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威
一到炎熱的夏季,寶寶就變得不愛吃奶、體重不增,甚至“打蔫”……苦夏來襲,該如何照顧好寶寶呢?
苦夏,中醫(yī)稱作“疰夏”,讓寶寶不舒服的兩大原因分別是:夏季的暑熱、暑濕之氣太重;寶寶自身體弱、脾胃功能還未完善。一旦暑氣太過影響了寶寶的脾胃功能,寶寶就會胃口差、食欲下降,進而出現(xiàn)面色不夠紅潤水靈,口氣重,愛哭,不愿活動,精神差,甚至影響生長發(fā)育等,因此,清暑熱、祛暑濕,健脾胃、助消化,是預(yù)防“苦夏”的兩大關(guān)鍵點。
順應(yīng)季節(jié)調(diào)整喂養(yǎng)
為了預(yù)防苦夏,母乳喂養(yǎng)的媽媽在自己的餐飲上既要營養(yǎng)豐富,又要易于消化,不要太過油膩,少吃烏雞、海參、牛羊肉、鴿肉等偏溫補、易上火的食材,多吃時令蔬菜、水果。即使在月子里,也要注意葷素平衡搭配,否則會徒增寶寶消化奶水的負擔。配方粉喂養(yǎng)的寶寶,在盛夏時節(jié)不要輕易更換寶寶已經(jīng)喝習(xí)慣的配方粉,在沖配方奶粉時可多加10~20毫升水,更易寶寶的吸收消化。天氣熱,寶寶出汗多時,要適當給喂配方粉的寶寶補喂溫水。
放慢輔食添加的節(jié)奏
夏熱時令,已經(jīng)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添加的節(jié)奏可以稍微放緩些。若寶寶胃口不佳,晚一兩周再繼續(xù)添加新的輔食也沒關(guān)系,每次只添加一種,過3~4天再添加另一種,讓寶寶逐漸適應(yīng)。輔食的選擇也盡量降低消化難度,首選易消化的形式,以軟、碎、爛為佳,不選質(zhì)地太黏稠、有硬結(jié)、難消化的輔食。暑夏喂食,脾胃原本較弱的寶寶可少吃多餐,切忌暴飲暴食。
準備一些清暑小食
清暑食品有很多,偏小些的寶寶多喂些溫水即可清暑,偏大些的寶寶可選擇具有清暑祛濕功效又柔和的食材,如甘蔗、荸薺、冬瓜、蓮藕、蓮子、蘿卜苗、鮮茅根、鴨肉、螺肉、乳酸菌飲品等,即使寶寶愛吃這些食物,進食量也要有所控制。
呵護好脆弱的腸胃
暑夏時節(jié),食品最易變質(zhì),寶寶的奶粉、輔物要即做即吃,時刻保證新鮮潔凈。母乳喂養(yǎng)的媽媽在喂奶前,要用溫水清洗乳頭,及時換下汗?jié)竦囊路?。稍大些的寶寶特別愛把喜歡的東西放進嘴里,對這些寶寶隨手就能抓起放進嘴里的玩具,要像奶瓶、奶嘴、餐具一樣及時徹底地清洗、消毒。
芳香氣味有助消暑氣、醒脾胃
如果條件允許,可種植一些薄荷之類的植物,隨時采摘葉片,用開水沖泡后,家里香氣四溢。帶寶寶外出游玩時,也可以采摘一些野外的艾草葉、蒿草、菖蒲等,制作成小花插擺放在房間里,可驅(qū)散暑熱的濁氣。還可以把新鮮完整的荷葉清洗干凈,給寶寶做粥或湯時蓋在鍋上面,讓荷香沁入湯粥中,可清熱解暑。寶寶洗浴時,在浴盆中放入適量的花露水、藿香正氣水等,也可清暑氣。
小兒推拿按摩比藥管用
脾胃虛的寶寶舌頭顏色偏淡白,建議媽媽可以隔一層小衣服圍繞寶寶的肚臍多按摩他的小肚肚,順、逆時針方向按揉都行,可健脾消食。暑氣重的寶寶口唇顏色偏紅艷,媽媽可用手指或牛角板輕捋寶寶小臂外側(cè)皮膚,從肘向腕,可幫寶寶消暑清熱。食積腹脹的寶寶,手心熱、舌苔厚,此時媽媽可將寶寶的手指并攏,從食指橫紋推向小指橫紋,這樣反復(fù)地“推四橫指”,可為寶寶消積消脹。
若寶寶已有苦夏的苗頭,也別焦慮,記得及時調(diào)理。尤其是喂奶的媽媽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如果媽媽焦慮、發(fā)愁,寶寶的苦夏癥狀可能會更明顯。適當調(diào)整寶寶的飲食,讓寶寶的生活更加規(guī)律起來,再輔以對家居環(huán)境的溫度和濕度進行調(diào)整,就能成功幫寶寶避開苦夏小煩惱。
小提醒
消暑季節(jié),不推薦給孩子準備苦瓜、苦菜、菊花、金銀花、蓮子心等苦味偏重的食材。切記寶寶不可貪涼,更不要輕易喂寶寶吃冷飲、涼酸奶、涼茶等,成人常用的清暑食品對這個年齡段的寶寶來說太寒涼了,不僅不會幫寶寶消暑,還會傷害寶寶嬌弱的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