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振華股份園區(qū)。
同為出生于黃石的上市公司,振華股份的名氣不如美爾雅、華新水泥、大冶特鋼那么大。
振華股份于2016年9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主要從事鉻鹽系列產品的研發(fā)、制造和銷售。振華股份在其所處行業(yè)位居前列,目前,全國范圍內年鉻鹽生產量大于5萬噸的公司只有三家,振華股份就是其中一家。
3月25日晚,振華股份發(fā)布了2018年年報。報告顯示,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14.05億元,同比增長18.51%;實現歸母凈利潤1.46億元,同比增長45.98%;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1.45億元,同比增長52.12%,營收和利潤雙雙創(chuàng)下新高。
振華股份是由黃石振華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振華化工”)進行整體股份制改造而來,而振華化工的前身是冶鋼集團無機鹽廠。2003年,冶鋼集團以人民幣壹元的對價將冶鋼集團無機鹽廠的國有資產產權整體出售,購買方蔡再華(即振華股份現任董事長)等32名自然人共同以貨幣出資的方式設立了振華化工,從冶鋼集團接收了冶鋼無機鹽廠的改制資產與負債。
這家傳統化工企業(yè)緣何利潤大幅增長?未來是否還有增長空間,會面臨著哪些挑戰(zhàn)?
鉻鹽產品是振華股份的主要業(yè)務收入和利潤來源,主要應用于冶金、制革、顏料、染料、軍工等工業(yè)行業(yè)。年報顯示,2018年,重鉻酸鹽(重鉻酸鈉、重鉻酸鉀、鉻黃)、鉻的氧化物(鉻酸酐、鉻綠)產品合計實現營收11.7億元,占公司總營收的83.4%。
看似單一的化工產品,卻有著不低的技術壁壘。振華股份所在的鉻鹽領域,屬于國家環(huán)保政策規(guī)定的重點監(jiān)控行業(yè)之一。鉻鹽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氣、廢水及廢渣中含有六價鉻,六價鉻具有強氧化毒性,能對人體、農作物機體造成極大的損傷。
據無機鹽工業(yè)協會的調查統計,國內先后開設63家鉻鹽生產企業(yè),近年來由于環(huán)保等原因陸續(xù)關停并轉產,截至2018年底僅剩下7家在產企業(yè)。振華股份是具有清潔生產技術能力的企業(yè)之一。
由于有較高的環(huán)保要求,振華股份的研發(fā)費用逐年遞增,2018年投入研發(fā)費用5087萬元,同比增長31.48%,主要用于公司清潔生產技術、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環(huán)保治理工藝等方面。
海通證券分析師認為,未來鉻鹽生產行業(yè)集中度將會不斷提高,清潔化、大型化、規(guī)?;a是行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在環(huán)保監(jiān)管日趨嚴格的情形之下,振華股份的技術優(yōu)勢使其對下游行業(yè)具有一定議價能力。
能否控制好原材料成本,對振華股份是一大關鍵性考驗。
自2016年上市以來,振華股份的營收一路穩(wěn)步增長。2016-2018年營業(yè)收入分別為8.75億元、11.85億元、14.0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64%、35.56%和18.51%。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966萬元、10013萬元、14616萬元,分別同比增長27.48%、25.69%和45.98%。
2018年年報中最亮眼的表現是公司凈利潤大幅增長,究其原因,一是由于鉻鹽下游行業(yè)需求穩(wěn)定,但國內其他鉻鹽企業(yè)產能釋放減少,公司主營產品銷量提升,重鉻酸鹽、鉻的氧化物銷量分別為3.12和4.30萬噸,同比分別增加69%和16%。
二是由于原材料價格下跌,產品售價基本保持平穩(wěn),利潤空間有所提升。2018年鉻鹽產品的主要原材料鉻鐵礦價格同比下跌25.39%,公司在鉻礦價格下降處于低位時,加大采購力度,降低了營業(yè)成本,使公司毛利率同比上升4個百分點至29%。
值得注意的是,鉻鐵礦多分布在南非、津巴布韋、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國內儲量較少,主要依賴進口,不排除未來國外主要鉻鐵礦生產企業(yè)因銷售策略及出口限制等因素,造成鉻鐵礦價格出現上漲。因此能否控制好原材料成本對振華股份是一大關鍵性考驗。
盡管近三年來營收穩(wěn)健,但鉻鹽下游行業(yè)如表面處理、顏料、鞣革等領域市場需求難以有大幅增長的空間,那么振華股份是否已經夠到了天花板?
就今年看來,維生素K3可能是一條出路。
2015年,振華股份年產1200萬噸維生素項目建成投產,2017年公司維生素K3一度銷量翻倍,可能由于2018年業(yè)績不佳,維生素K3的銷量并未在財報中單獨列出。但2019年3月以來,受南非限電鉻礦石價格上漲影響,維生素K3價格大幅上漲,在今年可能會成為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業(yè)績逐年遞增的同時,年報中也提及了未來可能存在的風險,譬如企業(yè)的安全生產風險。
2018年,振華股份接連發(fā)生了兩起安全事故。6月,廠區(qū)內一輛集裝箱貨車失控,導致1名員工受傷,后經搶救無效死亡。8月13日,制造車間1名工人因違規(guī)操作,發(fā)生機械傷害致死事故。
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振華股份上市之前也曾發(fā)生過數起安全事故。
鑒于此,振華股份把防范安全事故放在了2019年經濟計劃中的第一條,“2019年,公司將進一步強化安全管理,嚴格執(zhí)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安全問責制,確保責任落實到崗,責任到人?!?/p>
2018年3月27日,振華股份董事會通過2017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送現金股利1.38元(含稅),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4股,共計派發(fā)現金股利3036萬元(含稅)。
今年,振華股份董事會拿出3696萬元進行分紅,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末期息1.2元(含稅)轉增4股。不同的是,去年同期披露利潤分配預案時,振華股份迎來了股價連續(xù)5個交易日漲停,而今年市場的反應較為冷靜,3月27日收盤價為9.81元,跌幅為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