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剛 蔡興文
胃、腸、胰腺等部位的腫瘤由于血液經門靜脈回流的特點,使肝臟成為最常轉移部位[1]。有研究認為[2],轉移性肝癌可分為非神經內分泌來源轉移性肝癌(non-neuroendocrine tumors from 1iver metastases,NNETLM)與神經內分泌來源轉移性肝癌(neuroendocrine tumors from 1iver metastases,NETLM),其中后者的相關影像學研究已較多,但前者的影像學研究仍較為缺乏。本研究以63例轉移性肝癌患者為例,分析NNETLM患者的超聲造影特點,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6年4月—2019年2月于本院接受超聲造影檢查的轉移性肝癌患者63例進行前瞻性研究,獲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其中男42例、女21例;年齡42~76歲,平均(57.69±8.22)歲;原發(fā)灶:腸道30例、胰腺19例、胃部11例、其他來源3例。
所用檢查設備為Logiq E9超聲診斷儀(GE Healthcare,1~5 MHz),造影前先常規(guī)掃查全肝,觀察病灶情況,多發(fā)灶患者取直徑最大且位置較好的作為目標病灶。后切換至超聲造影模式,造影劑聲諾維(Bracoo公司)。經肘靜脈團注,連續(xù)實時觀察病灶及周圍肝組織增強情況與動態(tài)變化,共4~6 min,儲存圖像。由2名5年以上經驗的超聲科醫(yī)師閱片并給出最后結論。評價內容:病灶增強開始、達峰與減退時間、增強方式、動脈期(0~40 s)、門脈期(40~120 s)、延遲期(>120 s)表現(xiàn)等。
63例患者中,經手術或穿刺病理證實NNETLM共35例、NETLM共28例。
NNETLM與NETLM患者的開始增強時間與達峰時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NNETLM患者的減退時間顯著低于NETLM患者(P<0.001,表1)。
表1 不同來源轉移性肝癌患者病灶的CEUS增強時間的比較(±s,s)
NNETLM與NETLM患者的增強方式主要為整體增強與環(huán)狀增強。NNETLM患者中,整體增強與環(huán)狀增強的占比相當,分別為57.14%(20/35)與42.86%(15/35)。NETLM患者則以整體增強為主,占89.29%(25/28),環(huán)狀增強僅占10.71%(3/28)。NNETLM患者與NETLM患者增強方式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χ2= 7.875,P=0.005)。另外,增強方式還與病灶直徑有關,其中NNETLM患者中直徑≥2 cm的病灶以環(huán)狀增強為主,占62.50%(10/16),<2 cm的病灶則以整體增強為主,占73.68%(14/1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44,P=0.031)。NETLM患者中直徑≥2 cm的病灶以整體為主,占89.47%(17/19),<2 cm的病灶也以整體增強為主,占88.89%(8/9),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69,P=0.543)。
文獻報道[3],轉移性肝癌的常規(guī)超聲缺乏特異度,靈敏度相對較低,僅在50%~76%。超聲造影可突顯病灶與正常肝組織的回聲差別,提高灰階圖像的分辨率,從而敏感顯示腫瘤內低速血流信號與血流灌注狀態(tài),為肝內局灶性病變的鑒別提供更多信息,檢出率可提高至80%~90%[4]。
有研究表明,轉移性肝癌的CEUS的增強方式以環(huán)狀增強為主[5]。本研究中,NETLM患者以整體增強為主,NNETLM患者中整體增強與環(huán)狀增強的占比相當,與以往研究結果存在差異,有學者認為[6],轉移性肝癌的CEUS增強方式會受到病灶大小影響。直徑< 2 cm的病灶多呈整體增強;病灶直徑越大,內部出血壞死的概率越大,故而變?yōu)榄h(huán)狀增強。本研究中,NNETLM患者直徑>2 cm的病灶以環(huán)狀增強居多,直徑< 2 cm的病灶以整體增強為主,與上述研究結論一致。但NETLM患者中不論直徑如何,均以整體增強為主,考慮與其來源有關。NETLM血供豐富,直徑較大也不易發(fā)生出血壞死[7-8]。另外,本研究中NNETLM、NETLM患者的開始增強時間與達峰時間相當,而NNETLM患者的減退時間NETLM患者顯著減小,考慮與NNETLM病灶內腫瘤實質成分少,壞死成分或纖維組織相對NETLM較少,故增強持續(xù)時間相對縮短有關[9]。
綜上,NETLM的CEUS因血供較為缺乏而表現(xiàn)為增強持續(xù)時間較短的特征,增強方式與病灶直徑有關,<2 cm的病灶以整體增強為主,≥2 cm的病灶以環(huán)狀增強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