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是一門肢體語言藝術,“動”和“情”作為舞蹈的核心和靈魂,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在舞蹈專業(yè)課的教學中,要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舞蹈修養(yǎng),就應該在進行肢體動作訓練的同時,加強學生舞蹈情感和舞蹈表現(xiàn)力的培養(yǎng)。既要做到體隨情動、因情而舞;又要創(chuàng)立特定的舞蹈意境,借助各自的想象空間,激發(fā)學生的舞蹈表現(xiàn)能力。此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學生從用腳跳舞逐步向用心跳舞過渡,實現(xiàn)肢體動作和思想情感的有機結合,達到身心合一的良好狀態(tài)。
關鍵詞:舞蹈教學 內在情感 培養(yǎng)
舞蹈可以抒發(fā)人們的情感,通過美麗的肢體語言傳達感情。一方面,舞蹈可以塑造學生的形體,培養(yǎng)學生的氣質;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傳達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舞蹈是一種表達情感的藝術,它繼承了歷史并融入了許多情感。最原始的舞蹈,無論是否美麗,都表達了人類的真實感受,每一個動作都代表著人類的內心世界。大多數(shù)舞蹈通過優(yōu)美的動作和輕盈的舞步來表達內心的情感,舞蹈教學應注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讓學生認識到舞蹈不是一系列的機械動作,而應結合自身特點,將自己的情感融入舞蹈。
一、舞蹈的情感性特征
第一,舞蹈藝術的根源是格羅塞在《藝術的起源》中所說的“內在情感”。沒有任何一種藝術行為可以像舞蹈一樣轉移和激發(fā)人類的情感和思想,大多數(shù)原始舞蹈動作都是非常激烈的,原始人無疑已經在舞蹈中發(fā)現(xiàn)了他們能夠感受到的強烈的審美樂趣:能借外部動作來發(fā)泄內心的情感,這樣又是很快樂的。這也充分說明舞蹈源于人們的情感表達和情感交流的需求,是人們心中最激動人心的情感產物,其產生是由內心的情感力量驅使的。[1]
第二,舞蹈藝術作品的好壞關鍵取決于舞者內心真情實感的表達。舞蹈的感染力要求舞者對舞蹈作品進行正確而深刻的體會后,還要對舞蹈素材進行親身的體驗,將舞蹈素材中的思想情感以及喜、怒、哀、樂的真實流露。表演時的肢體動作甚至表情都是舞者內心世界最真實的表達,只有做到這樣,這個舞蹈才能感人肺腑,這也是一部舞蹈作品成功與否的標志。像表演《雀之靈》的著名舞蹈家楊麗萍,是以孔雀為主題的舞蹈藝術家第一人。相反,傣族舞蹈家刀美蘭所表演的《金色的孔雀》卻鮮為人知。這是因為楊麗萍打破了原有的孔雀舞的一般表演模式,融入了更多的現(xiàn)代表演藝術,大膽挖掘,創(chuàng)造出更加挺拔、奔放、舒展的肢體舞蹈語言。其充分發(fā)揮了手指在舞蹈中的表現(xiàn)力,以輕輕捏住拇指和食指的尖端、中指、無名指和小指自然產生的直觀形象,以及手臂、肩膀、胸部、腰部和其他關節(jié)的優(yōu)美節(jié)奏和律動,來表達孔雀的美麗、純潔和高貴,充分展示了舞蹈藝術的獨特魅力,更重要的是,楊麗萍抓住了“情感”這一重要藝術特征,使觀眾能夠通過舞蹈看到編舞者創(chuàng)作的“生命之歌”。
二、當今舞蹈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普遍現(xiàn)象
第一,舞蹈比賽對舞蹈教學的負面影響。近年來,各種舞蹈比賽層出不窮,技能上有嚴格的評分標準,這使得許多舞者過分關注技巧,蔑視甚至逐漸失去了“以情動人”的藝術宗旨。為了在比賽中獲獎,一些學校在作品表現(xiàn)上投入了大量技能教學。舞者的技巧精湛并不是一件壞事,但是舞者藝術技能只是為了更好地突出舞蹈作品表現(xiàn)的手段之一,而不是藝術表達的最主要的表現(xiàn)形式。
第二,舞蹈教學模式為單一競技訓練。舞蹈藝術與其他類別的運動藝術相比,不同之處在于它是一種以肢體語言為主的藝術形式,它側重于人們內心精神世界,其所表達的語言是其他藝術形式所難以表現(xiàn)的,以其感性和生動的舞蹈動作表達了編舞者和演員的內心情感和個人的審美能力。舞蹈比賽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展示個人的舞蹈技巧,而是通過比賽發(fā)現(xiàn)和尋找生活中的優(yōu)秀舞蹈作品和靈魂藝術家。[2]作為一名舞蹈演員更需要深刻理解舞蹈藝術的內涵,并以最真實的表演方式表達他所理解的藝術作品當中所包含的真情實感,為觀眾帶來驚喜。雖然舞蹈藝術是使用肢體運動來作為表達內心情感和思想的語言,但如果這個舞蹈作品沒有表達內涵,那么它就失去了靈魂。
三、舞蹈情感在舞蹈教學中的培養(yǎng)
舞蹈是情感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它比其他任何一種藝術都更直接地袒露人們內心的感情和情緒,而在舞蹈教育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3]正如列寧所說的“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所以,一個“情”字把舞蹈藝術教育、個人思想教育以及情感節(jié)操的培養(yǎng)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
綜上所述,在舞蹈教學中,教師應將舞蹈的基本技術訓練與舞蹈情感表達技能的發(fā)展緊密結合,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能力,讓學生用四肢重現(xiàn)舞蹈,用情感來詮釋舞蹈,身心和諧地展現(xiàn)出舞蹈的獨特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鄭秀琳.職業(yè)中專學前教育舞蹈教學中情感的培養(yǎng)分析和研究[J].時代教育,2018(08).
[2]韓俊澤.舞蹈教學中情感的培養(yǎng)分析[J].北方音樂,2017(18).
[3]李斐斐.大學舞蹈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情感表現(xiàn)力的方法分析[J].北方音樂,2019(05).
(作者簡介:李珂欣,女,本科,山東大學<威海>藝術學院,研究方向:舞蹈編導、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