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玉珍
(費縣人民醫(yī)院健康體檢科 山東 臨沂 273400)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嚴重程度日益加劇,腦血栓的發(fā)病率也呈現(xiàn)出了越來越高的趨勢,腦血栓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甚至可能誘發(fā)死亡,因此近年來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常規(guī)臨床護理主要為院內護理,并多以病情護理為主[1]。現(xiàn)代護理中主張推崇人文關懷,本研究通過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極大的改善了患者的負性情緒,提升了疾病的治療依從性,現(xiàn)對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回顧分析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腦血栓患者的臨床資料,均確診為腦血栓,并伴有一定程度的負性心力,研究時間為2018年2月-2019年2月。觀察組中男34例,女16例;患者的年齡在41~76歲,平均年齡為(56.69±3.59)歲。對照組中男32例,女18例;患者的年齡在42~72歲,平均年齡為(56.91±3.62)歲。兩組患者的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1 常規(guī)護理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1)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腦血栓治療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并協(xié)助臨床醫(yī)師完成對患者的相關治療。(2)加強對患者的生命體征監(jiān)測,記錄患者的心率、血壓、瞳孔變化,記錄每日的藥物用量、藥物不良反應以及并發(fā)癥,一旦出現(xiàn)異常情況應立即報告臨床醫(yī)生處理。(3)術后指導患者進行積極的肢體功能康復訓練,首先協(xié)助患者制定訓練計劃,定期按摩患側肢體,積極預防肌肉萎縮和關節(jié)拳縮,待患者的肢體功能好轉后,引導患者進行坐位和站立訓練,促進患者的肢體功能恢復。(4)加強對患者的生活指導,指導患者正確的飲食方案,積極預防便秘,進行早期生活功能訓練,使患者能夠盡快回歸家庭生活[2]。
1.2.2 心理護理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心理護理,首先需要根據(jù)患者的情況進行心理評估,并制定合理的心理護理方案。(1)疾病發(fā)病初期,由于患者突然發(fā)病,此時部分患者難以適應環(huán)境,容易產生急躁、焦慮心理,因此對于剛入院的患者,需要先介紹環(huán)境,幫助患者盡快熟悉住院環(huán)境,消除患者的焦慮感[3]。(2)對于子女不在身邊而出現(xiàn)分離性焦慮的患者,應加強對患者的關心和撫慰,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鼓勵患者進行積極治療,消除患者的焦慮感和孤獨感。(3)對于長期臥床的患者,極可能會存在嚴重的恐慌心理,此時需要向患者講解以往的成功治療案例,使患者能夠恢復治療信心,并積極參與疾病治療。(4)對于疾病不能完全恢復的患者,可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指導,告知患者只要進行積極的康復訓練,患者能夠完全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
護理干預前后觀察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改善情況,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估,分值越高提升預后質量越差。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后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得到了顯著改善,與本組護理前比較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護理后的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
表 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比較(±s,分)
表 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shù) SAS評分 SDS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50 56.35±3.65 20.65±4.55 60.21±5.62 23.02±3.98對照組 50 56.39±4.05 33.98±4.62 59.65±5.26 29.98±4.23 P>0.05 <0.05 >0.05 <0.05
現(xiàn)代護理中更加注重對患者的人文關懷,但由于護理工作繁忙,難以兼顧患者的情緒變化。腦血栓發(fā)病相對遲緩,早期病理改變較輕,但若不能采取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嚴重后果,多數(shù)腦血栓患者在疾病治療后容易出現(xiàn)一定的心理障礙,而不良的心理因素則可能會影響患者的治療積極性,因此可能會干擾疾病的治療效果,此時必須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提升患者的護理及治療積極性[4]。
我院通過加強對腦血栓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通過向患者講解相關疾病知識,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發(fā)展、治療、轉歸預后過程,使患者樹立積極的疾病治療信心,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能夠積極樂觀的接受治療。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后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得到了顯著改善,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上述結果提示有效的心理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提升患者的疾病治療依從性,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預后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