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金芝
(大理州第二人民醫(yī)院 云南 大理 671000)
服藥依從性是指患者對遵醫(yī)服藥的主動配合程度,其高低直接影響患者的治愈率和復發(fā)率[1]。聚焦解決模式(Solution Focused Approach)由Steve de Shazer于20世紀70年代末提出,目前各領域都得到普遍應用,是通過尊重、相信病人的自身資源及潛能的一種干預方法,它把重心放在解決問題和能力的培養(yǎng)上,為患者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法,本研究將聚焦解決模式應用于精神分裂癥恢復期患者,目的在于探討聚焦解決的方法對提高服藥依從性的效果。
采用便利樣取樣法選取2017年1-6月在我院治療的120例出院患者。其中,年齡12-60歲,平均(49.12±15.48)歲,男68例(56.7%),女52例(43.3%);婚姻情況:已婚53例(44.2%),未婚67例(56.8%);文化程度:小學42例(35%),初中36例(30%),高中22例(18.3%),大學及以上20例(16.7%)。
實驗組采用對照組相同的護理模式,同時應用聚焦解決模式進行護理,對每位病人服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措施。針對患者服藥的注意事項、忘記服藥、停止服藥進行重點評估,進行有效處理或減少,同時設定預期目標,從以往成功護理案例中分析總結,并進行推廣,從小及大,達到有效執(zhí)行個性化的護理措施。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結合病人的病情進行健康教育,藥物指導和個性化的護理。評價工具采用Morisky問卷[2]對病人進行評價,得分越高則提示依從性越差。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文化水平等計量資料差異無顯著性,各條目評分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均>0.05)。病人出院1個月服藥依從性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差異無顯著性(P>0.05)。病人出院3、6個月實驗組和對照組服藥依從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高于對照組,見表。
表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服藥依從性得分比較(±s)
表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服藥依從性得分比較(±s)
組別 n 出院1個月 出院3個月 出院6個月干預組 60 3.65±0.36 3.25±0.96 3.11±0.43對照組 6 3.40±0.55 2.95±0.72 2.65±0.12 t 1.698 2.012 3.258 P 0.613 0.048 0.001
服藥依從性是影響精神分裂癥患者預后及轉歸非常重要的因素,服藥不依從的患者疾病復發(fā)的可能性是依從患者的3.7倍[3]。本研究通過護理干預基礎上,采用聚焦解決理論分為5個步驟進行護理干預。通過描述患者住院期間的診療和護理問題,充分與患者建立信任關系,患者出院后通過電話隨訪以真實了解患者服藥情況及對治療的疑惑,對長時間以來患者能夠堅持服藥給予肯定。對描述的問題及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識或協(xié)助,給予指導,共同制訂護理計劃。同時與患者探討如“忘記服藥”或“私自停藥”,造成的后果或出現(xiàn)的一些癥狀。隨后根據(jù)前面的探討明確患者自身優(yōu)勢、處理問題的有利資源及付出的努力,給予相應的稱贊和鼓勵,加強自我管理能力。通過采取上述措施患者出院3個月和出院6個月服藥依從性干預組顯著高于對照組。聚焦解決理論通過應用聚焦解決方法進行護理,對每位病人服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措施,針對患者服藥的注意事項、忘記服藥、停止服藥進行重點評估,并給于解決方案,達到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