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璇
德加默曾指出:“提問得好,即教得好”。閱讀教學中,教師們都注重問題教學,有效的提問,可以引發(fā)學生注意力、吸引閱讀興趣、發(fā)展學生思維、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為實際教學中,教師們設計的問題,無效、低效者居多,造成問題教學有效性的降低。設計怎樣的問題,實現(xiàn)“以問引思”“以問促讀”,值得我們探討。筆者認為,提出“主問題”可以提高問題的價值,提高問題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
一、在文章細節(jié)處設計
“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意思是“細節(jié)”對事物的成敗起決定性的作用。教學細節(jié)也是如此,抓住細節(jié),就抓住了有效課堂的“節(jié)點”。為此,閱讀教學中,在細節(jié)處設計問題,可以快速觸動學生的神經(jīng),抓住“精彩點”,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思考,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如《一路花香》的閱讀教學,破水罐的自卑心理以及反復對挑水工道歉是文章的主要情節(jié),挑水工對破水罐道歉的反應和態(tài)度,可謂是文章的主要細節(jié)之一。對于這個細節(jié)的處理和理解,以及哲理的揭示,設計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必要且重要。如挑水工如果早知道,這個罐子破了,他會:
1.對破罐子充滿抱怨;
2.將破罐子棄之與某個角落;
3.他會對破罐子進行修補;
4.他對破罐子巧妙運用。
如果你是挑水工,你贊成哪一個做法,為什么?如此的問題,有助于學生對這個細節(jié)的理解、主題的把握,有助于發(fā)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也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文本的細節(jié)處設置問題時,教師最好稍加引導,促進學生自主思考,或者合作討論,不但利于全文的把握,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提高綜合素養(yǎng)。
二、在學生認知起點處設計
閱讀教學的問題設計,除了關注文本的細節(jié),還應該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認知能力,遵循學生的身心規(guī)律,否則,問題的提出,不利于引發(fā)學生思維,過于簡單,難以引發(fā)學生思考、探究的興趣,讓他們掉以輕心;難度太大,又有損于自尊心、損傷自信心。為此,“主問題”的提出,應遵循“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原則,讓每一個學生“跳一跳,夠得到”,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和思維方式。
中段、高段的小學生,對于修辭手法有所了解,如看到“像……”“仿佛”等,就知道是比喻,看到句式排列整齊的句子,就知道是排比等。為此,根據(jù)文本的內容和方式而設計修辭手法運用的問題,基于學生的認知起點。如《天游峰的掃路人》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針對文本的“天游峰——武夷山的第一險峰。九百多極石級……”一段的閱讀理解,教師可以設計問題:這段話中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這個問題,多數(shù)學生回答出“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不是難事,因此,問題的設計,讓學生再次關注比喻這個修辭,并引導學生體會和理解比喻修辭手法運用的效果,提高文本的感知力和理解力。
對于這類問題的提出,教師應給以一定的引導,引導學生全面分析文字,體會修辭的運用的妙處,引導學生學會全面分析。如某一句話、某一段文字,其中的修辭手法的運用,可能包含兩個或者以上,教師應給以指點。如“天游峰——武夷山的第一險峰”的一段,多數(shù)學生回答出比喻就認為完成了問題的思考任務,教師可以進一步設疑,引導學生綜合探究。如教師引導學生讀“從天空飄下來,風一吹就能斷掉”,思考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對于“天游峰……,九百多級……”而設疑:這里的“九百多”又運用了什么方法?這樣的設疑和引導,幫助學生學會全面分析問題的意識,提高閱讀能力。
三、針對文本課題而設計
根據(jù)文本課題而設計問題,可以迅速把學生帶進閱讀的文本中,促進學生產(chǎn)生閱讀的欲望,也培養(yǎng)學生分析題的能力。因此,在問題設計時,可以從文題入手,抓住文題而設計問題,從問題的思考和探究中,了解文本內容,把握文本意趣,問題的設計,目的性強。
如《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的教學時,對于課題的分析,對于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也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從文題關鍵詞的把握和理解,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主要的方法之一。為此,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設計“從文題看,文章講的是誰和誰的故事?”的問題,學生不難回答是“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的故事,然后,教師進一步提出: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之間到底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這個問題的提出,促進學生投入到閱讀中,通過閱讀,答案便會浮出水面。因此,這些問題的提出是有效的。
再如《天游峰的掃路人》的閱讀時,教師通過情景教學為揭題后,教師提出問題:天游峰的掃路人是個怎樣的人?讓學生初讀課文,提出自己的問題,并將問題寫在黑板上……教師設計主要問題,直接把學生帶進文本中、學生質疑,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提出的問題,再讓學生選擇出認為比較有價值的問題,再對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從而突出問題的價值和有效性,促學生對文本閱讀的主動性,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閱讀教學時的“主問題”的設計,直接影響閱讀教學質量,教師在精心設計時,應從文題、從認知需要、從細節(jié)等入手,巧妙設計,使問題具有目的性、引領性,起到“以問促導”“以問促讀”之目的,發(fā)揮問題的作用,助力閱讀教學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