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杰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利用計算機技術,尤其是語料庫,實現(xiàn)教育的改革受到研究者們的關注,引發(fā)研究熱潮。不少研究者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視角進行了外語教學研究,但很少有研究者將該理論與語料庫聯(lián)系起來。因此,本文旨在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視角下,探討將語料庫應用到外語的教與學中去。首先闡述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其次,回顧基于該理論的外語教學相關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指出該理論與語料庫相結合的研究漏洞;最后,討論將該理論與應用語料庫于外語教學有哪些好處,并提議將該理論與語料庫相結合融入到外語教學中。
關鍵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語料庫;外語教學
一、引言
近年來,在多媒體和網(wǎng)絡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的背景下,以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為代表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引起教育改革和革新傳統(tǒng)教學領域的廣泛關注。有學者曾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多媒體輔助外語教學、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聯(lián)系到一起,但已有研究多關注于多媒體或計算機在教學中的應用,強調(diào)多媒體或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能夠提供豐富多彩、圖文并茂的教學資源和動態(tài)化、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從而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但少有研究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語料庫語言學聯(lián)系起來。因此,本文將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分析探討如何借助語料庫來推動英語的教與學。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以皮亞杰為代表的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種認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其核心觀點在于知識是由學習者主動構建出來的,而非被動灌輸或傳遞的,突出意義建構中學生的主體性。強調(diào)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中心,是認知主體和積極建構者。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手和推動者,只是起到幫助和推動促進的作用,不要求教師直接向學生傳授和灌輸知識。但“以學生為主體并不意味著教師無所作為,教師最重要的角色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可同時進行探究的環(huán)境(龔亞夫,羅少茜2003)”。老師在為學生們提供各種各樣語言活動的同時,還要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策略,揚長避短。不僅如此,教師竭盡所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或適當?shù)膶W習語境,將學生所學內(nèi)容與其經(jīng)歷和相關知識背景聯(lián)系起來,教會學生學以致用。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是適合外語教學的,但不能作為單一的理論指導外語教學,這不單單是建構主義理論的要求,也是外語教學的要求(趙曉光2005)”?!爸Ъ苁浇虒W”是運用建構主義和認知發(fā)展理論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教學方法,是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下發(fā)展起來的較為成熟的教學方法之一?!澳_手架教學法應該為學習者提供一個概念框架來構建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復雜的學習任務應該提前分解。以便于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王璐2002)。”這種“概念框架”就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所需要的“支架”,建構主義者形象地將此稱為“腳手架”。其核心在于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提高學習能力,這種框架應按照學生智力和理解能力的“最鄰近發(fā)展區(qū)”來建立?!白钹徑l(fā)展區(qū)”指學生在獨立解決問題時的實際發(fā)展水平與在教師的指導下或者水平較高的同齡人的協(xié)作下解決問題時潛在的發(fā)展水平之間存在著差距。換言之,“支架式教學”指的是起初學生獨立無法完成的任務,而在老師的指導下或與同伴的合作下而能夠完成任務的教學,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有所提升,其中老師和同伴發(fā)揮的就是“支架”的作用,并且在“支架”被撤走后,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任務。也就是說,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掌握、建構和內(nèi)化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促使學生不斷探索、不斷理解,從而不斷更新建構自身的認知結構。
外語教學領域不少學者曾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多媒體和計算機技術結合起來,如多媒體輔助外語教學(張莉萍2017;張志偉2009;袁平華2007)、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陶久勝2013;郭敏2012),以及以信息技術作為支撐的外語教學(周小勇2010)。建構主義的教育觀是在批判和發(fā)展傳統(tǒng)教育觀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建構主義的學習環(huán)境非常有利于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和發(fā)展。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多媒體輔助基礎英語教學可以開闊學生視野,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并且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孫瑞梅2003)”。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同,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學生可以自主決定學習的內(nèi)容及方法,成為真正的自主學習者,而非被動地接受知識,他們可以將學習的內(nèi)容與自身的經(jīng)驗和經(jīng)歷結合起來,從而構建自己的知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
學生實現(xiàn)意義建構有兩個基本過程,即“同化”和“順應”。“同化”指的是當學生所學習的新的內(nèi)容與其已有的經(jīng)驗和認知相一致,此時該學生的認知狀態(tài)為平衡狀態(tài);“順應”指的是所學內(nèi)容與原認知不能達成一致,從而引起對原有認知結構的修改和重組,這一過程稱為“順應”。“同化和順應的發(fā)生需要生動豐富的真實情境為背景,才能提取記憶中的相關內(nèi)容促使學生對認識的意義建構(王璐2002)”。此外,學習者學習語言的目的在于實現(xiàn)交流,包括思想、語言和文化上的交流,“所以所學語言必須真實”(龔亞夫,羅少茜2003),并且所學到的內(nèi)容需要與學習者的生活和經(jīng)歷相關。基于這一點,筆者認為,可以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語料庫語言學相結合起來,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有效促進教學。
三、語料庫語言學
隨著網(wǎng)絡和計算機科學的迅速發(fā)展,語料庫逐漸引起學者們的廣泛關注,由此促進了語料庫語言學的蓬勃發(fā)展,基于語料庫的研究層出不窮。語料庫語言學是基于語料庫中“真實世界”的文本而對真實語言使用的研究,語料庫是儲存于計算機中的現(xiàn)實生活中真實筆語或口語語料的合集(Biber et al.1998)?!拔覈Z料庫語言學研究仍是國內(nèi)語言學研究的重要領域,并且發(fā)展迅猛(張新杰2017)?!苯陙?,語料庫應用于語言教學的研究逐年遞增,并為該領域的發(fā)展提出了諸多具有深刻意義的啟示及建議。諸多學者在寫作教學(賀燦文2012)、詞匯教學(王家義2012)、翻譯教學(羅選民,劉斌2009)等方面融入了語料庫理念,提出了基于語料庫的以學生為驅動的開放教學方法。
立足于計算機科學和其強大的語料庫分析工具,語料庫能夠為學習者提供豐富的語言信息:一、頻率信息,包括詞匯的頻率和詞塊的頻率;二、搭配信息,也就是語料中的詞匯共現(xiàn)模式;三、結構信息,語料錄入之前需對其進行賦碼,因而在對語料進行分析時可以直觀地看到句式、語法結構。語料庫中的數(shù)據(jù)源于現(xiàn)實生活,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并且語料庫可以實現(xiàn)跨越時間、跨越空間的共享,學生可以根據(jù)語料庫提供的信息實現(xiàn)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
四、討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從認知層面強調(diào)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性,在與大量教學資源的接觸中將新的知識關聯(lián)到學生自己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或相關文化背景,從而不斷校對、重組和建構內(nèi)化的認知結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還強調(diào)要給學習者提供一個可以實現(xiàn)自主建構的學習環(huán)境,對于此觀點,筆者認為,所謂的“可以實現(xiàn)自主建構的學習環(huán)境”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一方面指教師層面。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教授者,而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教師需要“放手”讓學生們根據(jù)個人實際情況自主決定學習的方式和目標。但此處的“放手”不是教師任由學生決定一切,而是在教學方式層面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教師作為指導者,需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并在必要的情況下發(fā)揮其“支架”的作用,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幫助。同樣地,筆者認為語料庫發(fā)揮著同教師一樣的作用,一樣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資源,并且允許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領域的相關知識。此外,強大的語料庫分析軟件為外語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比如,語料庫分析軟件WordSmith中的三大分析工具可以從不同層面來促進學生的外語學習。WordList可以根據(jù)所選文本生成一個按出現(xiàn)頻率排序的詞表,根據(jù)生成的詞表,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哪些詞使用的頻率高,相同含義的詞匯中哪些詞是更為地道,Concord可以為學習者提取出常用的表達方式和搭配,KeyWords可以通過對比所選語料和參照語料得出關鍵詞,從而判斷所選文本的文體等特征。由此可見,其分析工具具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和遞進性,從詞到表達,再到文體,具有一定的結構,因而學生在使用語料庫學習語言時,也會根據(jù)其中的結構性而不斷建構自己的認知。因此,采用基于語料庫的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實現(xiàn)學習者的自我建構。
另一方面指教學資源層面。筆者認為,語料庫會在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方面發(fā)揮著重大作用。首先,語料庫中的語料都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具有真實性。例如,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是一個典型的通用語料庫,其中的語料皆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因此,從這個層面來講,基于語料庫的教學方式完全符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要求的所學語言必須真實并且與學習者的生活和經(jīng)歷相關。其次,仰仗于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支持,語料庫可以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多形式的學習材料。某種程度上來說,語料庫所能提供給學習者的學習材料是不可估量的,這是教師所無法達到的。
但辯證地來看,筆者并不否認教師在教學中發(fā)揮的重大作用,相反,筆者認為盡管語料庫可以提供海量的學習資源,但這些資源并不能完全保證其有效性,學生仍需要教師的指引,需要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選擇稍加“限制”。盡管如此,這不能否認基于語料庫的教學方式帶來的便利和好處。因此,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語料庫和教師在學習者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揮著“支架”的作用,引導學生有選擇性的自主學習,校對、重組、建構學生內(nèi)部的認知體系,從而實現(xiàn)有效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
五、結語
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語料庫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結合起來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可以推動對該領域理論的探索。此外,這兩者的融合還具有深刻的應用價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強調(diào)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對指導教學方式的轉變具有深遠影響,學生可以根據(jù)個人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學習內(nèi)容和方式,制定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習動力,實現(xiàn)有效學習,不斷建構個人認知結構,從而實現(xiàn)整體學習水平和能力的提升。而依托于現(xiàn)代計算機技術的進步發(fā)展,語料庫為學習者提供跨越時間、跨越空間的學習資源,提供多元化的材料和學習方式,其在教學領域的應用更是當代教學模式改革背景下不可小覷的新生力量。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語料庫的應用這二者相結合起來將會為外語教學開啟新的時代篇章。
參考文獻:
[1]Biber, D.Conrad, S., Reppen, R.Corpus Linguistics: Investigating Language Structure and Us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龔亞夫,羅少茜.課程理論、社會建構主義理論與任務型語言教學[J].課程·教材·教法,2003(01):49-54.
[3]郭敏.彰顯抑或放逐:機助外語學習模式中學習者主體性的反思[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5):126-130.
[4]賀燦文.英語科研論文中綜述語語料庫調(diào)查及寫作教學啟示[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2(01):58.
[5]羅選民,劉彬.關于開放型語料庫翻譯教學的思考[J].外語教學,2009(06):45-48.
[6]孫瑞梅.專業(yè)英語精讀教學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J].外語電化教學,2003(06).
[7]陶久勝.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英語自主學習研究[J].外語研究,2013(06):54-58.
[8]王家義.基于語料庫的英語詞匯教學:理據(jù)與應用[J].外語學刊,2012(04):127-130.
[9]王璐.支架式對話課課堂教學結構探討[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21):208-211.
[10]袁平華.建構主義理論框架下多媒體環(huán)境中依托式外語教學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7(11):75-80.
[11]張莉萍.建構主義理論新趨勢及其對新媒體時代英語教學的觀照——以警務英語教學為例[J].外語電化教學,2017(04):66-70.
[12]張新杰.國內(nèi)語料庫語言學研究:回顧與展望——基于核心期刊 24 年文獻的統(tǒng)計分析[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7(02):36-41.
[13]張志偉.建構主義理論和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9(36):229-231.
[14]趙曉光.建構主義理論與外語教學[J].教學與管理,2005(09):73-74.
[15]周小勇.信息技術支撐的外語教學——邏輯框架構建[J].外語電化教學,2010(04):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