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蓉
摘要:當前,幼兒園階段的教育已經(jīng)成為了我國現(xiàn)代教育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利于為幼兒夯實其學習基礎,培養(yǎng)其形成基本的認知。在幼兒園教育中,閱讀是一個重要模塊,不僅能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還能使其思維能力得到增強。在閱讀教學的基礎上,融入分級的理念能使幼兒閱讀環(huán)節(jié)更加科學,更加符合幼兒的年齡認知特點,從而達到較為理想的閱讀教學效果。本文就優(yōu)化幼兒園分級閱讀教學效果的路徑展開了一系列的探析。
關鍵詞:幼兒園;分級閱讀;教學路徑
前言:
在幼兒園教育階段開展教學活動能使幼兒逐漸形成文字意識,鍛煉其思維能力和智力。幼兒開始接觸閱讀,能促進其精神發(fā)育,使其能更好的成長。從這個角度來看,閱讀對幼兒的學習和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分級閱讀是相對而言更加科學的閱讀教學概念,有利于在培養(yǎng)幼兒閱讀能力的同時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因此,幼兒教師應該從自身的角度對分級閱讀形成正確的認識,并能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從而達到優(yōu)化閱讀教學效果的目標。
一、用形象有趣的繪本圖書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
首先,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其選擇合適的繪本。對于幼兒而言,繪本是其參與閱讀的主要載體和工具,繪本的選擇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幼兒能否形成閱讀的興趣。在分級閱讀模式下,更多的幼兒會選擇與自己的生活較為貼切的繪本,比如,男孩比較喜歡帶有汽車、恐龍、武器圖案的繪本,盡管不同的繪本中可能會包含相同的內容,但是孩子們仍然樂于在區(qū)域活動中拿起這些圖書。因此,幼兒教師應該了解幼兒的閱讀需求,為幼兒選擇適合其閱讀的繪本圖書。
其次,選擇適合不同年齡段幼兒閱讀的繪本圖書。3-6歲的階段幼兒的閱讀能力發(fā)展得較快。教師在以年齡特點作為依據(jù)選擇幼兒閱讀圖書的過程中,應該能把握兩個方面:第一,應該選擇圖畫和文字相結合的圖書,使圖畫能成為幼兒閱讀的輔助工具,文字的內容應該相對較短,字體較大;第二,應該選擇與幼兒年齡特點相契合的圖書,圖書的內容體現(xiàn)故事情節(jié),包含一些反復語句。這樣的內容有利于強化幼兒的記憶,使其語言能力得到提高。針對不同年齡的幼兒,更應該注意其認知能力和特點,對于小班幼兒,可以選擇一些帶有較多色彩艷麗的圖畫的圖書,對于中班和大班的幼兒,可以選擇一些帶有知識概念的圖書。
二、積極融入多元分級閱讀教學理念
(一)游戲閱讀
游戲是幼兒比較樂于參與的一項活動形式,也是幼兒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載體。這種閱讀教學方法主要是以游戲作為形式,與分級閱讀內容相結合,使幼兒發(fā)現(xiàn)閱讀的樂趣,從而掌握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教師應該轉變閱讀教學方法,由指導向支持過渡[1]。例如,教師帶領幼兒閱讀到《火車火車嗚嗚叫》這本圖書時,教師可以針對圖書的內容為幼兒設計一個“乘坐火車”的游戲,教師是火車司機,每個幼兒扮演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教師一邊開火車一邊喊“誰要乘坐我的小火車?”幼兒一個接一個的拉著衣服,表示乘坐了火車。在游戲中,能使幼兒對閱讀內容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情境閱讀
情境閱讀主要是教師根據(jù)閱讀內容為幼兒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并帶領幼兒在情境中將閱讀內容表演出來。幼兒要想?yún)⑴c到表演當中,并出色的完成這項任務,就應該仔細閱讀圖書的內容,并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運用豐富的表情、語言以及動作以表演的形式將閱讀內容展示出來。這樣的分級閱讀方法有利于優(yōu)化幼兒的閱讀效果,使幼兒逐漸愛上閱讀。例如,教師帶領幼兒閱讀到《南瓜房子》這本圖書時,教師可以制作一些小動物的頭飾,比如故事中的小老鼠、小青蛙、小公雞、小兔子等,將其分給幼兒,幼兒需要根據(jù)教師的旁白和故事內容,將其表演出來。
(三)細節(jié)閱讀
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大多具有趣味性,這也需要幼兒在閱讀中仔細品味。因此,幼兒教師可以通過細節(jié)閱讀的方式來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能力,使幼兒能逐漸形成仔細觀察的意識和習慣。例如,教師帶領幼兒閱讀到《一顆紐扣》這本圖書時,在故事中,每一個小動物都有代表自己的紐扣,比如,小兔子的紐扣是一個胡蘿卜,小狗的紐扣是一個小骨頭、小蟋蟀的紐扣是一顆小黃豆等。教師可以讓幼兒通過仔細閱讀分辨出代表每個動物的紐扣都是什么樣子的。
三、開展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幼兒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首先,為幼兒提供自主閱讀時間。教師可以為幼兒構建“閱讀天地”區(qū)域,根據(jù)幼兒所處的階段,分別為其安排15分鐘到半小時的閱讀時間,使其能在閱讀區(qū)域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進行閱讀。分級閱讀模式下,教師應該讓所有的幼兒都閱讀一本圖書,以此為基礎為幼兒提供自主閱讀時間[2]。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形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
其次,為幼兒創(chuàng)設帶有文字的環(huán)境。教師在實施分級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在教室的墻上粘貼一些文字內容,使幼兒每天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得到熏陶。在一些班級的物品上,也可以粘貼一些相應的說明和標識,將一些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幼兒圖書中的詞語或者句式粘貼在閱讀區(qū)域的合適位置,這樣能使幼兒隨時認識一些常用漢字。
最后,重視培養(yǎng)幼兒形成會讀的能力。教師應該將正確的閱讀方法傳授給幼兒。比如,讓幼兒仔細觀察圖書的結構,了解圖書的各個組成部分,并能從前到后一頁一頁的翻書進行閱讀。在閱讀具體的故事內容時,教師應該指導幼兒從左向右、從上向下進行文字閱讀。只有幼兒了解如何讀書,才能完成有效閱讀,了解到故事的內容[3]。另外,教師可以先帶領幼兒進行閱讀,之后逐漸增加其自主閱讀的時間和空間,并引導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能進行一些思考。
結論:綜上所述,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意識和習慣對其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能為文化傳承提供推動力。在這樣的教育目標指導下,幼兒教師可以通過用形象有趣的繪本圖書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積極融入多元分級閱讀教學理念,開展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幼兒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來實施分級閱讀教學活動。通過本文對優(yōu)化幼兒園分級閱讀教學效果的路徑展開的一系列探析,希望能為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葛玉梅.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的實踐與思考[J].黑河教育,2018(11):77-78.
[2]劉剛.幼兒園早期閱讀策略優(yōu)化探究[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8,34(11):100-102.
[3]丁海鏈.如何提升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效率[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