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嬌
(中山市中醫(yī)院 廣東 中山 528400)
我院泌尿外科常見的手術有經(jīng)皮腎鏡碎石取石術(PCN)、經(jīng)尿道輸尿管氣壓彈道碎石取石術(URL)、體外沖擊波碎石(ESWL)、經(jīng)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膀胱腫瘤全切加回腸代膀胱術等。手術麻醉以及術后需臥床相對制動,導致氣滯血瘀,部分病人術后會出現(xiàn)肩頸痛及腰背部酸痛的并發(fā)癥。為緩解術后臥床病人疼痛,提高病人的舒適度,我科特引用四子散熱敷療法。
201 7 年1-12月,本科術后需臥床的66例患者,其中經(jīng)皮腎鏡碎石取石術(PCN)28例、經(jīng)尿道輸尿管氣壓彈道碎石取石術(URL)11例、體外沖擊波碎石(ESWL)16例、經(jīng)尿道前列腺電切術8例,膀胱腫瘤全切加回腸代膀胱術3例。其中男42例,女24例,年齡18~76歲,平均42歲。采用隨機分層抽樣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情一般資料經(jīng)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大于0.01),具有可比性[1]。
(1)術后需臥床的病人;(2)肩頸痛及腰背部酸痛患者;(3)男女不限,年齡在18~80歲。
(1)治療不配合或臨床依從性差的患者;(2)患者腰部及肩頸部皮膚有破損、潰瘍、水皰等[2];(3)術后留置鎮(zhèn)痛泵者;(4)患者原有肩頸部及腰背部疾患或會引起疼痛的疾病,如肩關節(jié)炎、腰椎管狹窄、腰椎間盤突出癥等。
1.4.1 觀察組:患者于手術后在常規(guī)使用非甾體消炎止痛藥的基礎上予四子散熱敷。藥物組成:紫蘇子60g,萊菔子60g,芥子60g,吳茱萸30g。將四子散用干熱爐加熱,使溫度達到60~70度,裝入15cm×40cm的布袋中,即為熱敷袋,置于患者肩頸部及腰背部。熱敷20min,每天兩次。
1.4.2 對照組:患者于手術后單純使用非甾體消炎止痛藥。
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接收相同的健康宣教、護理指導和功能鍛煉,如避免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勞逸結合,適當鍛煉,調(diào)飲食、暢情志、護正氣等。
療程:兩組均治療三天。
所有患者均于治療前、治療后1、2、3d時,運用VAS評分[3]對患者的肩頸痛和腰背酸痛進行評價。VAS評分即為1條10cm長的直線,兩端分別標以無痛、劇痛,劃定某一線段長度即表示疼痛程度,分別采用0~10分表示。左端代表無痛(0分),右端代表劇痛(10分),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9分為重度疼痛。
表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分(±s)
表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分(±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第1d 治療2d 治療第3d觀察組 33 7.08±0.32 5.40±2.25 4.32±3.18 2.84±0.48對照組 33 7.12±0.30 6.05±1.28 5.30±2.32 3.28±2.18
由表可見,兩組治療第1、2、3 d,VAS評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P<0.05),觀察組治療治療第1、2、3 d,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組治療同期(P<0.05)。同時患者普遍樂意接受四子散熱敷療法。治療期間未出現(xiàn)燙傷、惡心、皮疹等不良反應,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值得應用。
泌尿外科手術麻醉以及術后需臥床相對制動,導致氣滯血瘀,部分病人術后會出現(xiàn)肩頸痛及腰背部酸痛的并發(fā)癥,極大的降低了患者術后的舒適度和手術療效。中醫(yī)學認為,術后患者經(jīng)絡受損,淤血停滯,阻滯氣機,氣機郁滯而致疼痛,正所謂“不通則痛,痛則不通”。而本研究中的四子散方中白芥子有溫行經(jīng)絡、散寒、消腫止痛的功效;萊菔子長于利氣、散風寒;紫蘇子能下氣定喘、溫中開郁;吳茱萸,取其辛而大熱之性,用其溫中下氣、除濕解郁、開腠理之功效[4]。其原理是利用各中藥加熱的藥物作用達到行氣活血、散寒定痛、祛瘀散腫的作用[5],而且通過VAS評分效果可以看到四子散熱敷對緩解泌尿外科術后臥床患者肩頸痛及腰酸背痛效果顯著,且具有四子散熱敷療法操作簡單、費用較低、無毒副作用的優(yōu)點,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