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嫻
一、開合相間的深宏美
文本的深宏美是指文本通過語言、結構、表達方式而呈現出來的一種深遠宏大的美。從結構角度來說,文本的大開大合可以使文本產生出這樣的效果。開合是文本運用分析和綜合的思維方式來組織文章結構的形式。有了開,文章才會富有表現力;有了合,文章才能具有統一性。開合之法其中的一個技法就是運用“總—分—總”的結構模式。十九大報告文本作為黨的指導性文件,是面向新時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它的視野相當開闊,在開合之間運用“總—分—總”的方式,將十九大報告的精神充分傳達了出來,內容上深邃宏大,極具張力。
在報告文本的開頭,就開宗明義地指出整個報告的中心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這是總綱和主腦,它統籌著十九大報告文本內容的全局,使文本內容大開,從一個很高的程度上結構整個文本,在文本中起著“總文理”的作用。
在定下內容上的總綱之后,十九大報告文本緊緊圍繞這個總綱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十三個方面分開論述,總結過去黨和國家工作中的經驗教訓,部署未來五年的工作計劃,對大會主題加以具體闡述,層層推進,使讀者對十九大報告的內容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在報告文本論述完如何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后,基于報告文本中心內容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又對廣大青年發(fā)出號召:“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順著整個報告的文思水到渠成地收束全文。它作為文本的一個總結,“驅萬涂于同歸,貞百慮于一致”,這是文本的一個大合。呼喚青年一代要勇于擔當,肩負起自己的歷史使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而奮斗,與報告的開頭首尾照應。
十九大報告的開頭部分、中間的十三個方面分述加上結語部分是文本的主干,三者相互支撐,共同組成了十九大報告這個整體。它以報告的中心大開,又以報告的目的大合,開合有致,有放有收,以線形的方式構架起全文,形成“總—分—總”的結構模式,在行文時言之有序,各部分緊密聯系,融為一體,使整個報告內容深邃、氣勢恢宏,具有深宏美。
二、眾星拱月的格局美
眾星拱月本指許多星星聚集環(huán)繞著月亮,它可用來比喻擁護某一件事或擁戴某一個人。十九大報告文本在結構上采用了金字塔的框架模式,這種模式的運用使整個文本井然有序,系統周密,具有眾星拱月的格局美。
所謂“金字塔”即是要求“自上而下表達,結論先行”,在寫作時要讓主題先行、從上到下逐層地建構起文本的內容,在這個系統中最頂層的是文本的中心內容,其下是支撐這個中心的論點,再往下是用以支撐這些論點的更為細小的論點,一層一層往下推演,上一層次是下一層次的概括,下一層次必須能很好地為上一層次做支撐。
在十九大報告文本中最中心的“月”和最高的“上”是報告的中心“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它是全文的核心,在全文中起著統攝全文的作用。
這種結構方式的使用使十九大報告文本的內容思路清晰,波瀾起伏而有條不紊,各標題和其下的內容相輔相成,使報告內容不斷得以深入,將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發(fā)揮到極致,具有系統性和層次性。這些一級、二級標題不僅簡潔、準確,能夠吸引讀者,使之能快速地提取報告中的重點信息,而且體系嚴謹、層次分明,次序井然,凸顯出了整個報告的主題,增強了文本的張力。在此層面上,十九大報告文本的結構既嚴謹又周密,具有邏輯性,呈現出月明星燦、星月交相輝映般眾星拱月的格局美。
參考文獻: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王嫻(1993—),女,湖北咸寧人,長春理工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漢語應用寫作。
作者單位:長春理工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