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毅
要警惕這樣的思維——想象權力無所不能,以及因為接近權力,或被權力親近而欣喜不已。
數(shù)年前,一位供職某部委、未及而立的學長請客,酒過三巡,學長問我來自哪里,我答福建。他似有所悟,笑言,下福建時,某廳賴廳長不住勸酒,甚是無奈。言及理想,學長希冀成為一名技術官僚,自部委而地方,任一市之長。
在座諸人,皆被學長的人脈與見識所折服。包括學長在內(nèi),諸君似已忘記飯局目的。此前被告知的是,負責研究生會的學長(時為在職博士)要與社團商議法律援助合作事宜。然曲終人散,只字未提。
數(shù)月前,與自稱詩人的朋友喝酒,其人常有批判權勢之言論或作品。言談間,女友希望年已而立的他有份穩(wěn)定工作。詩人則堅持自己的想法,穩(wěn)定工作于他而言極易,因他有一官至部級的親戚,“你知道什么是部級嗎?!”他如是對女友說。
不只是認識高級別官員,或身處國家機關,讓這樣的年輕人引以為傲。官員和官府所代表的權力和地位,讓接近它們,或身處其間的人,也似獲得它們的力量——指點江山、翻云覆雨。
這種心態(tài),會讓人對自身能力產(chǎn)生錯覺。工作不再只是職責范圍須為之事,能夠參與貌似高大上的事務,似乎真意味著自己能力出眾。
漸漸地,他們被自己迷惑了?!俺晒Α眮淼锰菀?,不需要努力掌握新技能,研究工作領域的艱深議題。
原本,你也是一個意氣風發(fā)討伐權威的年輕人。入職后,很快就放棄本不堅實的立場,轉(zhuǎn)而為某種原先你所警惕的權威觀點代言。
若干年后,你多了不少從政為官的經(jīng)驗,說起工作領域的知識,也能頭頭是道。在這個領域,你自覺最有發(fā)言權。但可能少有思考,你是否真如自己所想,精通所處的領域,或者僅是多年來經(jīng)驗的堆疊和重復。你是否了解,在你的領域,世界頂尖的成果有哪些?你是否清楚,于你的專業(yè)而言,“中國國情”具體是什么?域外經(jīng)驗,如何更好地進行本土化?所謂政策創(chuàng)新,理論論證是否充分,實證研究是否符合規(guī)范?
這些疑問,從經(jīng)驗中恐難全部解答。即便你為官十余載,若無持續(xù)學習新知的態(tài)度,獨立思考的習慣,你所具有的所謂從政經(jīng)驗,便值得懷疑。
以平常的眼光審視權力,對于身處體制內(nèi)的年輕人而言,可以將目光集中于如何更好履行職責這個問題,同時保持思維與人格的獨立,不受因行政級別形成之威權侵蝕。于大眾而言,不再對權力抱有想象,承認“領導們”也是普通人,可以敢于監(jiān)督和質(zhì)疑權力的運行。而且,在發(fā)聲時,像是與平常人的日常交談或辯論一樣,多些理性,少些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