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冬梅
摘 要:低年級的孩子富有想象力,對各種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心,在對事物的認識過程中,他們最喜歡用繪畫來對其進行表現,涂一涂畫一畫是他們的天性,也是他們對事物認識,把想法表現出來的最為直接的形式之一,繪畫活動就如同他們的吃飯、睡覺一樣,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最為初始的、最為本真的、充分自由的生命活動,如何使這種活動更能有效的激發(fā)兒童內在潛能及個性的自由充分發(fā)展,在創(chuàng)造美、感受美、欣賞美的同時使其散發(fā)出最本真的、感性的、獨特的絢麗光芒,而在這其中的教師的語言藝術起到不可估量潛在的作用,它能更好地服務于此項活動活動,使幼兒迸發(fā)出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促進幼兒今后更為健康個性的發(fā)展!
關鍵詞:語言藝術;兒童繪畫;
低年級兒童富有想象力,對各種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心,在對事物的認識過程中,他們最喜歡用繪畫來對其進行表現,涂涂畫畫是他們的天性,也是他們對事物認識最為直接的表新形式之一,但在這其中也有一些孩子怕畫不好,久而久之,時間一長,就失去了對繪畫的興趣。像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及時想辦法進行幫助指導,保持住孩子對繪畫的興趣,努力提高他們的表現和創(chuàng)造力。根據自己十幾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在選用多種適當方法的同時,適時的適當的把握好教師自身所應具有的一種語言藝術,有其“畫龍點睛”之功效。
一.真誠贊美,肯定評價性語言
從教20年來,我所不能忘記的一句教育名言就是:“好學生都是夸出來的”。當一幅美麗的,有新意的畫面呈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yōu)橹兆?,甚至為之感動,但當一幅臟亂的,沒有主題的畫面呈現在我們面前時,請你也不要大發(fā)雷霆,孩子畢竟是孩子,要謹記米盧曾說過的一句話:“態(tài)度決定一切”。而在這里“教師的態(tài)度就決定學生的一切?!币屑氄页黾皶r發(fā)現他們的長處,并及時給予表揚,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的愉悅的沒有壓力的環(huán)境,要知道“一句嘲諷就會筑起一堵心靈的圍墻,而一句鼓勵往往可以播種下一束沉甸甸的希望!”
“愛學生等于塑造學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笨隙▽W生的每一點成績,包容學生的所有失誤,創(chuàng)造一種快樂的氛圍,相信孩子,它本身就是一種內在的力量。有這樣一句話“快樂是創(chuàng)造的火種”而在美術教學中,我認為“繪畫則是快樂的升華”,我們應當充分發(fā)揮繪畫本身所應具有的特點,讓繪畫中充滿著童趣,充滿著歡樂,讓孩子們不自覺的能為繪畫藝術所陶醉。
二.巧妙的提示,啟發(fā)構思性語言
有句話說的好:“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倍@個“領”字,恰如其分的體現了提示啟發(fā)的成度,多運用“如果怎樣就更好了”“ 若能怎樣就更漂亮了”“還能怎樣就更充實了”等一系列的激勵提示性語言,使孩子們對自己的作品充滿信心,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相信自己一定能畫的很好,即使他們表現得不好,不是太理想,教師都要想一想適時的找出優(yōu)點給予適當的肯定評價,使孩子們在自信中不斷進步,創(chuàng)造。如在低年級美術活動《海底世界》。有位同學只畫了些很小的小魚,比較均勻的分布著,主題表現不豐富。老師說:“請你再畫些大的不同種類的魚好嗎?”,然后老師就走開了,這位小朋友看了看畫面,沒有畫大的不同種類的魚的空間呀,他不知所措,直到教學活動結束還是原來的畫面。假如老師這樣引導:小魚如果看見媽媽來了它們會怎么樣呢?幼兒可能會說親親媽媽,讓媽媽到身邊來,“那你讓魚媽媽游到身邊來吧,另外,魚媽媽有可能還會帶來其他的好朋友來一起看它的魚寶寶呢”并示意可以在小魚中間疊畫一條大魚,同時,還可以在身后畫其它種類的魚,可以露出一條尾巴,也可以露出頭來,這樣畫面就會自然豐富了。
親切、自然、有感情的聲音和態(tài)勢語言
美術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一個“美”字,教師用語言激情,使學生領悟到而感受美、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教師用親切、自然的聲音把學生帶入到情景交融之中,縮短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減少了學生由于緊張而產生的畏懼感,把老生當成朋友,把學生當成朋友,想象著和朋友之間交談的那種輕松愉悅的語言環(huán)境,激發(fā)想象、創(chuàng)造的欲望,真切的用繪畫來表現美。
教師的語言除了親切、自然、流暢、有感情外,還應有與之相配合的態(tài)勢語言,使教師的整體形象與聲音構成一幅清新美麗的畫卷。如:想請某某學生到前面繪畫時,教師說“請”字時,應面帶微笑,再用手做一個請的動作,在描述樹如何如何高時,可用簡筆畫的形式直接表現出來,在描述小溪流如何如何長時,可用詞語加上動作,給生更直觀的感受,教師的一舉一動,都能感染著學生,使他們從小就培養(yǎng)一種美的行為,美的意識。
夸張、擬人、童趣的兒童化語言
馬克吐溫說過:“人的一生只有一個童年?!痹谶@個特殊的人生階段中,正如所說的“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一樣,他們特殊的個性,決定著教師語言的特殊個性——兒童化的童趣語言
如:在描繪景物時,教師可先用童趣的語言來描述童話般的美麗世界:露珠像寶石一樣閃閃發(fā)光,小朋友的臉蛋像個蘋果一樣紅彤彤,小溪流在陽光的照射下像五彩繽紛的彩帶一樣蜿蜒曲折,河岸的柳樹姑娘會隨風梳理自己蓬松的長發(fā),等等。讓兒童真正能體會到它們的美麗,在此基礎上,他們拿出畫筆畫的畫一定是最美的。
另外,身體語言作為語言的一種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自信的眼神,一個贊許的點頭,一個微笑的擁抱,一個輕輕的撫摸,都似有磁性,吸引著學生去思考,去探究,去悲,去喜,去成長!
我相信“繪畫不是以培養(yǎng)繪畫藝術家為目的的”說法,但我也相信,好的美術教師不應當單單只是一名向導,學生的朋友和伙伴,他更應當成為一名肥沃的土壤,讓每一棵形態(tài)各異的小樹或者小花或者小草都能夠汲取到充足的營養(yǎng),都能夠在汲取營養(yǎng)的同時健康成長。幫助孩子們發(fā)揮自身最大的潛能!“繪畫好比是珍珠,語言就是使這珍珠更加明亮的陽光”在指導學生繪畫這方面,教師應多講究一點指導方法,用最動聽的聲音與幼兒說話,用孩子們能理解的語言與他們交流,多一點鼓勵,多一點賞識,多一些微笑,多一些相信,從教育細節(jié)入手身體力行,實實在在的影響他們的心靈,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的,個性的,充分的展示自我!!
參考文獻:
[1] 張平,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4
[2] 陳芳,程小文,今日課堂缺什么《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12
[3] 盧志文,今天我們怎樣做教育《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