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少工委 黃萌萌
活動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淮海戰(zhàn)役烈士紀念塔和淮海戰(zhàn)役紀念館時曾說:“人民戰(zhàn)爭是小推車推出來的勝利。我們要好好回報人民,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江蘇省徐州市奎山小學的隊員們對習總書記的這句話感到十分好奇:“習爺爺為什么說是小推車推出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呢?”為了尋找答案,大隊輔導員號召隊員們組成了“紅領巾尋訪淮海戰(zhàn)役精神”尋訪小隊。
帶著疑問,隊員們各自搜集了“小推車與淮海戰(zhàn)役”的相關資料,了解到在淮海戰(zhàn)役中有一支了不起的隊伍——支前民工。
隊員李慧丹通過查找資料發(fā)現,在淮海戰(zhàn)役中,支前民工提供了88萬輛小推車,為解放軍運送物資。若把這些小推車連起來,能從北京排到南京。隊員陳梓寧展示了電影《車輪滾滾》的一個片段,還列出了一組數字:在淮海戰(zhàn)役中,支前民工用小推車等工具,向前線運送了1460多萬斤彈藥,近10億斤糧食和大量軍需物資,向后方轉送了11萬名傷病員。
隊員丁奕辰介紹了自己的發(fā)現:“在淮海戰(zhàn)役中,共產黨領導的60萬軍隊戰(zhàn)勝了國民黨的80萬軍隊。雖然人民解放軍人數少,但支前民工人數達543萬,相當于每個解放軍身后都站著9個支持者呢!”
隨著對淮海戰(zhàn)役的深入了解,隊員們又產生了新的疑問:“為什么會有這么多解放區(qū)的老百姓愿意支援人民解放軍呢?”他們帶著這個新問題走進了淮海戰(zhàn)役烈士紀念塔園林。
在輔導員和講解員的帶領下,隊員們來到了淮海戰(zhàn)役烈士紀念塔園林,沿著習爺爺的足跡,一路尋訪。
隊員們首先瞻仰了淮海戰(zhàn)役烈士紀念碑,觀看了支前民工的浮雕,并在碑文中了解到支前民工在淮海戰(zhàn)役中的貢獻。隨后,他們來到淮海戰(zhàn)役烈士紀念館,參觀了人民支前廳,見到了小推車展品,還知道了一級文物“小竹竿”的故事。
唐和恩是當年支前的民工之一。他在地里收莊稼時,聽說村里要組織民工隊到前線去,就立刻報名支前。他隨身帶著一根“小竹竿”,他支前到哪里,就在上面刻下那個地方的名字。于是“小竹竿”上山東、江蘇、安徽3省的88個城鎮(zhèn)村莊的地名,成了人民支前的真實見證。
隊員王鋆昊問道:“為什么會有那么多支前民工愿意放下家里的事情,冒著生命危險去支援人民解放軍呢?”講解員告訴他:“因為共產黨領導解放區(qū)的老百姓進行了土地改革,讓他們分到了土地,過上了新生活!民工們不僅支援人民解放軍,還有不少人加入解放軍隊伍呢!”此時,隊員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支前民工不怕艱苦、不怕犧牲、默默奉獻,為革命勝利做出的偉大貢獻,明白了習近平爺爺所說的“人民都選擇了共產黨,都站在共產黨的這一邊”的含義。
參觀完淮海戰(zhàn)役烈士紀念館,隊員們模擬支前民工嘗試推動小推車,體驗支前民工運送物資的艱辛。
隊員們一起推小推車
回到學校后,隊員們召開了交流分享會,一起制作《小推車和一場偉大的戰(zhàn)役》幻燈片,向身邊的伙伴們講述支前民工運物資、救傷員、支援解放軍取得勝利的故事。
隊員張恪誠以快板的形式,表達了自己的尋訪感受:“土地回家樂洋洋,有田有屋又有糧,翻身不忘共產黨,領導窮人把家當。支前趕到徐州城,立下功勞多光榮,咱把彈藥送前方,全國早日得解放?!币恍╆爢T還排演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春天的故事》等歌曲。
輔導員告訴大家: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心少年兒童的成長,希望隊員們“多了解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知識,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學習,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用實際行動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隊員們紛紛表示,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努力爭做新時代的好隊員,并制作了“爭當新時代好隊員”主題小報,寫下了自己的成長計劃,以實際行動表達傳承紅色基因的愿望。
活動反思
在這一活動中,隊員們從“人民戰(zhàn)爭的勝利是小推車推出來的”這句話出發(fā),帶著疑問尋訪小推車的故事,知道了支前民工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為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做出的偉大貢獻,理解了“人民都選擇了共產黨,都站在共產黨的這一邊”這句話的含義。
輔導員以一輛小推車的故事為切入點,生動、具體、形象、準確地向隊員們講述了“共產黨好”的道理,激發(fā)了他們對黨的樸素情感,使他們堅定了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