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論述了柴來江先的畫作,他的畫作,有其特色。其畫品,講焦點透視,強調(diào)觀色變化。不聞于物外肖似,多抒情達義的主觀感受。柴來江先生因其畫品追求形似神近,苦追“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的感覺。但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有一股強勁的西洋畫的那種講求“以形寫形”,擲形予外的“神”的歸依。因而柴來江先生畫面強調(diào)整體感、概括意,所以,其畫品有西方畫技的“再現(xiàn)”與中國傳統(tǒng)畫的“表現(xiàn)”力度。本文介紹了其畫作在構圖、用筆、用墨、敷色等方面的特點。
【關鍵詞】國畫;焦墨
【中圖分類號】J233 【文獻標識碼】A
筆者在多次采訪中始知柴來江先生一生坎坷,不計個人得失,是一位只為追求畫藝的平民畫家,這常常使我不能釋懷。我決定寫寫這位畫家——甘肅武威的“柴牡丹”。
“柴牡丹”這雅稱,在當?shù)孛匾粫r,家喻戶曉。柴來江先生初學繪畫便師從蓮花山隱士,時人稱“王牡丹”。值得一提的是,柴來江先生畫工筆牡丹,著重用筆,如寫小楷,不打底線,直接用筆,用點法落紙便氣韻頓生,富貴之態(tài)渾然天成。
縱觀柴來江先生的畫作,有其特色。其畫品,講焦點透視,強調(diào)觀色變化。不聞于物外肖似,多抒情達義的主觀感受。柴來江先生因其畫品追求形似神近,苦追“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的感覺。但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有一股強勁的西洋畫的那種講求“以形寫形”,擲形予外的“神”的歸依。因而柴來江先生畫面強調(diào)整體感、概括意,所以,其畫品有西方畫技的“再現(xiàn)”與中國傳統(tǒng)畫的“表現(xiàn)”力度。
柴來江先生學前人、學西方,其畫可分為工筆、寫意和兼工帶寫三種形式。但他畫工筆不打底稿,總是“收墨”書寫,筆法周正入細,著色層次分明,細處精道入微,用精細筆觸暮物外形,而其寫意呢?苦心營造不二意趣,意到筆到。但他的那些兼工帶寫的畫作則有工筆和寫意的綜合,又有西洋畫的空間感運用。正如唐代張彥遠論吳道子畫:“意在筆先,畫盡意在,雖筆不周而意周也。”清代惲壽平說:“今人用心在有筆墨處,古人用心在無筆墨處,倘能于筆墨不到處觀古人用心,庶幾擬議神明,進乎技已?!边@無疑在柴來江先生畫作中體現(xiàn)了,也表達了,也圓潤了,透亮了。
其畫作在構圖、用筆、用墨、敷色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表現(xiàn)手法上攬萬物與平面,大有“遠近高低各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峰”的空間與整體感。其畫品用散點透視法,如《清民上河圖》。
在這一點上,柴來江先生的焦墨山水畫體現(xiàn)得更為具體。但其水墨山水卻有西洋畫焦點透視,才有“山林藪澤、平遠險易”的效果。他的畫就像實錄,好像定其觀察點,受空間局限,但又不以點固定,不受視覺局限,而是柴來江先生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在不變化的點上作畫。納萬物于筆端,繪五彩世界。
因而,倘若仔細看其畫作便有了散點透視或多點透視,而且無論站在哪一段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因而這位平民畫家在畫作的內(nèi)容和藝術表現(xiàn)的需要方面便有了新的東西。
柴來江先生作畫造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用筆與用墨。他在遵前人畫法的基礎上表現(xiàn)物體的真實感,特別是空間感,更多地用了擦法,用了浸法。所以,柴來江先生用力始終挺直,特別是起筆和落筆亦用大力,中間氣不斷,住筆內(nèi)斂,曲行如弓,直行如尺。而對于用墨,則講求皴、擦、點、染交互為用,干、濕、濃、淡合理調(diào)配,以物造形,溶歸自然。柴來江用墨之妙,在于濃淡相生,濃處須精彩而不滯,淡處須靈秀而不晦。這些更多地表現(xiàn)在柴來江先生的墨牡丹、墨山水之中。用墨亦如用色。柴來江先生用墨之妙在于濃墨與淡墨在相生相對處表現(xiàn)立體感,特別是動感。在濃淡之間,分層如“五色”,在一色中表現(xiàn)出層次高低、明暗光色,柴來江先生之用筆妙處所在。因此,其畫作本身才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先生每作畫全神貫注,清代惲壽平說:“作畫須有解衣盤礴,旁若無人,然后化機在手,元氣狼籍?!笨芍^,對畫愛之深、愛之切。也正因為如此,柴來江先生以吸納古今,通學西方繪畫技法,又學以致用,豐富了繪畫的表現(xiàn)力。而今,耄耋之年的柴來江先生童心未泯,仍孜孜于山水之間,得之心而寓之“畫”也,正是柴來江先生晚年生活的寫照。
文至此處,筆者關于說畫,也該結句了。但總覺得還想說說柴來江先生。柴來江先生出生于武威民勤,今天叫羊路的地方,據(jù)傳是漢使蘇武牧羊時踩踏出的路,故名羊路。識文斷字、能書善寫的父親影響著柴來江先生刻苦讀書。因而,好學伴隨他的一生,加上他玉石般堅貞與剛直不阿的品性,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毅力和高潔如荷的人格投射在繪畫上,使其畫作分外耀眼。柴來江先生一生從不見異思遷,不論逆境順境,都“咬定青山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睆牟黄凼辣I名,不貪慕權勢,活到老,學到老。如今白發(fā)燦然,仍流連山水,用畫筆、用相機書寫著“江山如此多嬌”。
作者簡介:周燕,女,漢族,甘肅武威人,大專,群文助理館員,涼州區(qū)涼州書畫院干部,研究方向:書法、繪畫研究。