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娟
【摘 要】花旦是扮演性格活潑或潑辣放蕩的青年或中年婦女,并常常帶喜劇色彩,人物造型要求嫵媚妍麗、嬌憨靈巧,多念散白,重做功,重神采,要求唱腔秀麗巧俏,以細膩的心理刻畫與精致的藝術(shù)技巧相結(jié)合為其主要特色。
【關(guān)鍵詞】京劇;花旦;表演;藝術(shù)
中圖分類號:J821?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1-0029-02
花旦大多是小家碧玉,或是大戶人家的丫鬟,聰明伶俐、活潑俏皮,一派天真爛漫,也有少數(shù)是美艷妖嬈潑辣的少婦,反正是和傳統(tǒng)女性審美不太一樣的角色。花旦大多穿不帶水袖的上衣,配長裙或褲子,雙手露在外面,一般拿一個小手絹或一把泥金小扇子。服裝顏色非常鮮艷,水粉、鵝黃、艷紅、嫩綠……襯托著她們年輕飛揚的青春。在京劇花旦的發(fā)展中既有京劇藝術(shù)的總體優(yōu)點,又在此之上形成了自己的表演藝術(shù)特色。
一、花旦表演藝術(shù)的劃分
旦角即是戲中女性,一個戲劇故事很少沒有女性出現(xiàn),故旦角所占的分量很重,僅次于生角,后竟超而過之。因此藝人習旦的也多。在梨園中一向就有“千生萬旦”的說法。至于“萬旦”在戲中所表演的藝術(shù),是否都是一樣格調(diào)呢?自然要根據(jù)故事中這些女流之輩的年齡、身份、個性等賦予各種不同的演技重點。根據(jù)各種不同的技能,便分出幾個類別來,大致是正旦(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幾大類。其中“老旦”是演善良正派的老婦;“彩旦”是飾演丑女和惡嫗,或身份不高的老婆子,故也有把清代戲劇中飾丑怪少女的叫“彩旦”,飾惡嫗或下賤老婦的叫“丑婆”。若以角類來分,并無“婆”之一類,當然都屬“彩旦”的。多年來彩旦已由“丑”角兼演。“武旦”是以過家伙,打出手,表演武功為主,唱念做表很少。扮相經(jīng)常是小領(lǐng)對襟下連戰(zhàn)裙的打衣。
以上老旦、彩旦、武旦可說各有類型,一看便知。唯有“青衣”與“花旦”有時不容易分清。就演技論,有說青衣是重唱念的,花旦是重做白的。就服裝論,有說青衣是穿帶水袖的(青衣名稱之來,是因《武家坡》之王寶釧、《桑園會》之羅敷等皆著青色衣衫。角色極重唱工,例由正旦擔任,故把正旦稱為青衣,又叫“青衫子”),花旦是著襖褲的。就年齡論,有說青衣是飾中年婦人的,花旦演妙齡少女的。就品格論,有說青衣是正派人,花旦則含有輕浮放蕩甚至邪淫之類的。如果說,在“占行”中的“青衣”還比較單純,到了“花衫”就會相當復雜了?!盎ㄉ馈币裁ǖ渌越凶鳌盎ㄉ馈?,是因這種旦角穿“青褶子”的很少,有的是穿裙子、襖子,有的是穿襖子、褲子,而不論是穿襖褲,還是襖裙,都是色繡花朵的;就是穿帔或穿褶子,也要繡花,故名“花衫”。當然,這和“青衣”一樣,也是不能絕對的,名叫“花衫”,不一定就都是穿花衫。其中也有穿女蟒的,穿宮裝的,扎女靠的,穿女抱衣抱褲的,甚至還有穿藍布褂的,穿旗袍的,穿過去“時裝”的,也都叫作“花衫”。這類角色一般都是風流美艷、柔媚嬌憨,也有是剛健婀娜的。
“青衣”主要都是家庭好女?;ㄉ绤s身分龐雜,由皇后、公主、女將軍到漁家女、女小畈等都有。“青衣”都是善良婦女,但不盡是好人?!扒嘁隆彼缪莸呐杂械哪挲g較大,但一般不過四十?!扒嘁隆蓖鶐в凶优?,和“娃娃生”有緣;“花衫”卻很少帶子女的,有之,也多半是懷中抱的“喜神”,如《探母回令》的鐵鏡公主、《賣餑餑》的王三姐、《背娃入府》的李平兒妻等。像《雁門關(guān)》的青蓮公主與碧蓮公主,帶著四個孩子,《劈山救母》的三圣母生有沉香,卻是為數(shù)廖廖。而花旦之中視其劇中人之身份、個性和行為,又分為閨門旦(如《拾玉鐲》之孫玉姣)、玩笑旦(如《荷珠配》之荷珠)、八潑辣旦(如《烏龍院》之閻惜姣)、刺殺旦(如《刺虎》之費貞娥)、刀馬旦(如《穆柯寨》之穆桂英)數(shù)種。
二、花旦藝術(shù)表演形式
(一)念白形式。和青衣一樣,花旦也用小嗓發(fā)聲,念白講“京白”,就是說北京話,有的花旦戲把韻白和京白摻著講,這叫作“風攪雪”。講韻白感覺比較正經(jīng),而京白就很活潑詼諧,花旦說起話來嗲嗲的,好像在撒嬌一樣。
例如京劇《賣水》中的小丫鬟梅英選擇花旦行當來扮演,基本上用京白(本白)的念白形式,就生動地刻畫了一個有正義感、天真活潑又善良、機敏的官宦人家的小丫鬟形象,奠定了重要的基礎(chǔ)。而同是由花旦扮演的《拾玉鐲》中的孫玉姣,雖是普通人家的少女,但性格較為內(nèi)向、靦腆,故采用韻白的形式,就比較貼切地刻畫出了小家碧玉的形象。設(shè)想,如果把這兩個同屬花旦扮演的角色的念白形式掉換一下,還能有現(xiàn)在這樣的藝術(shù)效果嗎?不能。因此,在角色的行當確定后,演員在對念白的技術(shù)處理時,首先必須準確地選擇最能體現(xiàn)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性格、身份、年齡、感情等語言特征的念白形式,并能在表演時,依據(jù)不同的交流對象與語言環(huán)境,靈活地運用各種不同類別的念白,以達到理想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效果,成功地塑造出極具個性的角色聲音形象。
(二)聲與形的靈動?!案璞匚?,言必歌”是對京劇綜合性特征的概括。在舞臺上哪怕是一個筒單的臺步或是比較復雜的“跑圓場”“起霸”等,都要配合著音樂的伴奏,使其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感。無論是幾個字的念白還是大的唱段,都強調(diào)“韻味”,強調(diào)韻律的動感。這就是京劇所謂的“靈動多姿”,也即聲音形象和視覺形象都能使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具有完整而不割裂、婉轉(zhuǎn)而不生硬、含蓄而不直露的美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梅蘭芳的《貴妃醉酒》?!顿F妃醉酒》的看點是唱腔和舞蹈。高亢清亮的京胡過后,彷佛朝霞似錦、光芒萬重,身著鳳冠霞帔、華彩盛裝的“貴妃”在眾侍女的簇擁陪伴下,微有醉意、蓮步輕搖地走出宮殿。她旋轉(zhuǎn)、下腰、移扇、蓮步、舒廣袖、展鳳姿,把貴妃酒醉后的媚態(tài)、醉態(tài)、柔美神韻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接下來她朱唇輕啟,口吐蓮花,嗓音清亮,行腔圓潤,音質(zhì)醇美,給人以恬靜、幽雅、舒適、自然的美感,似天籟之音,引起觀眾聽覺快感,并迅速浸透心胸。梅先生的表演爐火純青,唱腔剛?cè)岵⑿?,飄逸的舞姿能讓蝶鳳停落,表現(xiàn)了聲與形完美結(jié)合的靈動之美。
(三)聽覺中的均衡。京劇被譽為中國歌劇。與西方歌劇相比,它的音樂具有獨特之美。這種獨特之美表現(xiàn)為“唱”,而唱又突出表現(xiàn)于“腔”,腔又歸結(jié)到“韻”上,在這其中,唱腔就是京劇音樂的“魂”。京劇的音樂與具有文學性的唱詞相配合,會引起聽眾的不同聯(lián)想,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意境之美。韻白也是如此,如《紅娘》中紅娘和張生的對白,就是運用韻白與京白的巧妙結(jié)合,達到“韻”與“俏”、“古”與“今”的融合之美。
《紅娘》取材于家喻戶曉的中國古典名著《西廂記》。京劇本無《西廂記》故事的劇目,為填補空白,荀慧生與劇作家陳水鐘合作,參照王本《西廂記》和昆曲《拷紅》,于1936年創(chuàng)編了《紅娘》劇本,同年10月22日首演于北京。荀慧生飾紅娘,何佩華飾崔鶯鶯,高維廉飾張君瑞,演出獲得成功。此后數(shù)十年,經(jīng)過不斷修改、加工、完善和提高,已成為“荀派”最具代表性的經(jīng)典劇目,盛演不衰。
三、結(jié)語
京劇花旦是京劇旦行的重要一支。在京劇開始之前就有了自己的發(fā)展。在京劇發(fā)展之后,重要的京劇名角為京劇花旦的發(fā)展貢獻出了卓越的力量。京劇花旦因其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和豐富的舞臺表現(xiàn)力,從旦角的產(chǎn)生到現(xiàn)在的發(fā)展一直備受人們喜歡。
參考文獻:
[1]任榮.京劇旦角藝術(shù)崛起之原因探析[J].戲?。ㄖ醒霊騽W院學報),2013(05).
[2]翁長慶.淺述京劇服裝的象征意義[J].絲綢,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