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華
每到中秋節(jié),母親總會感嘆:“年怕中秋月怕半,哎,一年又快過去了。”起初,我對這話并沒太在意,心想,一年就一年唄,沒有什么好害怕的。直到步入中年,我才深刻地體會到,每一年的時光過得如此之快。只要中秋一過,春節(jié)“哧溜”一下,就到了跟前。
年怕中秋月怕半,中秋已至,意味著年已經(jīng)不遠了。回首這大半年的時光,真是時光匆匆,恍若行云流水,恰如彈指一揮間,轉(zhuǎn)眼便已隨風消逝。這大半年里,有收獲的喜悅,也有不足與遺憾。
這一年春天,老公從外地回家創(chuàng)業(yè),從一年見兩次的“雙城生活”轉(zhuǎn)變到一天到晚的“親密無間”,最初的時候,大家都有些不適應,經(jīng)常發(fā)生些小摩擦,好在經(jīng)歷了磨合期,我們都意識到自己的缺點,收斂了個性,現(xiàn)在,白天一塊兒工作,傍晚一塊兒散步,晚上一塊兒輔導孩子做作業(yè),感情越來越和諧了。
這大半年里,我給母親打的電話比去年多了一倍。查看電話通信錄,幾乎每天一個親情電話。雖然和母親每天都說些平平常常的話語,諸如“吃飯了沒”“身體好不好”之類,但我想,母親的心里應該是快樂的。我還時?;厝タ纯此?,陪她做做飯、洗洗衣,母親的臉上常掛著笑容。
這大半年里,我陪孩子的時間也多了起來。女兒英語不太好,我每天給她聽寫單詞,陪她朗讀課文,她進步很大。我漸漸才知道,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
除了生活上,事業(yè)上的收獲也還不錯。去年年底,我給一家出版社投了一本書稿的樣章,今年六月份,出版社傳來好消息,說可以簽約。我把這兩年寫的文字全部歸納匯總,每天加班加點,終于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書稿。這期間,我放棄了很多娛樂活動,雖然很累可心里卻很快樂。雖然目前新書出版仍在等待中,但我內(nèi)心卻是幸福的。
年前,我認識了一位兒童作家,她跟我暢想了兒童文學的前景,并鼓勵我學習兒童文學寫作。這大半年里,我除了寫期刊和報紙,還試著學寫了一部長篇小說。從最初的醞釀到初稿完成,我只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在寫小說的過程中,我漸漸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水平不夠,這也讓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開始學習基礎的理論知識。
收獲是有,但遺憾也不少,譬如年初的時候,我曾計劃看一百本童話書。如今算算,也才看了三十多本,離目標還差得很遠。還有,長假的時候,因忙于寫作,沒有帶孩子和母親出去看看世界。
朋友圈里最近流行一段話:“假如上半年混得不好,千萬不要氣餒,因為‘七一建黨,‘八一建軍,‘十一國慶,偉大的事業(yè)都是下半年完成的。”雖然是玩笑話,但也讓人心生美好,是啊,上半年過去了也不要緊,抓緊下半年的時間,好好努力,去完成那些年初的計劃,去實現(xiàn)那些未了的心愿。
(編輯? ? 王? ?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