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
一聽到白血病,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問:“要不要做骨髓移植?”
實際上,正如前文所述,絕大多數(shù)兒童白血病并不需要骨髓移植,化療才是首選。
只有針對高危性以及復發(fā)性白血病,才需要考慮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怎么回事,具體是如何開展的?這里我們選取父母最關心的幾個問題來進行科普解答。
骨髓移植等于造血干細胞移植嗎?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通過輸注造血干、祖細胞,重建患者正常造血與免疫系統(tǒng),從而治療一系列疾病。廣為人知的骨髓移植其實是造血干細胞移植的一種,始于20世紀50年代,受當時的技術(shù)所限要通過抽取骨髓來獲取造血干細胞。
21世紀80年代后,隨著造血因子的臨床應用,使外周血來源的造血干細胞采集成為可能,造血干細胞移植替代了以前的骨髓移植,并逐漸得到廣泛應用。
骨髓移植的條件有多苛刻?
兒童白血病的治療方案絕大多數(shù)是化療,極少數(shù)才需要骨髓移植,且骨髓移植條件十分苛刻:
配型成功:因為人類白血球抗原(HLA)配型完全相符的概率極低,即便是同胞兄弟姐妹也僅為1/4,在非血緣關系人群中尋找相匹配供者,相合概率可能只有數(shù)萬分之一。
類型及移植的時機很重要:無論高危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還是高危型急性髓性白血病復發(fā)率均很高,應在緩解后白血病細胞負荷降低后盡早展開干細胞移植。
開展骨髓移植需要選擇醫(yī)療條件良好、經(jīng)驗豐富的診療中心。
充足的費用:骨髓移植通常需要數(shù)十萬元,甚至更高。
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又是怎么回事?
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把自己的造血干細胞在某一個治療階段取出來,進行體外凈化(也有不做凈化),然后再回輸回去,相當于一次高強度的化療。目前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只在實體腫瘤中有所應用,而對兒童白血病,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不是一個好的方法,不建議使用。
骨髓移植真的能治愈白血病嗎?
骨髓移植治愈了一部分患兒,但也有一部分患兒,術(shù)后病情復發(fā)。一般來說,移植前化療徹底,癌細胞殘存少的患兒,術(shù)后復發(fā)的概率會小很多。此外,白血病惡性程度很高的患兒,移植物抗白血病的能力不強,或是因排斥反應都可能導致最后移植結(jié)果失敗。
骨髓移植對捐獻者的危害大嗎?
人體內(nèi)只有約5%的造血干細胞參與日常造血活動,另外95%則處于靜止休眠狀態(tài),捐獻后造血干細胞數(shù)量減少,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造血干細胞會馬上活躍起來參加造血活動。另外,造血干細胞有強大的自我更新和復制能力,只需10天左右即可補足所捐贈的干細胞,因此,基本不會影響供者的身體健康。
骨髓移植對孩子有長遠的不利影響嗎?
臨床有統(tǒng)計顯示,接受骨髓移植的患兒長大后有不少不能夠生育,這是因為骨髓移植過程中,使用的大劑量的化療藥物(比化療使用更大劑量)除了殺滅白血病細胞外,同時也會不分區(qū)別地殺滅精卵細胞。慢性移植排斥反應也會影響孩子的生活質(zhì)量。此外,接受骨髓移植的患兒患淋巴瘤等繼發(fā)性腫瘤的風險要高于一般孩子。因此,到底要不要移植,家長需要分清楚利弊,并聽從醫(yī)生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