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摘 要】我在舞臺上表演的一般都是一些比較有獨特魅力的女性。在我相對較長的表演生涯中,我逐漸發(fā)現(xiàn),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黃梅戲劇目,不論是折子戲還是大戲,不管是移植戲曲還是傳統(tǒng)劇目,大多表現(xiàn)出了一種女性的陰柔之美。
【關(guān)鍵詞】《戲牡丹》;表演體會
中圖分類號:J825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1-0039-01
從黃梅戲的劇目中可以看出,以女性人物為軸心而發(fā)展故事情節(jié)的曲目還是比較多的,在舞臺表演中,一些旦角可以大放異彩。這主要是因為黃梅戲產(chǎn)生于皖江流域,是以吳楚之地的文化和風(fēng)土人情為基礎(chǔ)進行改造的。我在表演的過程中就經(jīng)常扮演一些旦角角色,盡管每次扮演的人物在身份、經(jīng)歷和情感變化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是每一個角色都有自身的閃光點,我盡可能將這些角色的溫柔、機智、堅貞和靈動的特點更好地呈現(xiàn)出來。
在我扮演的所有女性角色中,《戲牡丹》中的白牡丹是我最為喜歡的,我在扮演白牡丹這一角色的過程中,盡量表現(xiàn)出她身上的那種“對立氣質(zhì)”。由于白牡丹年紀尚輕,需要有小女孩的那種活潑和伶俐的感覺,但是由于故事情節(jié)的特點,還要表現(xiàn)出她的知性美。由于白牡丹這一角色的主要特點就是智慧,這一特點使得她同其他天真活潑的少女有所不同,既機靈活潑,還要大方得體,在表現(xiàn)上,需要在一些細節(jié)上進行把握,讓觀眾在白牡丹的一些小動作中發(fā)現(xiàn)她的少女感,但是又要在語言上表現(xiàn)出她的機智和大方[1]。只有這樣,才能讓這一角色形象更加飽滿,讓角色更加立體,從而引起觀眾的共鳴。
我曾經(jīng)在書上看到這樣一句話“靜如深夜曇花開,凝如春風(fēng)過水波瀲滟”,我認為該句用在白牡丹身上再恰當(dāng)不過了。在《戲牡丹》中,白牡丹一出場的時候,一個少女穿著白裙,仙氣飄飄,但是眉目之間又透著一股清冷的氣質(zhì),給人一種難以接近的感覺,她為父親端茶送茶,也體現(xiàn)出了其孝順的優(yōu)秀品質(zhì),但是,之后白牡丹接過父親手中的藥方噗哧一笑,就一下子打破了她高傲的偽裝,少女的機靈和狡黠在她的眉眼中全部顯露出來。隨后,她將父親送入后堂休息,開始對付那個來找麻煩的道長,這這一過程中,我在表現(xiàn)時,會用一些較為細致的表情來塑造白牡丹的心理活動,讓觀眾意識到白牡丹是一個青春靈動的小女孩,當(dāng)然,這種表現(xiàn)也能與之后白牡丹反諷呂洞賓的表現(xiàn)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突出白牡丹的機智和自信。
當(dāng)?shù)篱L也就是呂洞賓再次上場之后,白牡丹端坐在桌子的后面,看似是拿著一本書在認真看,實則她知道此人是有意前來刁難自己的,但是仍然表現(xiàn)得不慌不忙,體現(xiàn)出沉穩(wěn)和冷靜,同時這種表現(xiàn)也很好地突出了白牡丹身上的少女氣質(zhì)。在《戲牡丹》這出戲中,呂洞賓是因為白牡丹家藥鋪上掛了“萬藥具全”這塊牌匾,認為他們太狂妄自大,因此前來“教訓(xùn)”,白牡丹的父親不敵呂洞賓,因此敗下陣來,最后由白牡丹出面與呂洞賓對峙,面對呂洞賓的步步緊逼,白牡丹絲毫不示弱[2]。我們都知道,呂洞賓是八仙之一,而白牡丹只是一個凡間的普通女子,她并不知道呂洞賓的真實身份,但是在面對呂洞賓的刁難時,她仍然笑臉相迎,有理有據(jù)地將呂洞賓的問題一一擊破,整體表現(xiàn)得不卑不亢。隨著呂洞賓的得寸進尺,白牡丹的個性特點逐漸更加鮮明地展現(xiàn)出來,開始的時候,她自信地回擊呂洞賓的問題,然后,當(dāng)呂洞賓開始對她進行人身攻擊的時候,她雖然較為憤怒,但是也沒有失態(tài),只是用較為強硬的語言來反駁呂洞賓的那些輕薄她的話,可是,當(dāng)呂洞賓要砸店鋪牌匾的時候,白牡丹的怒氣值已經(jīng)達到了頂峰,雖然說她不知道呂洞賓是神仙,但是,神仙又怎樣,即使是神仙,觸犯了我的底線,我也一樣大罵一番將你轟出去,正是這樣的一種表現(xiàn),使得白牡丹這一人物形象更加鮮明,整個人物性格更加飽滿。觀眾在觀看這一出戲的時候都大呼過癮,在這一出戲中,不但體現(xiàn)出白牡丹伶俐的少女氣質(zhì),還突出了她強勢的一面,這也是黃梅戲吸引人的地方。
從這一出戲中,我們不難看出,黃梅戲不但是在題材上對女性較為偏愛,在人物個性的塑造上,女性角色也占有絕對優(yōu)勢,在黃梅戲中,女性的角色一般都是像白牡丹這種機智、聰慧、心靈手巧、能勞善作的獨立女性,而不是男性的附屬品。在黃梅戲中,我們經(jīng)??吹侥行砸驗榕缘牧嫜览X而被“欺負”得啞口無言,最后只能倉皇而逃,就如《戲牡丹》中的呂洞賓一樣。這樣的表現(xiàn),就使得人們固有思維中的男性強于女性的觀點逐漸弱化,突出了女性的特點,但是這也不會就此讓觀眾厭惡這些女性角色,相反,在這種表現(xiàn)中,不但讓人覺得“欺負人”的人比較可愛,同時“被欺負”的人,即戲中的那些男性角色也表現(xiàn)得較為溫和,不同于其他劇目中的男性比較硬朗、強勢的感覺,使得這兩種性別的角色都表現(xiàn)得比較鮮明,同時還得到了觀眾的喜愛[3]。
參考文獻:
[1]查寅.把握好角色的情緒變化——飾演《戲牡丹》中白牡丹的點滴感想[J].黃梅戲藝術(shù),2015,(01):69.
[2]鄭玉蘭.從《戲牡丹》體味女性之美[J].黃梅戲藝術(shù),2012,(12):25.
[3]王琴.把自己當(dāng)成劇中人[J].黃梅戲藝術(shù),201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