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小琴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幼兒在不斷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幼兒的智慧發(fā)展、幼兒的許多知識技能得到極大的培養(yǎng),以及幼兒的思維能力也起到拓展引導作用。在幼兒園教育中,我們教師應該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動手操作的機會,從而滿足他們的動手興趣,也能不斷促進其幼兒思維與能力的發(fā)展。
幼兒園的美術活動一般分為繪畫、折紙、剪紙、泥塑等形式,因此,作為幼兒園美術教師來說,不能僅限于將兒童美術教育簡單的理解為教孩子“學畫畫”。我們應根據幼兒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為幼兒創(chuàng)造出一種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氣氛和情景,讓孩子們大膽動起手來,放開孩子的想象力,不是強加給予理性的知識。
一、利用創(chuàng)造和諧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動手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美術教學活動需要創(chuàng)設良好和諧的環(huán)境,充分讓幼兒受到藝術氛圍的熏陶,利用好的、美的優(yōu)秀作品,給幼兒美的享受和啟迪,帶幼兒通過參觀別人的作品,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欲望。如:帶領他們參觀美術活動室,通過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幼兒園的以前幼兒美術作品,激發(fā)幼兒動手操作的欲望。孩子們看后,問:“老師這些玩意兒是誰做的?他們怎么做的這樣好看?”這時,我就告訴他們:“這些作品是以前幼兒園的大哥哥大姐姐們自己制作的。你們想不想看看大班的哥哥、姐姐做手工?”接著,我就帶著幼兒到中大班去參觀美術區(qū)角活動,讓幼兒看一看,那些漂亮的作品是怎樣制作而成的,告訴他們,我們也能做。這樣就解除了盲目的給幼兒一些作品讓幼兒直接操作,這樣就不會幼兒造成心理的壓力,自然而然的幼兒都有了動手操作的欲望。
二、利用繪畫,讓幼兒自由發(fā)展動手能力
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幼兒的手、眼、腦都需要并用,才能把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通過一定的美術手段表現出來。幼兒喜歡畫畫,但大都喜歡畫自己心中所想。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生理和心理的特點,設計一些新穎有趣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自覺自主地投入到繪畫活動中來。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多種繪畫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使幼兒能大膽地運用線條、色彩、構圖,體驗繪畫活動的快樂。教師要尊重孩子的思考能力和獨立創(chuàng)造能力,與幼兒進行有效的溝通,鼓勵幼兒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想法,在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幼兒的動手能力充分得到培養(yǎng),同時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也會不斷地提高。
三、利用幼兒參與手工活動,培養(yǎng)幼兒動手能力
幼兒園美術活動中手工是幼兒喜愛的一種活動形式之一,通過折紙、剪紙、泥塑、粘貼等多種形式的手工制作,鍛煉幼兒的手部肌肉和手眼動作的協調與靈巧,也是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培養(yǎng)。
1.引導幼兒參與折紙活動。
手工前提是“材料”,目前農村園的手工材料大都是紙質操作材料,幼兒可以用折紙的形式把抽象的事物用具體的形象表現出來。折紙手工活動,它是對幼兒腦海中形象的建構,也是手對腦中形象的再現,包含著多方面的內涵。因此,教師在折紙教學活動中,不能局限于讓幼兒一步一步學著折,而應該讓他們先想后折,折出自己的想法。幼兒最感興趣的就是折小動物,他們會根據自己的理解與愿望進行不同的色彩搭配,從而制作出獨一無二的小動物,幼兒通過想象和動手能力相結合的結果。教師應因勢利導,給幼兒提供更多材料與動手的機會,以玩耍與欣賞的形式,積極鼓勵和引導幼兒參與折紙活動,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動手動腦能力。
2.引導幼兒耐心正確的持剪方法。
陳鶴琴老先生曾說:“小孩子應有剪紙的機會?!彼J為剪紙有兩方面的好處:一是可以培養(yǎng)獨自消遣的好習慣,二是可以練習手筋。而確實在教學活動中證明了這一點,剪紙可以鍛煉幼兒多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它能使幼兒安靜下來,專注地做一件事,使幼兒的雙手變得更加靈活與協調。對于這些好處,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手工活動中增添剪紙的內容。很多幼兒在家未使用過剪刀,不會剪刀的正確使用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去開發(fā)這方面的技能培養(yǎng)。我們知道,孩子最喜歡玩游戲,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把手工操作貫穿到游戲中,讓幼兒在輕松愉悅中接受知識。
3.泥塑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動手能力。
在幼兒手工活動中,根據泥塑色彩鮮艷、形象逼真、取材便利、易于操作性的特征,深受孩子們的極大歡迎。在泥塑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幼兒視覺、觸覺和動覺之間的配合。泥塑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采取有趣的情景導入,引起幼兒的想象,從而激發(fā)幼兒的動手激情?;顒又校ㄟ^捏、壓、揉等基本技法,讓幼兒動動小手,就能盡情的享受自己所塑造形象的成功感。
四、利用以大帶小,讓幼兒感受到美術活動的樂趣
由于幼兒的動手能力有差別,輔導教師不能一一對每個幼兒進行指導??刹扇⌒“嘤變鹤屩邪嗟挠變簛碇笇ч_展手工活動,而中班幼兒可讓大班幼兒來指導中班幼兒開展手工活動,通過孩子們一對一的指導和交流,大的幼兒可以告訴小的幼兒,應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易后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經過反復多次的實踐活動,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會很快掌握了手工活動的技能技巧,展現出自己優(yōu)秀的作品。讓每個幼兒都能感受到美術活動的樂趣。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解放孩子的雙手,還孩子一雙自由的手”。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心靈手巧的孩子重任在老師。因此,我們要從幼兒園抓起,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在美術活動中,精心設計各種美術活動形式,鍛煉幼兒的小肌肉群,及操作能力的發(fā)展,讓幼兒“巧手釀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