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薇
(武漢理工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院,武漢 430070)
電影《廣告狂人》里有句對白說:“當今世界只有兩個女人:一位是杰奎琳·肯尼迪,另一位則是瑪麗蓮·夢露,剩下的其他女人,不過是對她們其中一個的拙劣模仿而已?!眽袈蹲鳛槭澜缟献钪男愿蟹?,她的形象一直被后世解讀出更豐富更深層的含義。藝術家愛夢露,大家都愛夢露。
1955年9月16日,夢露閃耀著金白色的卷發(fā),身著一襲白裙,踩著白色的高跟鞋,佩戴白色耳飾,被從地下通道的冷風挑起了裙擺,她伸手壓住裙擺,鑄就了經(jīng)典的“夢露式性感”。憑借電影《七年之癢》里的情景,性感的夢露一舉掃除了紐約的昏暗,并成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性感符號。(圖1)
影片中,夢露所飾演的角色是擁有金發(fā)碧眼、性感迷人的經(jīng)典美人形象,具有天真懵懂、心地單純的性格特征,這些特點成就了她在性感符號里的代表形象:“金發(fā)無腦美人(blonde dumb)”。這個形象擁有純潔無知的心靈,卻反差地擁有性感的、動人的外表,因而她的這種性感給人以無害的、易得的心理暗示,為當時美國對性感的理解重新下了定義。然而,這并不是夢露真實的樣子,而是市場發(fā)展需求所產(chǎn)生的尤物形象。
夢露作為20世紀美國最著名的女演員之一,獲得了許多了不起的成就,她曾收獲金球獎音樂及喜劇類最佳女演員獎,并被電影學會選為上個世紀以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六名。從后人的視角來看,與其說夢露是演員,不如說她是一位時代和市場造就的偶像。夢露傳奇的一生被媒體瘋狂報道,人人都想知道夢露最深的秘密,這種熱切關注,使夢露的性感形象成了一個廣為流傳的文化符號,后世藝術家們對她的寵愛也成就了她延續(xù)至今的影響力。
偶像的存在,具有自我平衡、群體歸屬和感情依托的作用。她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女人,對于女性群體來說,夢露是女性真正意義上解放的時代先驅,對于男性群體來說,她是“性感”一詞的起源,她對“性感”一詞的貢獻是其余全世界所有女明星加上一圈都比不上的。
圖像代表了特定文化的基本觀念與原理以及其象征價值,從這個角度來看,藝術作品就是藝術家、哲學、宗教乃至整個文明的“文獻”。藝術家們愛夢露,不只因為她的美貌,更因為她在大眾心目中不可替代的流行偶像身份。藝術家們把大眾所熟知的夢露形象,從原本為人們所熟悉的語境中脫離出來,并將抽象的概念融入藝術創(chuàng)作之中,成功模糊了藝術與流行文化的界限。本節(jié)旨在通過辨認圖像,辨析其象征意義,破譯《瑪麗蓮·夢露》系列作品的制作目的和原因,分析背后的文化征兆。(圖2)
波普藝術以瑪麗蓮·夢露走上頂峰。在夢露去世不久后,藝術家安迪·沃霍爾以她的頭像為主要元素,進行了絲網(wǎng)版畫的創(chuàng)作。他稱夢露的面孔是美的標準范式,她是好萊塢的性感象征。作品中,沃霍爾沒有非常細致的進行刻畫,而是提取了夢露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她金黃的卷發(fā),性感的紅唇,天真善良的眼睛,以及標表性的痣,都在他的絲網(wǎng)版畫作品中被強調(diào)。這些特征也正是被媒體夸大渲染,為大眾所廣泛接受的性感特征。在色彩的運用上,他將幾個色彩飽和度高的顏色大面積地運用,完成了一系列色彩對比鮮明、平面輪廓簡潔的作品。沃霍爾的《瑪麗蓮·夢露》系列作品中充分表現(xiàn)了波普藝術的復制性和戲劇性。波普藝術的發(fā)展也得益于瑪麗蓮·夢露這一偶像在流行文化里的影響力,這種強大的影響力通過夢露嫁接到了波普藝術上。
> 圖1 電影《七年之癢》劇照
> 圖2 安迪·沃霍爾《瑪麗蓮·夢露》
> 圖3 電影《嘉年華》宣傳海報
波普藝術對夢露的形象賦予了更深的含義,并將夢露的形象重新定位。波普藝術的特性表明,沃霍爾拒絕老生常談的“個性”之說,也無意于表現(xiàn)作品的“深度”“洞察”等概念。他剝除了對象的個性化特征,展現(xiàn)了單純的影像再現(xiàn)。這種不帶感情的藝術形式,反映了名望帶來的孤獨和非人化。
在安迪沃霍爾的作品里,一切都是商品,夢露是商品,她的性感可以被消費,她的肖像可以被販賣,甚至,沃霍爾自己也是商品,冷漠地為顧客制作批量化的作品。事實上,沃霍爾本人清楚地知道夢露本人與這一形象完全不同。他在見到夢露后曾與自己的朋友談到,“夢露給大眾所呈現(xiàn)的形象與她生活中完全不同。她看起來非常恬靜?!痹诶淠?、可怖的消費社會里,女性被作為吸引男性的性吸引對象出現(xiàn),他的這系列作品強調(diào)了女性在消費意識形態(tài)社會里的悲劇與困境。
符號是被認為攜帶意義的感知。導演文晏憑借電影《嘉年華》榮獲第54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項,這部表達導演女性身份和性別議題的電影,激發(fā)了觀眾對于社會邊緣群體的關注。作為女性導演,文晏采取獨特的女性視角,用瑪麗蓮·夢露作為影片的隱喻符號,多次出現(xiàn)的夢露形象在電影中貫穿著不同情節(jié)的情感變化。文晏問身邊的女性朋友:“夢露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朋友說:“代表著除了愛以外的一切。”夢露在電影里作為符號學最典型的造型符號,對于人物性格的傳遞、任務態(tài)度的表達具有直接有力的作用,夢露本身作為一種性感天真的女性形象,為這種造型符號增添了更大的戲劇性。影片中所出現(xiàn)的夢露形象為一尊高八米多的夢露雕像,造型來自于夢露代表作《七年之癢》中被風吹起裙擺的經(jīng)典場景。(圖3)
電影中夢露的形象一共出現(xiàn)了五次,開頭部分,主人公小米第一次看到夢露雕像,性感的夢露與簡單樸素的小米形成了對比,用外在物化的雕像形象襯托現(xiàn)實生活的女孩所承受的苦痛。第二次出現(xiàn)在角色小文尋找父親無果后,抱著金魚躲在夢露雕像腳邊睡去,這次的夢露雕像則具有母腹的象征意義,這座雕像像一個母親給了小文依靠。夢露形象的第三次出現(xiàn),是在小米被經(jīng)理辭退后,她來到海灘,卻看到雕像的腿上被貼滿了小廣告,她想撕下這些小廣告卻發(fā)現(xiàn)根本撕不干凈。小米感到失落又憤怒,這不僅是她對自己喜愛之物遭到破壞的惋惜,更因為同樣作為女性,而產(chǎn)生受到侮辱的共鳴。夢露雕像第四次出現(xiàn)是被工人拆除的時候,與其銜接的情節(jié)是劉會長為擺脫罪行,勾結權威,作假證明并開發(fā)布會。這里的夢露則暗示著男權社會對女性的不公以及女性群體的弱勢地位,文晏曾說過:“她不曾見過哪位女性活得特別灑脫痛快。”夢露雕像最后一次呈現(xiàn),是在小米逃離的時候。她騎車飛馳在馬路上,偶遇被拆除的雕像,伴隨著激烈的鼓點,她仿佛在追逐那座雕像,奔向光明未來。
正如導演所表達的,瑪麗蓮·夢露代表著“除了愛的一切”,代表著被權威利用或威脅的女性弱勢群體地位,以及社會和人性的陰暗面。在男權社會里,女性地位自始至終居于弱勢,女性群體甚至被物化或被奴化。夢露形象的雕像貫穿整部影片,雕像的命運起伏作為情節(jié)的隱喻符號,在表達男權社會中女性的窘境與現(xiàn)實。
夢露的一生在我們看來是華麗又短暫的。當我們想到瑪麗蓮·夢露的偶像形象時,不僅會想到那段好萊塢的黃金時代,時至今日,她的形象依舊經(jīng)典。夢露的“金發(fā)無腦美人”形象是一種人為打造的,對某種女性氣質的塑造,這種方式使性別氣質變成可被重新打造的表象游戲,而并非原本大眾以為的渾然天成的性別氣質。通過圖像學和符號學原理來分析她的偶像體系,能幫助我們重新解析夢露形象的戲劇性與象征性?!敖鸢l(fā)無腦美人”的意義實際上并不像它表面含義那般空洞和世俗,這種形象具有強大的文化生命力,使之可以不斷地被藝術家們用各種方式重新創(chuàng)作、重新解讀。隨著網(wǎng)絡媒介平臺的迅速發(fā)展,瑪麗蓮·夢露的偶像體系獲得了廣闊的成長空間,她影響著現(xiàn)代流行文化的發(fā)展,同時又被流行文化深刻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