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
報載美國航天公司計劃造一艘大飛船,將人送到外星球,大約在26世紀實現(xiàn)。飛船可容納100萬人,速度為光速的五百分之一,就是說飛行500年才能達到一光年的距離,要飛到20光年遠的星體,需整整1萬年時間。所以飛船必須很大,是一個小社會,當船到目的地時,走出來的乘客已是上船人的第400代子孫了。這場旅行代價真大,400代人才能完成。這個飛船在太空中要經(jīng)歷一個地球人類成長的文明史,才能到達另一個星球落腳。不是我們一個人重活一遍,是整個地球上的人類重活一遍。想來真是渺茫,既可怕又有吸引力。
報紙說:“星際旅行只需單程票?!背跻豢?,有點去而不回的味道;放大來看,看完星際旅行計劃,再返觀人類自己,其實我們一生下來不就買了一張單程票嗎?這個地球上不是每天也有生老病死嗎?區(qū)別只在于你是在原地過完單程還是在運動中過完單程,反正人生沒有返程票。
我們常說:假如我小10歲、小20歲就如何。假如你早出生100年,也許你能協(xié)助孫中山不讓軍閥混戰(zhàn);假如你早出生200年,也許你能幫助林則徐贏得鴉片戰(zhàn)爭。但是這一切都不可能,萬物在動、在變,開弓沒有回頭箭。你只能創(chuàng)造一次,也只能享受一次。正是因為只有一次,人生才珍貴,才有特殊的意義。
摘自《新湘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