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蘭
? ? ? ? 【摘要】 ?在王磊教授提出“觀念建構為本教學的理論研究”基礎上,結合復習教學案例“從微觀角度認識酸堿鹽的組成和變化”的實施,通過酸堿鹽溶液離子組成、離子變化,例題精講和歸納小結四個環(huán)節(jié)的呈現(xiàn),闡述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參與驅動性的問題和實驗活動,讓學生去探究和發(fā)現(xiàn)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和觀念,建構自己的觀念體系的教學探索過程,為建構以觀念為本的教學設計和實施提供展現(xiàn)的平臺。
【關鍵詞】 ?觀念為本 微觀角度 復習教學 探索
【中圖分類號】 ?G633.8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2-170-03
王磊教授提出觀念建構為本教學的理論,認為:觀念為本的化學復習教學,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參與具有驅動性的問題和活動,獨立地或與同學、老師合作去探究和發(fā)現(xiàn)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和隱藏在事實背后的重要思想和觀念,最終建構起自己的觀念體系”。
“觀念為本”的教學設計是根據(jù)素質教育的理念,依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圍繞某一化學基本觀念的形成,對教材內容或事實材料進行加工,設計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和有效的探究活動,并在不斷的反思、評價的基礎上不斷修改完善的過程。觀念為本教學設計的核心是在觀念的引領下,使學生通過高水平的思維活動,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并通過不斷地提煉概括形成化學基本觀念。觀念為本的化學復習教學中,具體性知識是習題,習題的選擇以觀念為核心,它是支撐觀念建構的工具和載體,注重引導學生在具體性知識的基礎上提煉解決一類問題的、可遷移的經(jīng)驗和思維方法。
在化學教學中,本人一直嘗試應用建構觀念為本教學理論指導自己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過程,以下是初中化學酸堿鹽復習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案例。
一、教學內容和現(xiàn)狀分析
本節(jié)內容為初中化學人教版下冊學完第11單元“鹽化肥”的復習課。本課時的主要內容包括:(1)酸堿鹽溶液的離子組成和離子變化;(2)理解有相同離子的溶液,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
現(xiàn)狀分析:酸堿鹽因知識點多,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緊密而成為初中教學重難點,酸堿鹽之間的反應實際是離子間的反應,但教材沒有將其上升為離子反應,學生難以形成系統(tǒng)的微觀思維模式來解決酸堿鹽的問題,但中考卻趨向從微觀角度去考查學生對酸堿鹽溶液之間的理解,這種趨向目的是引導教師逐步關注初高中的銜接,引導學生初步形成微粒觀,為高中學習打下基礎。如何以觀念為核心,將酸堿鹽反應的宏觀現(xiàn)象轉化為微觀過程,幫助突破酸堿鹽的教學重難點,進行有效教學,是我這節(jié)課最關注的問題。
二、基于建構觀念為本的教學復習思想和創(chuàng)新點
復習課不是簡單的“舊事重提”而是“推陳出新”,把規(guī)律性的知識,以整理、再現(xiàn)、歸納等辦法串起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溝通,使之系統(tǒng)化和條理化,努力做到學有所得、缺有所補。這節(jié)課基于觀念為本基礎上,整合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從物質類別反應規(guī)律和微觀的角度出發(fā),利用酸堿鹽的化學性質以及物質的類別反應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進行鞏固梳理,挖掘內在規(guī)律,幫助學生加深對酸、堿、鹽化學性質在本質上的認識:含有相同離子的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幫助學生初步學會在宏觀現(xiàn)象、微觀解釋和符號表征之間建立聯(lián)系,更好銜接初高中化學知識。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將枯燥抽象的理論復習轉化為有趣的主線教學,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鞏固相關知識點,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1. 知道酸堿鹽溶液的離子組成和離子變化。
2. 能從微觀角度加深對酸、堿、鹽化學性質在本質上的認識:理解有相同離子的溶液,有相同的化學性質。
3. 初步學會在宏觀現(xiàn)象、微觀解釋及符號表征之間建立聯(lián)系。
重點:能從微觀的角度加深對酸、堿、鹽化學性質在本質上的認識。
難點:學會在宏觀現(xiàn)象、微觀解釋及符號表征之間建立聯(lián)系。
四、教學流程
五、教學實錄
教學環(huán)節(jié)一:酸堿鹽溶液的離子組成
【實驗導入】展示三瓶溶液:稀HCl、Ca(OH)2、Na2CO3,將溶液導電器分別插入溶液中,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
【學生】燈泡亮了。
【教師】為什么會亮?
【學生】溶液導電,存在自由移動帶電的離子。
【教師】里面含有什么離子?
【學生】H+、Cl-等。
【教師】給出下列物質化學式,你能寫出這些物質溶于水后的離子符號嗎?
【練習1】觀察左圖,模仿在橫線處寫出物質溶于水后的離子符號,并按順序寫出這6種物質的類別。
教學環(huán)節(jié)二:酸堿鹽溶液的離子變化
【教師】剛才通過練習鞏固酸堿鹽溶液的離子組成和離子符號書寫,現(xiàn)在取碳酸鈉和鹽酸反應。
1.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2.反應過程中離子會發(fā)生怎樣變化?
【教師】1.反應前后離子一樣嗎?2.減少的離子是?對應生成什么物質?
【小結】反應前后,離子改變,現(xiàn)象與離子改變有關。
【板書】二、離子變化
1.反應前后,離子改變
【練習2】結合你對下列反應的認識,填寫表格
【教師】1.分析化學方程式①~③;2.減少的共同離子是?減少H+對應生成什么物質?
【板書】(一)酸(H+):鹽(CO32-)→H2O和CO2堿(OH-)→H2O
金屬(Fe)→H2
金屬氧化物(Fe2O3)→H2O指示劑
【教師】宏觀上,這是酸的共同性質,微觀上,酸的共同性質是H+反應減少,生成H2↑或水。
【教師】如果把HCl換成H2SO4,是否會出現(xiàn)類似的現(xiàn)象?
【小結】不同的酸表現(xiàn)出一些共同的性質,即含有相同H+的溶液,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
(實驗)往NaOH溶液滴加酚酞
問題1:現(xiàn)象是?是什么粒子使酚酞變紅?加入什么物質可以使紅色褪去?(填表)
【教師】分析化學方程式,減少的共同離子是?減少H+對應生成什么物質?
【板書】(二)堿(OH-)
? ? ? ? ?【教師】上述這些反應是堿的共同性質,微觀上,堿的共同性質是OH-反應而減少。
問題2:把NaOH換成Ca(OH)2,滴加酚酞,溶液會變紅嗎?為什么?
【小結】不同的堿表現(xiàn)出一些共同的性質,即含有相同OH-的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練習3】:往滴有酚酞的Ca(OH)2溶液滴加Na2CO3,紅色能褪去嗎?
【教師實驗】往滴有酚酞的Ca(OH)2溶液滴加Na2CO3
問題1:Ca(OH)2和Na2CO3溶液的反應屬于堿的共同性質嗎?為什么?
【學生】不是。OH-沒有減少。
【教師】什么離子減少?
【學生】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
【教師】微觀上,鹽的反應是金屬離子或酸根離子反應減少。
問題2:加入什么物質可以使Na2CO3溶液中CO32-減少?
【學生】鹽酸、氯化鈣、氯化鋇等
【板書】(三)鹽(CO32-)酸H+→H2O和CO2鹽、堿Ca2+→CaCO3(答案待定)
【教師】展示一瓶CuSO4溶液
問題1:CuSO4溶液顯藍色原因?
【學生】因為有Cu2+
問題2:加入什么物質可以使CuSO4溶液的藍色褪去?藍色褪去的原因?
【學生】NaOH等。Cu2+減少
問題3:如果我想使CuSO4溶液中的硫酸根離子減少,可加入什么物質?
【學生】BaCl2、Ba(OH)2、等
【板書】(三)鹽(CO32-)酸H+→H2O和CO2鹽、堿Ca2+→CaCO3(答案待定)(Cu2+)堿OH-→Cu(OH)2金屬Fe→Cu(答案待定)
【小結】微觀上,鹽的反應是金屬離子或酸根離子反應減少。生成:↓或↑或水。
【教師】BaCl2、Ba(OH)2、都能與CuSO4反應,是因為都含有相同Ba2+即有相同離子的溶液,存在相同性質。
【板書】具有相同離子,存在相同性質。
教學環(huán)節(jié)三:例題精講
【例題】(2018中考題29).硫酸氫鈉(NaHSO4)溶于水形成無色溶液,請預測其化學性質,說明預測的依據(jù),并設計實驗驗證。限選試劑是:NaHSO4溶液、BaCl2溶液、FeSO4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稀鹽酸、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鎂條、碳粉、氧化銅
學生討論,學生回答
【學生實驗】選用桌面提供藥品,實驗操作驗證預測。
教學環(huán)節(jié)四:歸納小結,練習鞏固
【歸納總結】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是什么?
【鞏固練習】硫酸氫銨(NH4HSO4)易溶于水形成無色溶液,幾乎不溶于乙醇、丙酮和吡啶,其水溶液呈強酸性,腐蝕品。包裝方法:Ⅱ類,玻璃瓶外木箱內襯墊料或編織袋內襯塑料袋。儲運條件: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的倉間內,防止容器破損,受潮溶解。急救:眼睛受刺激用水沖洗,嚴重者就醫(yī)診治。皮膚接觸用水沖洗,并用肥皂徹底洗滌。誤服立即漱口,送醫(yī)院救治。
請預測其化學性質,說明預測的依據(jù),并設計實驗驗證。限選試劑是:NH4HSO4溶液、BaCl2溶液、FeSO4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稀鹽酸、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鎂條、碳粉、氧化銅。
六、教學反思
2019年5月24日,我有幸在廣州市溫利廣名師工作室的安排下,由我和三6班的學生一起展示了一堂《從微觀角度認識酸堿鹽的組成和變化》復習研討課。這節(jié)課基于觀念為本教學設計的核心引領下,圍繞著微觀角度對酸堿鹽的組成和化學變化時微觀粒子進行分析,從宏觀現(xiàn)象走進微觀變化,再引導學生寫出相關的方程式和離子符號,體現(xiàn)出對化學三層表征的復習和訓練。回顧我上課的過程,收獲還是挺多的,有成功之處可供人借鑒的,也有值得探討尚需改進的地方。
本次上課的優(yōu)點有以下幾點:
(1)采用實驗引入激發(fā)興趣,語言精練,引導學生學習、思考。
(2)呈現(xiàn)方式多樣化,有演示實驗,問題探究,小組討論,實驗探究講練結合等多種方式,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重解題方法,解題技巧的提煉和點拔,呈現(xiàn)教學效果好。
(3)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多次采用問題鏈,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為核心,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4)深挖教材,把握科學本質。本節(jié)課從宏觀現(xiàn)象進而深入微觀粒子角度,層層推進展開“相同離子,具有相似化學性質”教學,立足反應本質,做到學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5)巧用實驗達成教學目標,強化學生實驗思維,提高學科素養(yǎng),并在學生心中落實變化觀、微粒觀和實驗觀等化學核心觀念。
另外,研討成員提出:因該課容量較大,教學時間分配比較緊湊,致使部分學生部分實驗內容匆匆完成,沒有足夠時間給學生討論,學生的綜合能力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體現(xiàn),建議分1.5課時進行。
非常感謝溫利廣名師工作室給予我這次研討課機會,感想溫老師對我的教學設計給予指導和修改意見,在溫老師點拔和任務驅動指引下,專業(yè)素養(yǎng)得到了提升。同時感謝越秀區(qū)教研員葉宗寶老師和中心組成員給予本次教學設計帶來的新認知,促進我不斷地反思改進自己的教學,探索超越原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不斷朝著風格化的方向邁進。從此我對教學又有了新的思考,有了更多的追尋!好好地審視自己,反思自己,提高自己和發(fā)展自己。
【注: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guī)劃小課題“觀念為本的初中化學教學復習策略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DXKT20564)】
[ 參 ?考 ?文 ?獻 ]
[1]王磊等.觀念建構為本的化學教學設計研究,化學教育,2008年第六期.
[2]崔素芳.2011年8月22日摘自《教學與教研理論》中《初中化學復習中“觀念為本”教學的探究》.
[3]王晶,鄭長龍.義務教育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下冊[M].第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