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燕
摘 ? ?要: 中華古詩詞在漢語言文學中具有大魅力。留學生學習中華古詩詞,不僅能培養(yǎng)漢語語感,還能加深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目前,對外漢語課堂的中華古詩詞教學尚未引起漢語教學界的足夠重視。本文提出留學生學習中華古詩詞的重要性和策略,以提高留學生的漢語技能,增強其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鍵詞: 留學生 ? ?古詩詞教學 ? ?重要性
中華古詩詞教學在我國語言文學教學中一直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中國是詩的國度,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睆摹对娊洝返健冻o》,從唐詩到宋詞,那些傳誦千古的詩詞名篇,有著精巧的語言藝術形式,蘊含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是漢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目前對外漢語教學界,一些漢語教師不重視中華古詩詞教學。留學生學習漢語,不僅是學習能用漢語進行聽、說、讀、寫,還希望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留學生學習中華古詩詞,能強化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漢語綜合水平。
一、幫助留學生了解中華傳統(tǒng)文化
語言的交流必須以相應的文化知識為背景,文化的差異會給留學生理解漢語帶來困難。留學生來到中國,不僅要花時間學習漢語,還要花時間學習中國文化。向留學生傳授中國文化知識,幫助留學生了解漢語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華古詩詞是一個向留學生展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精華的窗口和平臺。古詩詞中包含的傳統(tǒng)文化之深厚是其他文學樣式不能比擬的。中華古詩詞語言凝練、格式簡潔,寥寥數(shù)語便將人生哲理、愛恨情仇、山川景觀、家國情懷、服飾樂律等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留學生通過學習中華古詩詞,可以感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領略到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精髓和崇高的民族精神。
二、提高留學生的漢語表達能力
中華古詩詞是用最凝練的語言表達豐富情感的一種語言形式,是漢語言中最具魅力的一部分。留學生學習中華古詩詞,能夠豐富漢語詞匯、語音、語法等漢語言本體知識。
留學生的漢語交流總是生活化的,層次比較低,且日常聽到的內容龐雜,常常讓留學生無所適從。教留學生學習的中華古詩詞都是經典之作,語言層次比較高。留學生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古詩詞并準確理解,能夠積累豐富的漢語言“養(yǎng)料”,使?jié)h語表達中心明確、自然生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留學生學習中華詩詞,體會到其中的語言藝術,在漢語交流中恰當運用,能極大地提高漢語表達能力。
三、教會留學生正確面對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留學生來自不同國家,他們在共同學習和生活中總會有矛盾、沖突,出現(xiàn)情緒、情感上的問題。留學生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家學習、生活,遠離家人和朋友,漢語表達上的障礙,學習的困難,會使他們的情感有所波動。
中華古詩詞是留學生在異國他鄉(xiāng)學習和生活中的良師益友,能培養(yǎng)留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堅強的毅力面對留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挫折。如杜甫的《望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曹操的《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等詩句,會激發(fā)留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樹立學好漢語的信心。學習《送元二使安西》《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詩作能促使他們思考珍惜留學生之間的友情,減少彼此的矛盾和沖突;學習《望洞庭》《望廬山瀑布》等詩,能讓留學生充分感受到中華大好河山的壯觀美麗,激發(fā)對中國留學生活的熱愛。
中華古詩詞雖然朗朗上口,但言簡意賅,意境深遠,教學難度較大,如果教學不當,就會使留學生對古詩詞產生畏難情緒。因此,教留學生學習中華古詩詞,對外漢語教師要運用多種策略,提高留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增強古詩詞的教學效果。
四、挖掘適合留學生的古詩詞教學篇目
古詩詞教學內容合適與否,會在較大程度上影響留學生學習古詩詞效果的優(yōu)劣。對外漢語教師在古詩詞教學篇目的選擇上一定要結合留學生的實際漢語水平,如面對漢語初級水平的留學生,應選擇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短小精練、文化蘊含淺顯的篇目,使留學生容易接受。
古詩詞篇目的選擇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與代表性。比如愛情、親情、友情,是全世界人共同具有的情感,學習這類古詩詞使留學生感同身受。例如《靜夜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贈汪倫》《相思》等作品,感情真摯、意象深遠,既能體現(xiàn)中國文化,又能使留學生在情感和思想上產生共鳴,且內容淺顯,留學生易于理解和記憶。
對外漢語教師應選擇內容健康、千古傳誦的經典詩篇,將古詩詞中一些人類普遍的情感意象傳遞給留學生,讓遠道而來的留學生們通過古詩詞的學習了解漢語言知識和經典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五、加強留學生對中華古詩詞的誦讀練習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古詩詞講究平仄、對仗、押韻,留學生反復誦讀古詩詞,能夠感受古詩詞的韻律美、節(jié)奏美;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漢語語感,積累漢語語料;能夠體會詩詞中或深情、纏綿,或憂傷、激昂的感情,品味古詩詞的美妙。
在留學生誦讀古詩詞時,教師要及時指導,輔導留學生讀準字音、節(jié)奏;幫助留學生處理好停頓、語速、重音及語氣的表達。當古詩詞表達的情緒歡快昂揚時,提醒留學生朗誦稍微快一點;表達的情緒憂郁悲傷時,朗誦速度放慢些,以便留學生更好地通過朗誦表情達意。
在留學生練習誦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配以背景音樂、視頻、樂器或者其他輔助工具,營造出特定的意境,幫助留學生較快調整好狀態(tài),醞釀好情緒,進入作品表達氛圍中。古詩詞誦讀可以見縫插針地進行,使留學生在無壓力的情況下積累中華經典古詩詞。
六、組織留學生進行中華古詩詞的演繹活動
中華古詩詞具有音樂美、繪畫美、語言美等多種審美因素,教師組織留學生進行中華古詩詞的演繹,幫助留學生深入體會古詩詞的美感,進一步領略古詩詞的意境及思想感情。
1.詩詞配畫
教古詩詞時,教師可引導留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進入詩的意境給古詩詞配畫,引發(fā)留學生熱愛中華古詩詞的思想感情,提高留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如唐代山水田園詩派代表詩人王維的詩具有很強的畫面感。蘇軾曾評價王維的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彼摹妒怪寥稀分械拿洹按竽聼熤?,長河落日圓”就有很強的畫面感。首先,這兩句詩富有層次:落日是遠景,長河是中景,大漠是近景;有線條:大漠是斜線,孤煙是直線,長河是曲線,落日是圓線;有色彩:落日是紅色的,大漠是黃色的,孤煙是灰色的。留學生邊作畫邊想象,漸漸被畫作呈現(xiàn)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所陶醉,進入意境,繼而與詩人的情感產生共鳴,體會詩作表達的思想感情。
2.綜合表演
古詩詞是富有音樂美的文學樣式,留學生可以將“誦讀”“演唱”“舞蹈”融匯在一起,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古詩詞學習后的綜合表演。
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絕命詞。此詞是一曲生命的哀歌,抒發(fā)了李煜亡國后作為昔日皇帝、今日階下囚的斷腸之愁,音調曲折回旋,凄楚中不無激越?!垛O頭鳳》是一首催人淚下的詞,抒發(fā)了作者怨恨愁苦又難以言狀的凄楚癡情,全詞節(jié)奏急促,聲韻凄緊?!抖谈栊小肥且磺扒筚t歌”,含有豐富的抒情成分,具有獨特的感染作用?!稘M江紅·怒發(fā)沖冠》表達了岳飛對中原重陷敵手的悲憤,對局勢前功盡棄的痛惜,對國家朝廷的赤膽忠誠,全詞情調激昂、慷慨壯烈。一個個動人的場景,通過留學生聲情并茂的表演,不但具有久久回蕩的視聽效果,還會將詩詞的意境及思想感情挖掘再現(xiàn),留學生們會銘記不忘,獲益無窮。
中華古詩詞,不僅是中國還是全人類的藝術珍寶和精神財富,留學生來中國學習漢語,不應該缺少中華古詩詞的學習欣賞。對外漢語教師應將古詩詞融入對外漢語教學當中,充分發(fā)揮古詩詞在文化教學和漢語言教學中的有益價值,努力思考、完善對留學生的古詩詞教學,展現(xiàn)古詩詞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豐富內涵和獨特價值,提高留學生的漢語言文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留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胡明揚.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3(04).
[2]王作良,編著.誦古詩學漢語[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9.
[3]劉禹汐.論古典詩詞對外傳播的方法[J].北方文學,2018(15).
[4]高惠敏.試談對留學生的古代詩詞教學[J].華僑大學學報,2002(04).
[5]孫荔.基于對外漢語視角的古詩研究[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