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曉婭
摘要:新課程標準中已經明確指出,閱讀是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最為基本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閱讀訓練中,朗讀訓練是最為經常、最為重要的訓練。朗讀技能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朗讀能力以后才能夠真正理解和體會文章中作者所要表達出來的思想感情;才能從文章中汲取所需要的“營養(yǎng)”來提升自己;才能為以后形成自學能力打下基礎。小學語文教師要制定階段性的目標、激發(fā)學生興趣、采取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朗讀能力訓練。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學生;朗讀能力;培養(yǎng)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一項長期而穩(wěn)定的重要作業(yè)。有專家指出:“就學習語文說,朗讀最重要。可以說,不朗讀,不出聲朗讀,光靠看、光靠瀏覽,是學不好語文的?!薄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崩首x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方法,是培養(yǎng)語感最行之有效的捷徑,更是讀者心聲的復活,它能夠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素養(yǎng)?!皶x百遍,其義自見”,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應有效開展朗讀教學,真正發(fā)揮其效能。
一、營造氛圍,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就需要使他們對朗讀產生興趣,去主動學習,把朗讀當成一件樂事。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熱情呢?
1.激發(fā)自信
輕松活潑的氛圍,是學生發(fā)揮積極主動性的前提。因為只有敢讀,學生才能愛讀,從而會讀。在日常的教學中,老師應以平等、寬容、友善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氛圍,讓學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現(xiàn)和舒展開來。同時,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朗讀的優(yōu)點,及時地加以肯定和表揚,讓學生享受到取得成績的滿足、興奮。成就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其對朗讀產生興趣,不斷提高自己的朗讀能力。
2.感情范讀
教師范讀應該是一種藝術,一種聽覺的美感。響亮悅耳的范讀會極具感染力,其聲調平仄交錯,加上嗓音變化,把無聲文字讀得抑揚頓挫、節(jié)奏鮮明,或深沉委婉,或歡暢愉悅,或豪邁悲壯,使學生在聽覺中受到感染,產生情感共鳴。學生的心靈在被深深打動的同時也必會摩拳擦掌,一試高下。
3.花樣競讀
學生好勝心強,又好表現(xiàn),都想爭當能手,因而在變換花樣的競讀活動中,他們興趣盎然,氣氛濃厚。小組之間賽讀,學生們誰也不甘輸給對方,讀得特認真,特有感情。男女同學比賽競爭就更激烈了,雙方互不相讓,都盡量發(fā)揮最好的朗讀技巧超越對方。學生的朗讀興趣高漲,朗讀水平更在這樣的過程中日漸精進。
二、運用朗讀技巧,提高朗讀能力
朗讀的具體方法包括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強調發(fā)音、停頓、重音、語調、速度等幾個方面。優(yōu)美的朗讀表現(xiàn)為語調的輕重快慢、感情的豐富多彩;要使學生形成較高的朗讀水平,朗讀技巧的指導很重要。
1.消除頓讀現(xiàn)象
低年級學生在朗讀時經常會發(fā)生兩字一頓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的產生,主要是由于低年級學生語感差,還沒有完全形成句子的概念,他們常常只是從單個漢字的角度去讀,最多也是連成詞來朗讀,這樣就很容易產生頓讀的現(xiàn)象。要對這一現(xiàn)象加以矯正,首先要從整句話的朗讀指導人手,要求學生努力把詞連貫起來讀。開始時,教師要不遺余力地反復進行領讀,要力求一句話一句話地領,讓學生習慣于在有標點處停頓。通過長期訓練,學生朗讀時頓讀的現(xiàn)象自然會逐步消失。
2.指導正確斷句
課文中有時也會出現(xiàn)一些長句子,如果一口氣讀完會既吃力,也缺少節(jié)奏感,這就需要指導學生在朗讀時學會恰當斷句。正確斷句能力的形成一方面來源于教師的示范、領讀和經常性的練習。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提供給學生大量的朗讀時間,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反復得到鍛煉。另一方面,這種能力的形成也與學生的語感密切相關,低年級學生語言感悟能力方面恰恰是比較缺乏的,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就提出過高的要求,但也要逐步培養(yǎng)。對低年級學生我們要鼓勵其早閱讀,多閱讀,大量接觸語言文字。況且,提前閱讀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它既能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又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對他們朗讀水平的提高更有水到渠成的功效。
3.改變單一語調
讀通順、讀流暢僅僅是對學生朗讀能力的最基本要求,還要通過讀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的語感,這其中感情朗讀尤為重要。低年級學生在朗讀時缺少情感體驗,不能與文字產生共鳴,因而在朗讀時往往顯得語調單一。只有讓學生逐步掌握以聲音來表情達意的規(guī)律,把握停頓、快慢、高低、語調的調節(jié),才能更好地表現(xiàn)課文所要表達的情感,使學生沉浸在喜怒哀樂的情境之中,豐富感性認識,加強對課文的理解,深入領會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因而指導朗讀應與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緊密結合,要讓學生產生切身體會,真正有感而發(fā)。
4.糾正尾音下降趨勢
除以上幾點外,朗讀時每句話末尾字語調下降也是部分學生朗讀中存在的較大問題。對此進行糾正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反復抓??梢酝ㄟ^同學間的互助、教師的反復示范等為他們多次提供矯正的機會。更重要的是還應指導給他們正確的方法:讀末尾字是要特別提醒讀字的原聲調。學生通過反復練習,時時注意提醒自己,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不良現(xiàn)象就一定能逐步改善。
“文本之真美生成于讀者的閱讀之中,尤其生成于朗讀之中?!敝挥卸嘧x才能得其要旨、知其意味,才能領略語言之美。有了高質量的朗讀,才能更進一步地促進學生對人文精華、文化底蘊的深刻體會和感悟。讓語文課因高質量的朗讀而美起來
中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崔巒曾撰文指出:“課堂上一定要讀書,要充分地讀,整段、整篇地讀,用各種方式讀。沒有朗朗讀書聲的閱讀課,沒有每個學生充分閱讀的閱讀課,可以一票否決,因為這樣的課不會是高質量的閱讀課?!笨梢?,閱讀課中的朗讀指導是非常重要的。而學生朗讀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學的訓練方法,學生朗讀能力一定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