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冰 梁紅亮 付丹
(1成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四川 成都 610000;2西南醫(yī)科大學(xué)附屬363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生活作息的不規(guī)律,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生率逐年增加。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作為消化性潰瘍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發(fā)生便合并出血和穿孔甚至急性腹膜炎的危險性。既往研究表明,消化性潰瘍患者腸道菌群會發(fā)生改變,尤其是幽門螺桿菌(HP)陽性患者在經(jīng)過抗HP四聯(lián)療法后〔1,2〕。亦有研究報道稱,HP會誘發(fā)腸道菌群的紊亂,阻礙潰瘍面的愈合〔3,4〕。本研究探討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腸道菌群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guān)系。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132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入組標(biāo)準(zhǔn):①患者均經(jīng)內(nèi)鏡證實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且潰瘍面積≥0.3 cm×0.4 cm,②HP陽性與陰性均可,有明顯的空腹痛和夜間痛癥狀,③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biāo)準(zhǔn):①有消化道手術(shù)史和(或)潰瘍史,②合并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患者并在治療前1 w內(nèi)服用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華法林等抗凝藥,③同時存在胃潰瘍、炎癥性腸病、糖尿病等誘發(fā)腸道菌群改變的疾病,④近1 w有上消化道出血,⑤合并有嚴(yán)重的心、肺、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⑥對研究用藥過敏的患者。本研究在倫理委員會批準(zhǔn)下進(jìn)行。
1.2研究方法
1.2.1HP檢測及樣本獲取 所有患者治療前后進(jìn)行13C呼氣試驗檢測,確定HP陽性情況。并于就診當(dāng)天留取新鮮糞便200~300 g于無菌糞便收集管中,迅速置于-80℃冰箱保存,方便后續(xù)RT-PCR檢測。
1.2.2RT-PCR 委托上海Invitrogen設(shè)計并合成腸道目的細(xì)菌的引物序列(見表1),包括:乳酸桿菌屬(LAG)、普氏桿菌屬(PRE)、柔嫩梭菌屬(CLS)、擬求梭菌屬(CCS)、擬脆弱桿菌屬(BFG)及腸桿菌科(ENG)。嚴(yán)格按照RT-PCR試劑盒規(guī)定的操作步驟對樣品進(jìn)行菌群DNA定量分析。
表1 腸道目的細(xì)菌的引物序列
1.2.3治療方法 患者均需要營養(yǎng)均衡,加強(qiáng)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知識教育,交代注意事項,調(diào)整作息規(guī)律。藥物治療方面,HP陽性患者采用奧美拉唑四聯(lián)療法〔奧美拉唑(洛賽克,20 mg×1/次,1次/d,阿斯利康,國藥準(zhǔn)字:J20080097)+枸櫞酸鉍鉀(先瑞,0.25 g×1/次,3次/d,蘇州東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zhǔn)字:H10983185)+阿莫西林(阿莫靈,0.3 g×2/次,3次/d,香港澳美制藥廠,國藥準(zhǔn)字:HC20080020)+呋喃唑酮(呋喃唑酮片,0.1 g×1/次,3次/d,北京雙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zhǔn)字:H11020698)〕;HP陰性患者給予奧美拉唑和枸櫞酸鉍鉀治療。
1.3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進(jìn)行χ2及t檢驗。
2.1一般資料 132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中,男96例,其中HP陽性63例(65.63%),女36例,其中HP陽性25例(69.44%),兩組相比未見顯著差異(χ2=0.172,P=0.678)。年齡61~87歲,平均年齡(76.42±7.89)歲,<80歲患者76例,HP陽性53例(69.74%),≥80歲患者56例,HP陽性35例(62.5%),兩組患者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χ2=0.760,P=0.383)。吸煙史方面,98例具有吸煙史的患者中有68例(69.39%)HP檢查陽性;34例無吸煙史患者中20例(58.82%)檢查HP陽性,兩組間相比無明顯差異(χ2=1.268,P=0.260)。家族史資料對比結(jié)果顯示,有102例患者家族中患過消化性潰瘍,這部分人群中有67.65%(69例)HP檢測陽性;30例無家族史患者中,63.33%(19例)的患者HP檢測陽性,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χ2=0.194,P=0.660)。進(jìn)一步對治療情況進(jìn)行分析,132例患者中,接受過傳統(tǒng)治療的患者122例,其中82例(67.21%)HP檢測陽性;10例未接受過治療的患者中,6例(60%)出現(xiàn)HP陽性,兩組間亦未見顯著差異(χ2=0.216,P=0.642)。
2.2腸道菌群在不同性別中的分布特點 在男性患者HP陽性組中,LAG、PRE、CLS、CCS、BFG及ENG的滴度分別為(42.5±9.3)CFU/g、(42.5±9.3)CFU/g、(46.3±8.4)CFU/g、(47.4±9.2)CFU/g、(46.7±8.8)CFU/g及(45.5±8.9)CFU/g;HP陰性組中,LAG、PRE、CLS、CCS、BFG及ENG的滴度分別為(43.3±8.9)CFU/g、(45.7±7.3)CFU/g、(44.2±5.6)CFU/g、(48.1±10.1)CFU/g、(45.5±8.6)CFU/g及(45.9±9.1)CFU/g;兩組LAG、PRE、CLS、CCS、BFG及ENG的滴度在男性患者糞便中未見明顯差異(均P>0.05)。在女性患者HP陽性組中,LAG、PRE、CLS、CCS、BFG及ENG的滴度分別為(45.5±8.8)CFU/g、(42.3±7.6)CFU/g、(45.9±7.7)CFU/g、(44.4±9.3)CFU/g、(47.8±9.2)CFU/g及(46.5±7.9)CFU/g;HP陰性組中,LAG、PRE、CLS、CCS、BFG及ENG的滴度分別為(44.3±8.7)CFU/g、(43.1±6.9)CFU/g、(44.9±6.4)CFU/g、(45.1±9.4)CFU/g、(48.5±7.9)CFU/g及(45.9±8.7)CFU/g;兩組LAG、PRE、CLS、CCS、BFG及ENG的滴度在女性患者糞便中未見明顯差異(均P>0.05)。
2.3腸道菌群在不同年齡患者中的分布 在年齡<80歲患者HP陽性組中,LAG、PRE、CLS、CCS、BFG及ENG的滴度分別為(43.2±8.2)CFU/g、(44.7±7.6)CFU/g、(46.5±7.6)CFU/g、(45.4±7.2)CFU/g、(47.2±8.2)CFU/g及(46.2±7.7)CFU/g;HP陰性組中,LAG、PRE、CLS、CCS、BFG及ENG的滴度分別為(43.6±6.9)CFU/g、(45.3±6.2)CFU/g、(41.6±6.3)CFU/g、(46.1±8.3)CFU/g、(46.5±7.7)CFU/g及(37.9±6.8)CFU/g;兩組LAG、PRE、CCS及BFG的滴度在<80歲患者糞便中未見明顯差異(均P>0.05),而在CLS和ENG中存在明顯差異(均P<0.05)。在≥80歲患者HP陽性組中,LAG、PRE、CLS、CCS、BFG及ENG的滴度分別為(45.1±7.4)CFU/g、(43.1±5.8)CFU/g、(45.8±8.1)CFU/g、(46.2±6.2)CFU/g、(46.7±7.7)CFU/g及(47.3±9.3)CFU/g;HP陰性組中,LAG、PRE、CLS、CCS、BFG及ENG的滴度分別為(44.6±7.1)CFU/g、(43.6±6.6)CFU/g、(46.1±7.3)CFU/g、(46.1±7.1)CFU/g、(47.2±8.1)CFU/g及(38.8±8.4)CFU/g;兩組LAG、PRE、CLS、CCS及BFG的滴度未見明顯差異(均P>0.05),而ENG的滴度存在顯著差異(P<0.05)。
2.4腸道菌群在患者吸煙史中的分布特點 在吸煙的HP陽性的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糞便中,LAG、PRE、CLS、CCS、BFG及ENG的滴度分別為(42.4±7.6)CFU/g、(43.9±8.2)CFU/g、(43.5±6.9)CFU/g、(44.1±6.2)CFU/g、(44.2±7.1)CFU/g及(46.2±7.7)CFU/g;HP陰性組中,LAG、PRE、CLS、CCS、BFG及ENG的滴度分別為(42.4±7.9)CFU/g、(43.1±8.3)CFU/g、(44.5±7.4)CFU/g、(46.1±7.2)CFU/g、(45.1±7.7)CFU/g及(36.8±6.5)CFU/g;兩組僅在ENG中存在顯著差異(P<0.05)。在不吸煙的HP陽性的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糞便中,LAG、PRE、CLS、CCS、BFG及ENG的滴度分別為(43.8±9.5)CFU/g、(45.6±7.8)CFU/g、(46.2±9.8)CFU/g、(45.4±7.7)CFU/g、(48.2±8.3)CFU/g及(45.3±9.3)CFU/g;HP陰性組中,LAG、PRE、CLS、CCS、BFG及ENG的滴度分別為(44.4±6.9)CFU/g、(45.2±9.5)CFU/g、(46.6±7.9)CFU/g、(45.2±7.9)CFU/g、(47.8±7.8)CFU/g及(46.1±8.7)CFU/g;兩組LAG、PRE、CLS、CCS、BFG及ENG的滴度在不吸煙患者糞便中均未見明顯差異(均P>0.05)。
2.5腸道菌群在治療前后的分布特點 治療前HP陽性的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糞便中,LAG、PRE、CLS、CCS、BFG及ENG的滴度分別為(39.5±5.5)CFU/g、(45.7±9.2)CFU/g、(40.3±8.9)CFU/g、(46.1±9.5)CFU/g、(44.6±7.1)CFU/g及(35.4±8.5)CFU/g;HP陰性組中,LAG、PRE、CLS、CCS、BFG及ENG的滴度分別為(46.3±7.9)CFU/g、(44.8±8.7)CFU/g、(45.3±9.2)CFU/g、(45.1±8.6)CFU/g、(45.1±8.3)CFU/g及(46.4±7.2)CFU/g;兩組在LAG、CLS及ENG中存在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HP陽性的十二指腸球部分潰瘍患者糞便中,LAG、PRE、CLS、CCS、BFG及ENG的滴度分別為(45.7±9.4)CFU/g、(45.5±9.1)CFU/g、(44.4±7.9)CFU/g、(43.4±7.6)CFU/g、(45.6±7.8)CFU/g及(39.9±8.1)CFU/g;HP陰性組中,LAG、PRE、CLS、CCS、BFG及ENG的滴度分別為(46.1±10.7)CFU/g、(46.1±8.8)CFU/g、(44.3±8.5)CFU/g、(44.2±9.2)CFU/g、(46.1±8.9)CFU/g及(44.7±9.1)CFU/g;兩組僅在ENG中存在顯著差異(P<0.05)。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通常表現(xiàn)為上腹痛,以空腹痛和夜間痛為主要特點。腸道菌群亦稱為腸道微生物群,已被證實與功能性腸病,肥胖癥,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及許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間有很強(qiáng)的相關(guān)性〔5,6〕。隨著科學(xué)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使得通過腸道微生物組糞便多樣性的基因檢測和腸道菌群的種類和系統(tǒng)發(fā)育分類的準(zhǔn)確分析成為可能。這種檢測可以識別多樣性的變化,并且可以揭示某些細(xì)菌的過度生長。既往研究表明,在缺血性心臟病不穩(wěn)定的情況下,胃十二指腸區(qū)的侵蝕性和潰瘍性病變伴隨著其黏膜微生物的分泌增加和細(xì)菌和真菌的酶活性的誘導(dǎo),在那里形成的異常微生物可以增加黏膜的炎癥和壞死〔7〕,提示腸道菌群在潰瘍形成及愈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腸道微生物群在性別中的分布無顯著差異,這與既往研究存在一定的差異,可能與入選標(biāo)準(zhǔn)的不同,潰瘍種類的差異及樣本量的大小密切相關(guān)〔8,9〕。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年齡是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發(fā)生的重要因素,在HP陽性患者中表現(xiàn)更顯著,這與既往報道的HP陽性促進(jìn)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發(fā)生的觀點較為一致〔8,10~12〕。本研究暫無證據(jù)表明吸煙與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發(fā)生存在相關(guān)性。治療后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糞便中的菌群種類失衡情況逐漸改善,有助于病情的恢復(fù),符合我們的預(yù)期〔13,14〕。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雖然初步結(jié)論可以說明腸道菌群在不同臨床病理特征中表現(xiàn)各異,但由于本研究屬于小樣本臨床實驗,得出的結(jié)果仍需進(jìn)一步大樣本數(shù)據(jù)的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