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博文
摘 要:古詩詞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基因,其精美典雅的表述、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深深地家國情懷在教育著一代代后人。鼓勵學生養(yǎng)成“每日一詩”的背誦習慣,讓詩詞真正走進課堂是我的教學信念和手段。
關(guān)鍵詞:詩詞;進課堂;浸染書香
作為語文老師,我們也可以反思自己的工作:能否讓更多的孩子并不僅僅停留在只是為了考學的層面,而是讓他們喜歡上詩詞,熱愛上我們古老的中國文化,并且讓這文化的精華去提升我們孩子的氣質(zhì),幫助他們成長,并且一代代地傳承下去。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老師的工作任重道遠。現(xiàn)就“如何讓詩詞走進語文課堂”的問題,談一下自己的理解。
一、鼓勵學生每日一記,積累詩詞精典
首先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觀看《中國詩詞大會》視頻,讓他們親自去感受詩詞的魅力,體驗流暢答題的快感,激發(fā)他們學好詩詞的信心。然后鼓勵學生養(yǎng)成每天背誦一首詩詞的習慣。這里我們可以把全班的同學分成幾個小組,例如:詩經(jīng)組,蘇軾組,李白組,杜甫組,劉禹錫組,李清照組,白居易組,陸游組等。每個小組任命一位組長負責為小組成員搜集并整理該組范圍內(nèi)的具有代表性的詩詞(要求以帶名句的為首選)。然后將該詩詞裝訂成冊,小組成員每人一本,養(yǎng)成每天睡前一首詩的習慣(多則不限)。一周下來統(tǒng)計每個小組背誦詩詞的總數(shù),并予以公示。這樣就會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因為畢竟一個人的背誦缺少動力和耐性,而大家一起背誦的樂趣卻是無窮。
二、將誦讀與寫作有機結(jié)合,促進對詩詞的感悟與提升
在平時背誦詩詞的過程中,鼓勵學生準備好專門積累詩詞的筆記,并對每一首所背的詩詞作好相應(yīng)的批注,或?qū)懗龊唵蔚目偨Y(jié)及感悟。在“我愛詩詞,百家講談”活動中遇到大家感興趣的詩人,老師可以有選擇地將他的代表作品整理在一起,讓學生對這位詩人的生平,經(jīng)歷,性格愛好,人生追求,有一個綜合性的認識。例如: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蘇東坡,他出生于文學世家,然而母親父親的相繼離世,人生向?qū)У拿允?,兄弟的聚散,愛情的的不幸,一生?jīng)歷坎坷,顛沛流離,不是被貶官,就是奔波地被貶官的路上,但是慘痛的人生磨礪卻最終并沒有讓這個偉岸的男人失去挑戰(zhàn)命運的決心,沒有動搖他“西北望,射天狼”的斗志。而且在這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心中還有著“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刻骨柔情。作為老師我們就可以把他代表性的作品集合在一起,讓學生多角度分析感悟,從而對這個人物有一個綜合性的評價,并且為學生布置一次寫作任務(wù)《走進千年東坡》。
當然,我們平時的詩詞背誦也并不只能停留在只為學生能掌握幾首詩的程度。而是應(yīng)該讓學生把這些文化的精髓真正熟練于心,而且運用于寫作,提升自己的品性。而且平時的寫作也不能只是為了純粹的片斷而訓練,還應(yīng)有一個統(tǒng)一的規(guī)劃。最終要為能讓學生寫出“構(gòu)思巧妙,文質(zhì)兼美”的整篇文章而做好鋪墊。例如,在學習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飲酒》《歸園田居》和《五柳先生傳》之后,學生會對陶淵明這個人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他們不但體會到詩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的那份恬淡,更加崇尚詩人“不為五斗米折腰”“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的高尚人格。情之所至,自然也就會訴之于筆端。這時,如果老師有目的地引導學生以《恬淡中的那份寧靜》為題,將陶淵明的形象用不超過250字的片斷,用詩一樣的語言描寫出來,并且刻意強調(diào)必須仿照古人的文筆,那么學生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將詩人最美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字里行間。當然老師引導創(chuàng)作的目的還不僅于此,在平時的學習過程當中,我們還會學習到“蘇軾”“杜甫”“李清照”“陸游”等形象,我們可以在教學過程當中,結(jié)合他們創(chuàng)作的作品,讓詩人的形象凸現(xiàn)在學生的腦海當中,然后再引導他們有序地創(chuàng)作出《貶謫后的那份曠達》《茅屋內(nèi)的那聲嘆息》《孤寂時的那縷憂傷》《風雨飄搖中的那份愛國情》等片斷作品。那么到中考前的復習階段,創(chuàng)作關(guān)于“閱讀”“風景”“心中流淌的美麗”等類型的作文時,學生就會自然地聯(lián)想到這些片斷,將他們合理地組織到自己的作文當中去,加上合適的開頭和結(jié)尾,就會很輕松地創(chuàng)作出一篇高水平的考場作文,那么中考作文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水到渠成了。
三、與現(xiàn)代詩詞及作品做好恰當?shù)倪^渡和銜接,讓課堂浸染書香
我們可以讓學生穿過歷史的塵埃,回顧古老的文學史。白居易的一首《憶江南﹒江南憶》“油紙傘中凝怨黛,丁香花下濕清眸。”就將那多情女子的嫻靜神情與江南水鄉(xiāng)的濛濛細雨巧妙結(jié)合在一起,從而讓浪漫多情的江南女子在歷史上婉約了千年。而跨越千年的今天,又有一個叫戴望舒的現(xiàn)代詩人讓我們愿意“撐一把小小的油紙,獨自漫步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去“希望逢著一個像丁香一樣結(jié)著丁香般愁怨的姑娘?!庇曛械慕?,悠長的雨巷,寂寥的腳步,丁香般的姑娘,就在那把油紙下承載了太多太多的愁怨,縱使擋得住那綿綿的雨絲,也擋不住那綿綿的愁思,就在這把小小的油紙傘下,又書寫了多少離愁,演繹了多少浪漫。
我們可以引領(lǐng)學生把眼光從王灣的“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辟R知章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未改鬢毛衰?!边w移到范仲淹的“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瘪R致遠的“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边€可以最后著眼到當代著名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蔽覀円寣W生認識到這些作品有著共同的主題,但是因為時代不同,詩人的經(jīng)歷遭遇不同,所表達心情,所折射出的時代意義也會有所差異。
當然,我們還可以不受詩詞的約束,只要有利于提升學生寫作文筆的作品,只要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好的文章,我們都可以拿到課堂上來。我們不但要讓學生擁有古人“梅須遜雪三分白”的謙遜,“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豁達,“直掛云帆濟滄?!钡淖孕?,更要擁有“每一棵草都會開花”“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的陽光心態(tài),和現(xiàn)代青少年應(yīng)有的“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