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易卜生筆下,《玩偶之家》中,曾經(jīng)對丈夫唯命是從、對家庭任勞任怨、對子女盡職盡責的娜拉,在與丈夫相親相愛轉為決裂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自己不求回報的付出在丈夫眼里卻一文不值。她覺醒到,自己曾經(jīng)在父親面前是個“泥娃娃孩子”,結婚后又變成了丈夫的“泥娃娃妻子”,從頭到尾她始終是個玩偶,只是從父親手里換到丈夫手里而已,不論在誰手里,她永遠都逃脫不了被支配和擺布的命運,因而她選擇了出走,為爭取自由平等而斗爭。她也從一個美麗、活潑、無憂無慮的家庭主婦形象,最后變?yōu)橐粋€頭腦清醒、向往獨立、追求自由和平等,愿為真理而奮斗的性情高尚的女性形象。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像娜拉這樣有自己獨立思想的女性,注定是悲劇的結尾。
長期以來,中國的女性受制于父權文化的制衡,男權社會中,女性往往依附于男性而生存,沒有獨立的地位。新文化運動時期,五四文化浪潮讓一部分女性看到了爭取獨立自由的曙光。新中國成立后,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為女性“走出去”提供了絕佳的機遇,那么,改革開放路上,走出來的中國娜拉們是否也會如《玩偶之家》中的娜拉一樣,離開家庭之后就只能走向命運的深淵呢?通過《電影》照相師,人們可以一窺其徑。
一、《照相師》中的中國娜拉
電影《照相師》通過祖孫三代的傳承故事,展現(xiàn)了深圳從一個偏居一隅的小漁村到現(xiàn)代化國際大都市跨越式的發(fā)展,映射了我國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的探索發(fā)展之路。四十年,櫛風沐雨;四十年,滄桑巨變。如今,如毛竹厚積薄發(fā)式矗立的城市高樓、如枝蔓層疊般延伸的城市軌道,它們無不宣告著深圳這座城市的現(xiàn)代與發(fā)達。改革開放的春風吹起了萬丈高樓,吹暖了綠樹紅花,也吹醒了中國的娜拉們。
影片故事始于蔡安國尋因深夜逃港而下落不明的母親曾寶蓮,曾寶蓮受制于認真卻老派古板的丈夫蔡祥仁的權威、困苦于眼前生活柴米油鹽匱乏的無止境,當傳入耳中的繁榮撩動她的心弦時,她選擇了逃港出走。拋開當時對國家政策的“背叛”來說,她是勇敢無畏的,她的出走,是對于家庭權威和生活壓迫的出走,她正代表著中國改革開放之路上第一代娜拉們,敢于改變,勇于嘗試,不再是傳統(tǒng)觀念中屋檐之下、一室之內所謂的賢妻良母。但改變總是伴隨著犧牲,在出走的路途上,曾寶蓮也代表著犧牲的那一群人,而其中幸運地通過出走通道的人便向著新一代的娜拉陳文娟走去。
陳文娟出生在革命老區(qū)紅色家庭,家境不好,讀書不多但立志改變命運。她年輕時只身一人在中英街倒賣港貨,與蔡安國相遇并一拍即合生下了兒子蔡正雄。陳文娟的成長之路就是一條出走之路,從離開家鄉(xiāng)、投機倒貨、自由戀愛甚至未婚先孕,她都是在與傳統(tǒng)女性的定位相決裂,她見證了深圳股市的跌宕起伏,也經(jīng)歷了人生的悲歡離合。她在深圳改革開放中敏銳地探索到了商機,毅然投入股票市場,卻因賭性太重,在股市崩塌中血本無歸,這也直接導致她和蔡安國的離婚。但離婚后的陳文娟并沒有墮落,反而憑借自己天賦和拼搏讓自己的股票事業(yè)風生水起??梢哉f在事業(yè)上,她是極其成功的,她憑借自身的努力證明了女性也能走出家庭的屋檐,在社會上擁有一席之地;但在婚姻家庭上,只能說不是那么的完美,殘缺的婚姻、兒子的反叛不理解成為她人生的一個遺憾。對于這遺憾,影片在結尾為人們描繪了一個美好的愿景。
二、中國娜拉走向何處?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其實很少有破鏡重圓的情況。陳文娟事業(yè)上的風生水起與婚姻家庭上的支離破碎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種“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落差實際揭示出,在新時代背景下,女性擁有了更廣闊的社會活動空間,女性可以走出家庭婚姻的桎梏,可以和男性一樣承當社會角色,獲得獨立的經(jīng)濟和社會地位。但是,在走出來的這條路上,女性仍然無法避免在家庭和事業(yè)中徘徊,在兩難的選擇之中面臨艱辛的處境。女性可以離開家庭走向社會,看似獲得了更多的權益,但實質上承受得更多,一方面要面對走出社會中的工作壓力,另一方面因性別特點也無法避免地受制于生兒育女的責任。來自社會和家庭雙重的的壓力如奔涌的浪潮向女性襲來。時下,女性就業(yè)問題、產假問題等不斷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也正體現(xiàn)了社會對女性出走家庭和堅守家庭之間矛盾的關注。
五四時期,魯迅在《娜拉走后怎樣》一文中揭示了娜拉的命運:不是墮落,就是回來。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春風下,中國娜拉們進一步萌發(fā)了覺醒的意識,也擁有了更好的走出家庭走向社會的條件,她們沒有墮落,正如陳文娟年輕時勇敢地獨自離開原生家庭,結婚后離開丈夫打拼自己的事業(yè),雖然經(jīng)歷亞洲金融風暴但仍然能頑強不倒,東山再起。她們也沒有回來,曾寶蓮雖然犧牲在那片海里,但只是不幸地沒有渡過那片海,她那覺醒和追求經(jīng)濟獨立的心早已乘風破浪。春風化雨,滋潤萬物,改革開放路上在風險中前行的中國娜拉們,走后不再是墮落或回去,而會穿過荊棘走向廣闊的世界。
現(xiàn)當代女性依然在路上,雖然傳統(tǒng)舊俗社會觀念無法被根除、現(xiàn)實中家庭與社會事業(yè)難以調和與兼顧,但是新時代的中國娜拉們需要且必須出走,因為走出去才能看到蔚藍星宇、浩瀚星辰,一居之內終究只能成為井底之蛙。選擇離開家庭需要勇氣,前行在出走路上則需要堅定的毅力,出走之路絕不是一條容易的路,追求事業(yè)、追求經(jīng)濟獨立也需要像勇士一樣披荊斬棘,路上還會半路殺出來自家庭的攔路虎,甚至自己也會在前行的路上搖擺不定。因此,出走之時就首先要在心中建造一座懸崖,要有不懼萬丈深淵的勇氣與豪邁。同時,也應看到荊棘之中也有繁花似錦,暗香浮動。
三、結語
影片《照相師》的海報上有這樣一句話:“雖然辛苦,我還是會選擇那樣滾燙的人生?!边@是影片中三代人在不同時代背景下各自在人生路上奮斗的寫照,也是當時的中國在改革開放探索中謀求發(fā)展的吶喊,我想,它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新時代背景下選擇“走出去”的中國娜拉們的心聲。中國娜拉們,擁有了更開放的社會平臺和社會條件,走向何處并不是最重要的,選擇走出去,真正走在路上的過程才是最值得思考的。
(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