研究第四章譯文:
①And lighting a cigarette(as he did so).
——然后點了一支煙。
增詞譯法在原文的基礎上添加必要的單詞、詞組、分句或完整句,從而使得譯文在語法、語言形式上符合譯文習慣和在文化背景詞語聯(lián)想方面與原文一致起來,使得譯文與原文在內(nèi)容、形式和精神方面都對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