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艷飛
摘 要:對于學生在初中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政治的教學對學生來說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因此,教師在初中政治的教學中,需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政治這一抽象化地學科,引導學生借助政治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的問題。在眾多教學研究中發(fā)現(xiàn)思辨性教學的方式對初中政治教學中有一定的價值,基于此,本文針對思辨性教學法進行簡要闡述,并對其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方式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政治;思辨性教學方式
引言:初中政治是一門較為特殊的學科,政治的知識點不僅體現(xiàn)在課本上的內容,更需要在生活中去感悟和理解,是一門實踐性與理論性相結合的、較為抽象化的學科,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政治這門學科時,要在準確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將所學知識再應用到生活中去,在實踐中學習。初中政治真正能夠學好并且產生興趣的學生并不多,因為政治的內容大多深奧而繁雜,學生往往焦頭爛額也不能理解知識點,不知道從何入手來進行學習。綜上,就需要尋找一個合適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接受政治,而思辨性教學法在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政治等方面都有積極的作用。
一、思辨性教學方式概述
思辨性的教學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分為“思考”和“辨析”兩方面的能力,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將思考和辨析相結合,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率的政治學習。這既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發(fā)散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幫助,而且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也能夠同步提升學習的整體效率。這就要就教師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發(fā)揮積極的引導作用,將課堂上學習的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給學生留下自主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其對于政治問題的辨析能力,學會用辯證的眼光分析問題,拒絕思考問題模式的單一化,凡事要從多角度去考慮。
二、思辨性教學方式在初中政治中的應用
(一)多種方式展現(xiàn)教學內容,啟發(fā)學生思辨意識
教師在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學模式也要多元化,這樣才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探索的興趣,如果總是用單一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就會抵觸和厭煩。當今時代是互聯(lián)網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教師要懂得利用這一時代發(fā)展來更新教學手段,借助多媒體的便捷和趣味進行教學,播放視頻、幻燈片等,對學生進行3D化教育,讓學生在輕松好理解的環(huán)境下學習政治知識、了解政治內涵,啟發(fā)學生的思辨意識。例如:在湘教版九年級《關注自然,關注人類》的教學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一些人與自然相處的視頻,并且播放一些反面視頻,讓學生明白保護自然的重要性,并且增強學生對環(huán)境的關懷意識。
(二)引入時事熱點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想要應用思辨性教學方式,首先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思辨性的學習環(huán)境,利用當今時代下流行的媒體平臺,為學生播放一些時事熱點,讓學生在課堂上的教學中了解到近期的熱點,將課內教學與課外教學相結合,這樣才能夠增強學生對于政治思辨性的理解,這在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明白政治教學與生活實際的關系,體會學習政治的真正價值,在時事熱點的引入教學中,鼓勵學生對近期事件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用辯證得到思想分析政治問題。例如:在湘教版九年級《我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發(fā)略》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亂扔垃圾、破壞環(huán)境等新聞,并給學生展示這些行為的后果,讓學生從新聞時事中明白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從多角度辯證分析新聞時事。
(三)教學過程中加入問題預設,引導學生思考分析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總是采取教師講解,學生聽課的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經常處于沉悶的環(huán)境下,就會逐漸喪失學習的積極性,這不利于教師思辨性教學方式的應用。教師要想發(fā)揮思辨性教學方式的最大價值,必須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問題的預設,因為只有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才能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辯證分析的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向學生提問,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思考或合作交流來進行回答,這樣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今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模式下,初中政治教學一定要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借助科學有效的方式將思辨性教學方式應用在政治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辯證分析問題的意識,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是對初中政治教育體系推進的有效途徑。教師必須要正確認識思辨性教學方式的概念,使其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幫助教師優(yōu)化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陸洪濤. 初中思品課思辨性話題研究[J]. 成才之路, 2016(30).
[2]劉平. 思辨性話題教學及課程構建[J]. 思想政治課教學, 2018(8):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