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華
(江西省軍區(qū)門診部,南昌,330006)
冠心病是臨床中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該病在老年群體中有很高的發(fā)病率。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疾病的發(fā)病率也呈現(xiàn)逐年升高的趨勢,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命質量及生命健康。冠心病病情急,病程進展快,老年患者尤其嚴重,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患者殘疾,嚴重者甚至會引起患者死亡[1]。常規(guī)針對老年冠心病的治療上,主要是為患者使用阿司匹林這一抗血小板藥物,該藥物雖說對冠心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但是用藥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也較高,如皮疹、神經(jīng)性水腫及哮喘等,這會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因此臨床中探討使用更加有效的治療方式[2]。近年來,江西省軍區(qū)門診部針對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硫酸氫氯吡格雷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江西省軍區(qū)門診部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3例。觀察組中男30例,女23例;年齡55~78歲,平均年齡(65.1±2.4)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3.1±0.4)年。對照組中男32例,女21例;年齡53~77歲,平均年齡(64.7±2.2)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3.3±0.4)年,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中的相關診斷標準[3];2)患者均無抗血小板藥物使用禁忌;3)本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會批準,患者也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1)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2)患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的患者;3)存在認知障礙或精神疾病的患者。
1.4 治療方法 入院后均給予2組患者行常規(guī)治療,如為患者使用硝酸脂類藥物、他汀類藥物、擴血管藥物、降血脂藥物等。在此基礎上為對照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藥品、規(guī)格)治療,主要是采取口服用藥的方式,100 mg/次,1次/d,每天晚上睡前用藥。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為患者口服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藥品、規(guī)格)治療,75 mg/次,1次/d。2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1個月,治療期間禁止為患者使用其他的治療藥物。
1.5 觀察指標 1)結合患者臨床癥狀改變及心電圖檢查結果評價治療效果。顯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或體征均基本消失,心絞痛發(fā)作頻率降低≥80%,心電圖檢查顯示ST段壓低超過0.1 mV或恢復到正常的水平;有效: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心絞痛發(fā)作頻率下降50%~80%,ST段有所下降但是下降幅度小于0.1 mV;無效:未達到上述的標準;2)治療前、治療2周及治療4周均使用匹茲堡睡眠質量評分(PSQI)評價患者的睡眠質量,總分范圍為0~21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睡眠質量越差;3)統(tǒng)計患者治療期間惡心嘔吐、腹瀉及皮疹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2.1 療效比較 經(jīng)過相關的治療,觀察組治療總有效50例,總的有效率為94.34%,對照組治療總有效42例,總有效率為79.25%,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睡眠質量 治療前2組患者在PSQI評分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2周、4周后2組患者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但是觀察組評分降低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2組患者PSQI評分變化比較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2.3 不良反應 藥物治療期間,觀察組患者中出現(xiàn)2例惡心嘔吐、1例腹瀉,總發(fā)生率為5.66%。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xiàn)5例惡心嘔吐、3例腹瀉與3例皮疹,總的發(fā)生率為20.75%。2組不良反應均較輕微,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在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問題上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冠心病是老年中常見的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病因主要是因冠狀動脈狹窄或者閉塞所致心肌缺血、缺氧,該病若不及時治療,可引起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重者可致死[4]。針對老年冠心病,常規(guī)是給予患者使用阿司匹林這一抗血小板藥物治療,該藥物使用后,能夠起到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減少機體血栓形成,改善冠狀動脈血流及患者的臨床癥狀[5]。然而對老年群體,使用阿司匹林常存在耐藥的情況,并且大量用藥還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較嚴重的不良反應,這樣影響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進而降低治療效果,所以為進一步提高老年冠心病的療效,臨床中提倡使用更加有效治療藥物[6]。
硫酸氫氯吡格雷是現(xiàn)階段治療老年冠心病的新型藥物,該藥物具有更加顯著的抗血小板聚集功效,藥理機制為:使人體內二磷酸腺苷同血小板受體的結合,且藥物的選擇性良好,如此可弱化機體活化因子效果,抑制二磷酸腺苷激活與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功效[7]。此外,有研究結果還顯示,使用硫酸氫氯吡格雷治療老年冠心病,還可以有效的擴張冠心病患者發(fā)生痙攣的血管,改善末梢循環(huán)及減少血栓形成,使冠狀動脈的血流速度得到提高,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在本次研究中,探討了采用硫酸氯吡格雷對老年冠心病的治療效果,在研究中設置了使用阿司匹林治療的對照組,常規(guī)基礎上使用硫酸氫氯吡格雷的觀察組。結果顯示在臨床療效上觀察組明顯要高于對照組,治療后患者睡眠質量評分較治療前的降低幅度上觀察組也較對照組顯著,該結果提示采用硫酸氫氯吡格雷用于老年冠心病的治療中可取得較阿司匹林治療更顯著的療效[8]。研究結果還顯示在治療期間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上,觀察組也明顯低于對照組,該結果表明硫酸氫氯吡格雷用于老年冠心病的治療有更高的安全性,這使得患者的耐受性提高。且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價結果顯著高于對照組,這可能與采用硫酸氫氯吡格雷治療顯著的改善心臟冠脈血液循環(huán)效率,可避免了患者夜間睡眠時因頻繁出現(xiàn)呼吸障礙所致蘇醒,從而使患者自覺癥狀減輕,降低因冠心病引起的心絞痛疼痛程度和發(fā)作頻次、因病理刺激引起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應激情緒也會得到有效降低。因此使用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治療直接或者間接的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質量,促進了患者的康復進程,進而使患者的生命質量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老年冠心病的治療中,使用硫酸氫氯吡格雷的治療方法,可取得更顯著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及降低治療期間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因此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